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2016经综论说文范文(3篇)

2016经综论说文范文(3篇)

  • 范文
  • 2023-11-23 09:43:09
  • 204

2016经综论说文范文 第1篇

如何开头?文章第一段要尽量点评材料,说明自己的论点。你可以这么说:

亚里士多德的话揭示了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关系和内涵,即城邦既需要一致性为基础,又追求多样性共存。因此,一致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相生共存。

论说文,文章论据每段都可以分四部分,1、在段落开头设中心句。2、写分析解释。3、举例、4点评事例。最好根据你第一段阐述的顺序写下面每一段。第二段可以先介绍一致性,比如你可以这么写:

一致性是基础。没有一致性,多样性就是一盘散沙。事物的多样性必须建立在一致性基础上。无论是城邦,还是团队,没有一致性做基础,那么很难形成团体。例如唐僧西天取经,一行四人性格、能力各不相同,团队构成充分多样,但整个团队拥有共同目标——求取真经。正是这个目标使得团队面对苦难、分化时最终紧密团结,战胜险阻。

第三段继续介绍多样性,当然要结合材料主题,城邦。你可以这么说:

多样性是根本。城邦之所以建立,在于成员的互助、互利、共存、共生。一致性是基础,但不是目的。一致性最终为了实现多样性。只有不断发展多样性,群体才能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所谓和谐,即是指不同音符的恰当共存,最终形成和谐的韵律。倘若只有一个音符,那么便没有和谐这个概念。因此,真正的和谐并非只有一致,而必须是一致基础上的多样体。

第四段你可以提出解决办法,明确怎么办,本文可以表明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你可以这样表达:

一致性与多样性需要相生共存。要想形成和谐的多面体,就要在一致性引领下实现多样性发展,在多样性发展中维护一致性方向。正如中华民族拥有56个不同民族,才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共同构成完整的国家。但同时,56个民族又要不断地巩固共同的文化认同基础,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实现一致与多样的统一必须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做到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包容多样而不丧失基础。

材料中还提到教育培养的内容,论说文必须全面概况材料,表达全面,你可以明确表达,一致性和多样性的互相影响需要靠教育的途径,引导群体里的每个个体。你可以这样表达:

一致与多样并非天然和谐存在,人们常常要么过于追求一致,要么过于偏重多样。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群体中的个体保护一致性基础,维护多样性特质,通过正确处理两者关系,达到群体的和谐。

一致是船,是个体共存的坚实基础;多样是帆,是群体更好共存的力量源泉。只有协调好一致与多样,才能创造群体的和谐。

全文完毕,共702字,符合要求,其中的例子和描述方法,在兼容性,多样性,一致性这类题材的论说文中屡试不爽。希望能帮大家加深记忆。想写有深度的论说文,需要多加练习,大家可以参加每月一次的万人公益大模考,好好做里面的MBA/MPAcc写作真题同源题。

2016经综论说文范文 第2篇

考试材料是这样说的: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无论是家庭还是城邦,它们的内部都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不然的话,它们是不可能组建起来的。但这种一致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同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同一个音阶也无法组成旋律。城邦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多面体。人们只能通过教育使存在着各种差异的公民,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共同体。”

2016年这篇论说文,有个陷阱,背过的模板只跟里面的一个方面有关联,有点关系就开始写。那肯定跑题,比如看到“教育”二字就开始谈教育,看到“差异”就开始谈“特色”的话,就死定了。你纳闷,怎么才能不走题呢?方法来了:一定要仔细读题,弄清提示语和要求。从整体出发,找出关键词,才能定位论点。这篇材料关键词为:城邦,本质,多样性和一致性。

这种材料包含两种内容,需要探讨之间的关系,非常容易写偏。为避免一刀切情况,可以先分开叙述,然后再说明两者的关系,最后找出提出最好的方法,往一个方向靠拢。

整篇论说文要表达什么内容?论说文基本就两种,1是命题作文,2是给出文字材料自由命题。理解材料需要 准确,全面。想写有材料的论说文,需要解决三个事情:讲明事理,说明见解,说明主张,再大白话点,就是,在七百字里写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写你的作文结构不会出问题。

2016经综论说文范文 第3篇

为期九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结束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应用文几大主要文种的写法和写作要求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虽然短短的九周不足以把所有的文种都讲解得全面透彻,但某老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解给这门本来沉闷乏味的课程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写作的技巧,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不论是作为必要的交流工具还是作为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应用文写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对我们的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很庆幸能在毕业前夕系统地学习这样一门实用型课程,它将使我受用终身。现就我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对应用文写作的理解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就其性质而言,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有着直接价值和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因此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具有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等诸多一般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特征。正如某老师所说,应用文有它自身的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

材料是用以支撑主题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决定着文章思想的深度,那么材料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是文章的血肉和基石。材料的搜集也是有学问的,必须力求全面,既要掌握直接材料,又要掌握间接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既要掌握点上材料,又要掌握面上材料;既要重视正面材料,又要重视反面材料。取舍有度才能达到恰当表现主题的目的。

对应用文以上内容的掌握是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虽然内容本身比较抽象,但老师讲解深入浅出,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幽默的授课风格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课堂气氛活跃,枯燥的写作课堂变得生气盎然。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接受了很多其他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

再次,通过对写作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重要性。要写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平时必须勤于思考,勤于练笔,应用文写作也是如此。为了及时检验学习的效果并做出反馈,某老师每次都是利用课堂时间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当场写作,现学现用,并及时就学生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予以点评,这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大家一起交流写作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乐在其中。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我有很大的收获,除了对这个文体不同文种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和理解,还有一些无形的收获,那就是培养了我们的写作意识,使我们对写作有了的进一步认识。这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今后在写作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第一,我对写作的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粗浅的。我们一般可能认为写作就是指文学作品的写作,平时接触的也多是此类,实际上应用文在生活中的地位同样不容轻视。由于平时疏于对这一文体的关注和学习,初学应用文写作课程会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致。

第二,平时没有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在接受写作任务时方感到力不从心,绞尽脑汁也还是无从下笔。大脑就像是一台机器,必须保持不断运转才能维持其应有状态,发挥应有效用。长期不练笔,大脑和手都会生疏,等到需要派上用场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能胜任。

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肯下苦功,坚持写作,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应用文写作课程结束了,但我们对应用文写作的研习并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开始,因为未来的工作岗位决定我们将长期和这一文体打交道,那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真才实学的时候。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把应用文写作放在它应有的高度,尤其是会计专业类文书的写作,必须熟练掌握。我想,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学好这个文体,写好这个文体,用好这个文体。最后对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并无私地教授我们应用文写作的某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