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优选9篇)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优选9篇)

  • 总结
  • 2024-02-25 12:09:23
  • 212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名词五点法

即⽤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xxx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及⾃⼰作战经验写成《xxx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历史知识通过⼀个或⼏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_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化三改”即:⼯业化、对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历史知识每⼀句的头⼀个或⼏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个词或⼀句话。

如:记646年⽇本⼤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改”即分配⼟地给农民;⽥地不得买卖;⼟地属国家;改⾰⾏政制度。

4、谐⾳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历史知识的⼏个关键知识⽤谐⾳或组成有趣味的⼏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俄罗斯、俄罗斯、外⾼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牢。

5、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提⾼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步;③⼤⼤加深;④完全陷⼊。然后联系⼏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次鸦⽚战争进⼀步加深;③甲午中⽇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国联军侵华及《⾟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半殖民地的深渊。

6、概括记忆法

即是将某⼀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命的过程可概括为:⼀场⾰命、⼆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xxx哥、玻利xxx、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西班⽛)、⼀场决战(xxx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命进程完全掌握。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2篇

我们的远古祖先

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2)科学家提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来的。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5)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他们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为了生存和发展,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采集植物,作为食物共同分享。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6)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模样与现代人差不多,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7)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

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

神奇的远古传说

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xxxxxx氏,姓姬,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3、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4、炎黄子孙:xxx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所以后人尊奉炎帝、xxx为华夏族的祖先。

5、后人尊奉炎帝、xxx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xxx是中华文明的,称他是“人文初祖”。

6、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xxx、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地点在涿鹿,争战的过程:xxx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结果:xxx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7、什么是禅让制?

答:传说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推荐继承人,大家推荐舜。舜年老时,以同样的方法把首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称为“禅让”。

8、禅让首领的品质: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xxx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xxx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xxx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xxx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xxx被杀.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十五、xxx吴三国_建立时间,南北朝的朝代更替顺序?

1、xxx立(220——280年)

官渡之战(200)——xxx一北方(政治策略、重视人才、屯田)

⑴形成过程:xxx占领益州(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208)——

xxx占据江东岭南(xxx问夷洲)

xxx帝(220)——xxx

⑵形成标志:xxx称帝(221)——蜀汉

xxx称王(222)——东吴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根本原因)

原因:政治——xxx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⑶评价认识:外交——吴蜀联合抗魏,力量均衡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地位:促进江南和西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民族融合

2、西晋的统治(266——316)

⑴建立:司马炎废魏称帝(266)

xxx:武帝灭吴,xxx一(280)

⑶灭亡:xxx反晋,xxx被俘(316)

速亡原因: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八王之乱(晋惠帝)

_:xxx反晋永嘉之乱(晋怀帝)

阶级矛盾:流民起义

3、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317——439)

⑴东晋的统治:xxx建晋;xxx灭晋

⑵十六国的更替:五胡乱华

xxx建汉——起兵反晋(304)

前xxx北方——淝水之战(383)

4、南朝与北朝的对峙(420——589)

⑴南朝的更替:xxx大)、齐、梁、xxx

⑵南朝特点:定都建康、偏安江南、武将夺权、开发江南、佛教兴盛、士族强大

⑶北朝的更替: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⑷北朝的政治:xxx一北方(439)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封建化进程;加速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改革——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朝代更替:东魏→北齐

xxx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

东汉三国蜀汉西晋↘隋朝

东xxx→xxx齐→梁→xxx↗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4篇

xxx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xxx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xxx来的愿望。

3、xxx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xxx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xxx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不辱使命。

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xxx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5篇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xxx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xxx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xxx。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7篇

十二、汉匈关系是怎样的?汉武帝为什么能反击匈奴?昭君出塞贡献?

西汉xxx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

自从她自愿嫁给呼韩邪以后,西汉与匈奴之间友好相处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婚姻,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三、xxx出使的贡献?

xxx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

xxx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xxx(蚕豆)、xxx(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四、概述“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交通的贡献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xxx出使西域开辟的xxx、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西周的亡国之君是xxx,而非周厉王。

5.周朝的建立者是xxx而不是周文王,周朝的建立者姓“姬”,而不是姓“周”。

6.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西周实施分封制。

7.晋国是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到了战国初期,晋国被韩、xxx、xxx家大夫瓜分。

8.“仁”,是xxx思想的核心;而“仁政”是由xxx提出来的。

9.周代的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只是对贵族的划分,不包括平民和奴隶。

10.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铭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11.春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其根源是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2.商鞅变法,为xxx全国奠定了基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xxx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13.商鞅变法时秦国就建立了县制,而最早推行郡县制的是xxx。

14.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大夫;西汉时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xxx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15.秦朝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

16.xxx“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措施不同,但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1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是汉宣帝在位时期,不是汉武帝在位时期。

18.秦朝投降的对象是:xxx。

19.秦末的农民起义是:xxx胜xxx义,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是:xxx起义。

20.xxx是xxx起义的领导者,也是太平道(道教)创立者。

21.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2.三国的灭亡顺序:263年蜀国灭、266年魏国灭、280年吴国灭

23.书圣:xxx;医圣:xxx。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东汉时期。

24.夏朝历法叫“夏历”,祖冲之制定的历法叫《大明历》。

2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都与佛教有关。

26.xxx生活在东汉末年,非三国时期。

27.官渡之战为xxx败xxx,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xxx军打败xxx,为xxx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的时候,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29.今天的南京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不同称呼:三国时期称建业;西晋时期称建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xxx)时期称建康。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十一、秦汉文化状况

1、秦汉文化的特点

:xxx与多样化有机结合:如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与此同时,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不同风格。原因:秦汉为大一统和多民族国家。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如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等。原因:国家强盛、xxx通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等。③水平居世界地位:如xxx的地动仪、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造纸术的发明等。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教育先进、优秀人才的涌现。④气势恢弘:如xxx长城、xxx陵兵马俑、《史记》等。原因:国家统一、强盛。

2、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②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③东汉科学家xxx发明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xxx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③xxx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之为“医圣”。④华佗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_,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②105年,东汉xxx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3、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①西汉时,xxx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②xxx的唯物思想独树一帜,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③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xxx的新儒学:xxx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一书中。

3).xxx的唯物思想:批判神学,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反对天人感应说,是无神论者。

4).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时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并建白马寺,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5).道教的形成:由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成;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东汉末年,道_别有xxx传授的太平道,xxx、xxx布的五斗米道。

4、史学与文学

1).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②东汉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2).文学:①两汉文学的特点: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②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

5、雕塑与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