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必备4篇)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必备4篇)

  • 范文
  • 2023-11-15 07:16:52
  • 289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 第1篇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家校联动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教学领域,家园共育模式便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更加便捷,因此,当下构建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具有充分的创新发展基础。

(二)公平性原则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入合作,大部分幼儿园的条件差别不是太大,而家庭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了公平性问题。作为幼儿园来说,在与家庭进行协同教育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的家庭环境较差而对家园共育产生敷衍或者放弃心理。学校只有一视同仁,将所有家庭放在同一条线上,使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育人模式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四)差异性原则从实际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看,不同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校情和每位幼儿家庭的整体情况,规划和研究家园共育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但不能盲目复制。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园;家园共育

当前,家园共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缺乏了解,普遍存在“重园教、轻家教”等现象。只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才能推动幼教改革、促进素质教育进程。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观念对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目前来看,传统观念对家长的影响还比较大,这也是当前家庭教育难以真正落实的主要原因。各级幼教机构必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大胆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家园共育,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结合。幼儿园必须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家长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认真与家长沟通,相互协商,共同教育幼儿。为此,幼儿园必须建立和健全与家园共育的相关制度,并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家长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在家园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首先,不能把自己成家庭教育的权威,俨然以教育家的姿态居高临下,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责任,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要充分尊重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积极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幼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制订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方案,将幼儿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有效结合,以此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引起对家园共育工作的足够重视,制订家园共育中长期计划,确定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强对家园共育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号召全体家长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家园合作教育,并广泛争取政策、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稳步发展。

二、真诚沟通,平等合作

1. 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例如,在解决新入园幼儿焦虑问题上,甘肃省临夏第五幼儿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首先是“家访”:教师拜访家长,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等;其次是“邀请做客”活动:在新生报到前,邀请新生及其家长到幼儿园中参观做客;再次是“试入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在幼儿园中游戏,熟悉同学及环境;最后是“幼儿园里的我”活动:一段时间后,教师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园加强了解,同时增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2. 借助信息手段,共同育儿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除了采取分发家园联系手册、家访,设立家长开放日等传统形式,还可以借助电脑、智能手机等社交工具进行交流。比说,建立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交流平台,与孩子的父母实时沟通。通过这些交流平台,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教师也能经常与家长交流,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幼儿也可以在家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也能大大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三、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不管是对家庭还是教师,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子女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及时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并尽早解决,增强家长信心。对教师来说,能够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这样,教师、家长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 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长参与;家园共育

作为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家长所认知。新幼儿园教育纲要强调,在幼儿园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教师与家长要本着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共同培养孩子。其中,幼儿园家长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对家长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此实现家园共育。那么,如何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当中以实现家园共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在幼儿教育观念上达成统一性

为家长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实现家园有效沟通

为了能够让家园之间的沟通有效进行,幼儿园首先要为家长提供良好的平等交流平台。要积极把以往一言堂的沟通方式转变到座谈会或者茶话会的形式中来。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距离进行拉近,让教师和家长在平等对话中消除隔膜,对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对沟通方式进行创新,取得家长的信任

三、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内容进行了解,明确配合目标

为了让幼儿教育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园要让家长对其教育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让家长对幼儿教育进行更好的配合。要在幼儿教育公开栏当中把幼儿园每月的工作目标给公布出来,让家长能对班级工作重点清楚地了解与掌握,比如,在班级的环保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消息栏中写上这样的内容:为了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对幼儿的社会责任心以及义务感进行培养,本园将展开“小小义工活动”,请家长配合给每一个孩子准备垃圾袋来园。短短几句话不仅让家长对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而且还让家长积极对目标的落实进行有效配合。

四、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实现互动性

1.运用家长资源,实现合作共育

当前,对家长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实现家园的合作共育,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通常来说,幼儿的学习不是自主建构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家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建构的。在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当中,孩子不仅是受益者而且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因此,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对家长资源进行充分运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对教学任务进行协助完成。

2.引导家长参与,让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在幼儿管理当中让家长主动参与进来可以让家园更好地进行互动。幼儿园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在每个班级当中推举为若干家长担任委员,让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以及安全服务等各种工作当中来,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大小型活动当中,也要对家长委员进行邀请,一起参与对活动的组织与策划。除此之外,家长委员还要定期对家庭小组进行组织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幼儿园主体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从而加强对教师的配合与支持。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有效落实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又能对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进行激发,让家园互动充满了活力。

3.丰富活动形式,使教师与家长角色相辅相成

现阶段,家园共育的主要方式就是组织家长在幼儿园教育当中参与进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家长参与进来之后,不能让其只做旁观者,而要注重家长的参与性,对家长这一重要资源的作用进行发挥。

结语:在幼儿园当中,家长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想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取得学生的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各个幼儿园要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为思想指导,积极对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对工作思路进行拓宽,最大程度把家长的主动参与性给发挥出来,做好家长工作,对家长进行平等沟通、密切指导与真诚互动,让家长当讲师走进课堂,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让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向着普遍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提升,以此来实现家园共育的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徐瑾,姚明敏,刘少英.家园共育中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的互动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3)

[2] 田萍.浅析家园共育下的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J].幼儿教学研究,2013(02)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3000范文 第4篇

一、上下联动 协力科研

临澧地处湘西北,属环洞庭湖区丘陵县,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无产阶级革命家_、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全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筹)、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共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1916人。其中公办幼儿园60所,幼儿8198人;民办幼儿园26所,幼儿3718人。临澧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了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但一直以来由于一些不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影响,幼儿园担心生源流失,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小学附设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更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提前传授小学内容,以拼音、写字、算算术为主;在组织形式上,用教师教、幼儿学的“小学化”集中教育模式代替幼儿的自主游戏和合作交流;在教育环境上,缺乏幼儿娱乐活动场所,没有童趣化的环境创设,缺少游戏设施和操作材料;家长:在质量评价上,根据幼儿认字、写字的多少及算算术的能力标准衡量幼儿学习成绩,评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和幼儿园质量的高低等等。对此,县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过程表明“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并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原因,家长狭隘的望子成龙的错误观念更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推手,因而如何实施家园共育去“小学化”, 成为幼儿园科学保教、提高质量的重大议题。为此,2014年起,县中心幼儿园申请了《基于去小学化”家园合作教育实践研究》的省级课题。此举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学前办2位同志投身其中,策划指导,制作发放和汇总分析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和教研论文,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力科研的良好格局,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家园”合作就是重要的经验之一,此举有效遏制了“小学化”现象在县城区域内的蔓延发展,规范了幼教行为,有效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高。

二、稳步推进 注重效果

就如何推广课题研究组“家园合作,规范幼教行为”的成功经验,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做了大量工作。

1.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是每年选派约150名园长、教师及保育员参加国培、省培及市培学习活动,学习家园共育的前沿理论和科学保教方法。二是组织全县园长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每年暑期,全县举办一期幼儿园园长、教师全T参与的家园共育主题培训班,采取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重点围绕开展去“小学化”、 家园合作、教育环境营造等内容开展技能培训。

2.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家园共育的实效。

一是开展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抽查活动。制定《临澧县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考评细则》,对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在家园共育、科学保教、园务管理、环境创设、安全工作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结果予以通报,增强规范意识,促进合作发展,有效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

二是举办以“增进家园合作、培养快乐幼儿”为主题的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家长或参与设计,或提供原材料,或是亲子互动,动手制作。作品展出时,家长们踊跃参加观摩,主动与教师交流切磋,评选展出了制作精美、类型多样、饱含家长教师幼儿心血的、教育价值突出的优秀自制玩教具作品50件。

三是组织全县“家园手牵手、宝贝大家育”主题教学比武及送教下乡活动。教学比武内容突出“家园共育”主题,通过由园长、教师、家长组成的评委会的打分评选,《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吆喝》《我是小司机》等4堂课获得一等奖并参与送教下乡。在送教幼儿园,组织该片区的家长现场观摩,让农村幼儿家长直观感受科学保教,去“小学化”教育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长,有效增强他们去“小学化”的自觉性。

四是精心策划家园共育结对扶助活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结对扶助工作的通知》,认真组织示范性幼儿园结对扶助薄弱园活动,充分发挥了示范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为提高薄弱园的家园共育水平,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送去观念、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全县幼儿园家园共育水平的提高。

3.加强宣传引导,构建家园共育的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