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文献综述范文(必备3篇)
- 范文
- 2023-11-14 12:02:28
- 257
幼儿角色游戏文献综述范文 第1篇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都是建立在幼儿对社会已经有所认知的基础之上,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能够对社会产生新的认知,以此让自身的社会性得到发展。[4]在幼儿阶段,选择角色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角色的可塑性和权威性,所以通常会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制约,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通常是教师来进行组织和分配相关的角色,也容易受到家庭刻板因素的影响,游戏教育模式比较固定,同质化形式比较严重。在开展幼儿园角色游戏时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加上创新性探索不足,所以在角色游戏的设置等方面往往缺乏深度的思考,创新性不够。[3]影响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角色选择,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相一致且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家长注重家园合力,不断探索益于儿童成长发展的道路。
幼儿角色游戏文献综述范文 第2篇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幼儿社会教育教学中出现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单一角色扮演、小组角色扮演和班级角色扮演。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邱学青教授这样定义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的反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强调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的情景性认知和情景性学习的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理论发展。[1] 现阶段,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进行角色游戏时角色的选择和分配很多时候由教师或家长来决定,幼儿进行选择思考的时间较少,大部分的幼儿选择了家庭类角色。对于中班的幼儿而言 ,其自主选择游戏角色的角色范围和自主性都大为增加,幼儿会进行选择思考和讨论,往往在出现角色选择冲突时能够在自行协商或教师调解下解决冲突。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游戏角色的选择都是由幼儿自主决定,教师偶尔会提供角色参考材料,但幼儿会做出超出参考材料的选择。[2]我们从角色扮演游戏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组织现状中可以看出角色扮演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我们能够通过研究更好地将角色游戏渗透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维度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寻角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实践,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幼儿角色游戏文献综述范文 第3篇
[1]袁萍.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3(39):308-311.
[2]顾洁萍.浅析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216.
[3]蔡明敏.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3.
[4]王嘉莉.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5(03):49-50.
[5]钟淑梅,于琦.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东教育,2015(35):57-58.
[6]何孟颖,徐远火.试论如何有效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3):60-63.
[7]朱湘萍.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230.
本文由叁佰于2023-11-14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4806.html
上一篇
买方函电范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