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中山的总结(精选4篇)

中山的总结(精选4篇)

  • 总结
  • 2024-03-08 12:50:16
  • 168

中山的总结 第1篇

2022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_。市财政局将围绕这一主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的要求,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市委、市政府“12151”工作部署,紧扣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重大战略保障,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化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定位,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深度融入到全市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预算收支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扎实开展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_精神。深化“双联双助”行动和“党建引领共建模范”工作,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主动践行“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提升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工作。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xxx坤、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抓实收入组织工作,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三、聚焦中心抓好支出,推动重点工作落地

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严格落实《关于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将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资金保障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市委“12151”工作部署落地见效,特别是全力做好财政对“工改”“治水”两大攻坚战的资金保障,发挥好财政支撑和保障作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做好产业扶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稳有序加快支出进度,落实支出管理工作机制,规范预算执行管理,落实盘活存量政策,督促部门对标序时进度和支出计划,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完成全年支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保障民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强化对财力薄弱镇街“三保”支出和基本支出的兜底保障,推动镇街控员增效、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四、服务监管兼施并重,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工作部署,持续做好市镇两级领导联系服务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工作,真心呵护企业、高效服务企业,助推企业扎根中山做强做优做大。持续做好分片联系指导服务镇街工作,不断加强对镇街财政部门的政策指引、业务指导和管理督促。加强与企业、镇街和预算单位的沟通协调,主动靠前研究,协力解决问题,积极为市场主体、预算单位和镇街排忧解难。以省财政厅组织的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为契机,优化升级市预决算公开平台,不断强化部门预决算公开意识,持续提高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深化对中央直达资金、省级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管理过程的“双监控”,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依托新预决算公开统计系统扎实做好预决算公开情况统计工作加强财会监督和岗位监督,将“数字财政”落实情况与内控结合起来,完善监督机制。将重点项目、重大支出、共性领域项目等纳入财政核查和重点评价范畴,对政府购买服务领域、基建领域、民生实事、临时救助等项目和自然资源、住建、教体、政数、公安等系统共21个较为典型的领域实施财政核查和重点评价。陆续开展2022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预算单位违规外包专项检查等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着力提高财政监督效能,切实发挥财政监督作用,精准定位问题、狠抓整改落实、防堵风险漏洞,倒逼行业执业质量提升、单位资金合规使用,展现“以财辅政”的财政担当。

五、扎实推进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监管效能

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突出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两个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我市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制度。推进教育领域市级与镇街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工作调研论证,摸清现状、剖析问题、制定措施,持续推进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清理整顿主责主业违规外包,构建涵盖管理办法、指导目录、绩效评价方法等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体系。认真开展“粤财扶助”平台试点,全面梳理涉企和涉个人补贴政策清单,加快推动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市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市镇两级绩效管理全覆盖。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事前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结果应用。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绿化工程投资控制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绿化苗木支出标准。建立市镇两级“数字财政”系统运维运营工作机制,整合市镇两级“数字财政”系统运维运营服务,实现运维运营工作的统一管理,达到节约财政资金目的。加快推进财政资金拨付“到人到企”业务改革,确保财政资金快速通达企业,提升财政资金拨付效率,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全流程可见、可查、可监管。建立基建类项目全流程管理平台,强化基建类项目事前绩效评审。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及资金拨付流程。建立财政信息“直通车”,实现所有类别财政收支业务通过“数字财政”平台线上运行。建立“三棒接力”式多部门协同管理直达资金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加强政银合作,切实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贷款业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坚持“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无预算不得执行”的原则,树立“谋项目就是谋事业发展”“项目为王”的意识,认真落实编制2023年财政预算工作,编早编细编实年度预算,大幅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推动预算更加精准、聚焦,推动“十四五”规划部署重大政策项目落地见效。

中山的总结 第2篇

12月28日,中山市高规格召开2023年度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暨水污染治理两大攻坚战总结大会。 南方+ xxx 拍摄

会上公布了两组数据:

中山 “工改”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万亩,完成规划报建建筑面积超2461万平方米,新招引企业258家、服务本土企业357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940亿元。

历经一年,两场“硬碰硬”的攻坚战,实属不易,阶段性成果更显珍贵。

中山的总结 第3篇

从施政理念来看,中山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把“工改”、治水一线当作发现、检验、锻炼干部的战场,以实干论英雄,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

2021年以来,中山分3批从市直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镇街“工改”“治水”主战场墩苗历练。他们下沉镇街园区的“工改”“治水”专班,直面中山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土地资源瓶颈、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以及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水污染问题。

难度之大,责任之重,可想而知。

过去2年来,从分批派遣到形成常态化机制,中山不仅成立了市镇两级“工改”“治水”指挥部,还实现了每年常态化遴选645名干部参与其中。他们从市区到镇街全脱产工作1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基层干实事、解难题、找方案,全身心投入“工改”“治水”。

每当下派年轻干部面临情况不熟、政策不熟、业务不熟,以及基层经验欠缺等问题,中山就连续举办“工改”“治水”专题培训班,组织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开展现场教学,安排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交流分享。

中山将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干部安排到工作任务更重的镇街重点培养,安排有经验的干部帮带解决急难险重问题,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入企宣传政策。过去2年来,已通过深入调研和工作实践,总结提炼出7种“工改”工作法,探索出符合中山实情的“大兵团”治水模式。

在2023年年末的这场总结大会上,中山花费了一半的时间,对“工改”“治水”工作中的先进单位、项目、集体以及个人进行表扬。其中,137人获评2023年度中山市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先进个人;120人获评2023年度中山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中山的总结 第4篇

面向2024年,拆除整理超3万亩低效工业园的中山,仍然要面临“招好商”“建好园”的难题。治污获得阶段性成效的中山离全市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仍然有差距。无论是低效工业园改造还是水污染治理,都注定是一场“久久为功”之战。2023年,滚石上山,处于中山攻坚的“关键年”,中山铁军行至xxx,决战时刻,唯有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决战2024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中山要调动一切力量,攻坚克难、排除万难、坚定完成好水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xxx表示,“治水每天都在考验着我们!要做到高质量工程、廉洁工程不是喊出来的,必须让中山人民的‘血汗钱’投进去一分,就见一分的成效。我希望,多年后回头看,这项治水任务仍然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中山人民群众的检验。这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满意答卷。”

“心中有责,手中有方,脚下就有力量。”xxx语重心长地说。

2024年,是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度参与世界一流湾区建设的承上启下之年。即将迎来这一关键年份,“工改”不只是步步为营的“任务”,更是中山迈向高质量发展实际所需的“自觉”;“治水”不只是履行承诺的“义务”,更是中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打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