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合集6篇)
- 范文
- 2023-12-23 09:23:46
- 391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1篇
【摘要】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价值,为临床护理工作选择有效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采取xxx理的参照组以及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血糖指标情况。结果:组间入院时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实验组术前、术后血糖指标优于参照组,P<;组间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结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实施积极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人性化护理;血糖指标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精神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类疾病均有明显的递增趋势,乳腺癌、糖尿病就是主要代表[1]。糖尿病合并乳腺癌主要采取联合放疗,对于患者来说身体创伤明显且心理压力大,长期的疾病治疗还会增加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表现,部分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退出治疗甚至轻生的表现,所以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直接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护理,总结人性化护理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是我院在2016年全年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总计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每组33例,患者及家属知晓实验内容且自愿参与。实验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年龄均值(±)岁;糖尿病病程均在1年以上,病程均值(±)年。参照组:患者年龄在32岁以上,年龄均值(±)岁;糖尿病病程均在2年以上,病程均值(±)年。两组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对比,P>,符合实验数据纳入标准。
参照组:33例患者行xxx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病房、康复护理。实验组:33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护理人员安排定期培训,并安排护士进修,增加护理人员对专业护理知识以及疾病专科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通过学习规范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执行情况,要求护理人员诊疗期间动作轻柔且言谈举止专业、合理,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其次,情感护理。护理人员要注重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沟通期间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内心活动,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绪、需求,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另外,交流中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通过语言交流拉近护患距离。同时,护理人员告知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最后,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及家属学历情况,借助通俗简洁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病因、治疗知识、注意事项宣教。列举既往治疗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意识。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指标(入院时、术前、术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
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数据借助软件包进行计算。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形式展开,检验;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行形式展开,t检验。统计学数据P<,说明实验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
2.结果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糖指标值对比,实验组术前、术后血糖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
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参照组:切口感染、低血糖、皮下积液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经统计学计算,=,P=。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术后需要补充营养并合理休息,所以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当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两种疾病合并存在,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还在反复的治疗中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消极情绪,影响到临床治疗的开展以及预后效果的实现。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中心,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临床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强化治疗效果。结合本文实验结果,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无论是护理满意度、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另外对比组间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由此,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在改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消极情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符合患者临床护理高标准需求,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曼,xxx,xxx等.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9):192-193.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参考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为38~75岁;患者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时间为1~22年;参考组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为38~75岁;患者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时间为1~22年,以上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均符合WHO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且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种类、患病的时间数等均无明显的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护理管理方案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糖尿病的xxx理管理模式,而对参考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首先在患者入院治疗的初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g/d以内,不能饮酒、吸烟等。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但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加强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同时告知患者血糖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保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会自己注射胰岛素以及自己检测血糖值,避免出现血糖偏高或过低的危险。要去患者定期复查,有任何不适积极就诊。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d,患者在大约9d左右的时间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的水平,而参考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d,患者降血糖的时间为7d,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参考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控制得较为正常,而对照组当中有3例患者血糖值有所升高,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是无法治愈的,疾病本身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主要有由于长期的持续的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会导致全身的组织器官出现病变。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糖尿病的出现。因此,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患者更好的普及疾病健康的相关知识,告知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是导致病情反复及临床并发症的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从而加强患者的治疗主动性,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就显示出,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视频,结果对比无差异。但是对照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d,患者在大约9d左右的时间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的水平,而参考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d,患者降血糖的时间为7d,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参考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控制得较为正常,而对照组当中有3例患者血糖值有所升高,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因此,总的来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不仅需要良好的综合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对患者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病情,而且还可以减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使用。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3篇
进入科室后金护士长讲解入科知识,由带教韩老师带领我熟悉病房,了解日常的工作和专科的护理常规,使我很快的融入了科室。带教老师经常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PPT来为我们讲课,对我们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在进修期间,我掌握了糖尿病的各项基础知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及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饮食、运动、正确胰岛素皮下注射、低血糖的护理等等,认识到了饮食宣教的重要性及并发症预防的必要性,通过系统的学习让我了解了糖尿病的现状,以及它的危害性,使我真正的认识到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五驾马车”的重要性。而“五驾马车”之首就是健康教育,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她们在健康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占据主导作用,使糖尿病患者获得了全面的高质量护理,真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熟悉科室环境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将理论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用学到的知识去管理病人。在临床实践期间也遇到了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人,如DKA、低血糖、糖尿病肾并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进一步掌握了其治疗及护理。自己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学习,通过在门诊的学习,掌握了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工作流程,系统了解了糖尿病护士的工作模式,并掌握了多项糖尿病专科新技术新设备,足病筛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现在我能熟练应运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和小组教育。能够独立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运动处方及相应的专科指导。
在内分泌科进修期间体会最深刻的就是优质耐心的护理服务和病区干净舒适的环境。虽然病区患者比较多,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房依然保持着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每间病房门口都装有按压式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时也为医护人员节约了时间。病区走廊的两边墙上都贴有健康教育资料,方便病人查阅;科室每个月都会开展大型多媒体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讲座,对住院期间和出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很高。科室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对每一个出院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恢复期指导及健康指导,真正使病人感觉安心、舒适。
最后非常感谢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各位老师给予我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会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并运用到我在山东省立医院(集团)xxx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去,当好一个糖尿病患者的卫士。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4篇
11月14日是第X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健康饮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为切实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结合xx市实际,xx市开展了多种形式宣传咨询活动。
一、宣传活动的准备工作
xx市健康教育所及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为活动制作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展板等相关宣传品、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为主题的宣传横幅,并对宣传咨询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本次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
xx市中心医院_的专家学者和内分泌科联合举行大型义诊、讲座活动。x专家田x、皮肤科专家xxx、内分泌科专家xxx,x学社专家xxx、内分泌科专家xxx、专家xxx民盟专家xxx、无党派人士内分泌科专家步x早早来到了会议现场,参加现场会诊、咨询活动。xxx、xxx、步x分别做了我国糖尿病治疗现状、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诊治进展专题讲座,内分泌科护士长xxx红带领护士免费为糖友测血糖200余次,并免费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材料近200份,现场还进行了有奖问答互动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近200人,受到了广泛好评。
x区疾控中心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在辖区的六道西社区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尤其注重加强饮食与糖尿病关系的宣传。免费为30多名社区居民测量了血压、血糖。同时,x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以“知识讲座”、“宣传义诊”、“利用宣传栏、滚动屏幕刊出有关糖尿病防治核心知识”等形式同步开展了宣传活动。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5篇
第22期xxxxxx学术交流会于12月5日如期进行,本次主题为“xxxxxx糖尿病论治心得”,会上范xxx大夫将部分糖尿病有效治疗案例整理归纳,与xxxxxx同门共同探讨,激发治疗新思路。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xxxxxx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衷中参西,在参考患者血糖化验指标的同时,并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差异,临床症状的不同,辨证论治,进而采用汤药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临床疗效好。众多糖尿病患者经诊治大多可使病情趋向稳定,部分患者后期可停服西药,仅靠大夫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制的水丸保持血糖正常、控制并发症,可谓简便廉效。
会议上范xxx大夫提出,在继承xxxxxx对于糖尿病治疗临床经验的同时,针对个别病例,有时也要跳出固有思维,xxx新,细心摸索、敢于尝试,对病情掌握要灵活全面,才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他不但讲了xxxxxx诊疗糖尿病常规思考方向及降糖对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地分析和总结,发现当降糖对药疗效不佳时,及时改变思路,在前人基础上发现了xxx加人参汤为底在针对特殊糖尿病病例的治疗时疗效颇佳。
在范xxx大夫病例分享后,祝xxx老师讲:“施今墨降糖对药是经验和感觉的显性思路,而方子为什么这么开,如果老师不说、学生不整理,就是隐性思维;有时候老师一句话就可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但是针对降糖对药的使用还是要仔细辩证,更多的需要学生在临床上去多多实践。又讲了祝xxx教授曾在协和医院对糖尿病的分型,起因也是为了使西医学生便于学习、好分类,才整理出中医命名的五个症型。然而这些经验对于学生而言‘药症对应’和xxxxxx特有的学习‘快捷方式’多数虽有效,但若不弄明白其深层含义,而是过于依赖固定模式,会限制思路。”祝师鼓励学生如果想掌握深层东西,就要学会把潜在意识和思路,转化成显性思路,时刻保持思路活跃,但不可活出圈,这就需要大家就要多品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老师的话使学生们加深了对糖尿病分型的了解,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会应用得更好。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xxx 第6篇
现代医学证明,2型糖尿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密切关系,治疗糖尿病,最根本的方法不只是靠药物,也要靠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来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通过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使心肌梗死下降14%,脑卒中下降12%,微血管并发症终点下降37%。
作为一名糖尿病教育护士,深知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也一直在探索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教育方式及方法。回顾总结多年糖尿病教育工作,有一些经验或体会,也存在一些困惑,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一、体味
1.“知识改变行为”是教育的一大误区。
一名优秀的糖尿病教育护士,一定要放弃无效的说教,要知道患者要的是效果,而不仅仅是知识。因此在教育工作中,不要以为发给患者一些教育手册或是进行一些基本的口头宣教,就是完成了教育,教育需要注重效果评价,让患者看到通过教育在血糖控制等各项指标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患者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2.教育不是充当警察审问评判病人,而是充当朋友理解支持病人。
与糖尿病一起生存不容易,患者既要做好饮食、运动、监测等自我管理行为,同时又要掌握血糖仪等仪器的规范使用,有些还需要注射胰岛素。因此作为一名教育护士,我们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患者信心和动力,帮助其将糖尿病管理的更好。如果一味的指责患者,会打击患者的积极性,而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
3.个案管理相比大课堂教育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个案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疾病控制和依从性,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和更紧密的随访,有利于患者实现更好的代谢控制。研究表明,通过护士开展的个案管理可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4.教育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适合患者的教育内容与方式。
5.教育一定要制定目标。
教育不仅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还要关注患者的行为改变,而改变行为是一项很难的工作,因此要循序渐进,制定目标,且进行追踪随访和效果评价。目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可设定过高,否则无法达成,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会完全放弃改变,因此给予患者一定的时间,逐渐达成目标,会实现更好的效果。
二、困惑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医院开设糖尿病教育全日门诊,配备多种教育工具、并发症筛查仪器。然而糖尿病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让糖尿病教育护士困惑的问题。
1.糖尿病教育护士执业范围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国外有些国家,糖尿病教育护士有处方权,可以调整胰岛素用量。而国内缺乏糖尿病教育护士的执业范围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了糖尿病护理门诊服务范围和服务效率。例如,当教育护士进行电话回访时遇到患者胰岛素剂量需要调整时,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往往会让患者来医院找医生调整。而患者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时机很多,如果每一次患者都来医院,难以做到,同时,也会影响患者对教育护士的信任度。
2.许多医院的教育免费。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教育收费是纳入医保的,但在中国,许多医院糖尿病教育是免费的。许多医院并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给“免费的”糖尿病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阻滞了糖尿病教育事业的发展。
3.糖尿病教育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再认证体系不健全。
糖尿病知识不断更新,然而很多教育护士取得资格证后,没有进一步进修学习,主要由于缺乏专业机构对糖尿病教育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再认证进行监管,对教育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4.许多医院未设定教育护士专岗。
许多教育护士除了出诊教育门诊外,仍然要承担病房护理工作,导致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绩效分配上,教育护士与和普通护士也未体现出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教育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虽然糖尿病教育工作中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信念。通过有效的教育会为患者带来积极改变,这一点激励着每一名糖尿病教育护士,守卫健康是护士的职责,不断的坚持就是前进。
本文由admin于2023-12-23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