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高血压读书报告护理范文(合集3篇)

高血压读书报告护理范文(合集3篇)

  • 范文
  • 2023-12-11 12:05:23
  • 216

高血压读书报告护理范文 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降低幅度、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理想。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痛经以及月经较多等症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高血压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发病率亦随之越来越高。因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需实施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创伤、生理机能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负性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伴高血压患者往往容易导致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另外大部分患者因需手术而发生不良情绪,因此采用护理干预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对于临床疗效、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岁;23例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14例黏膜下肌瘤、13例多发子宫肌瘤。对照组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岁;24例肌壁间肌瘤、21例浆膜下肌瘤、13例黏膜下肌瘤、12例多发子宫肌瘤。两组均为经产妇,B超检查发现存在肌瘤结节,形状无规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有肌瘤血流。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

1.2.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因患者伴有高血压,所以合理的心理护理对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护理干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便采取针对性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提高宣传教育力度,介绍疾病病因、治疗方案等有关知识,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而造成疾病恶化;同时医护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发泄抑郁等情绪,使其尽量放松,并增强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信念,尽量帮助其解决困难与不适。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干净、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促进病患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术中护理

因患者伴有高血压,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引流管、手术切口等均可能引起腹腔感染,另外患者还有发生皮肤、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此应严格按照有关流程进行消毒与操作;手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麻醉情况、生命体征等指标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则及时与医生联系。

1.2.3术后护理干预

高血压护理:在围手术期,增加监测血压力度,并将结果报告给医师以便调整药物。如果血压情况较重,则应利用降压药物进行干预治疗。饮食护理: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对饮食进行合理配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从而更好地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少吃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另外在护理过程中应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提高其抵抗力。若患者术后因麻药、运动不足等因素引起水肿,则可降低盐分摄入量,同时补充钙质、铁元素。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者介绍服药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按时服药,增强其自我保健能力。

1.3评判标准两组均定期监测血压,4次/d;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共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珋±s)、t检验、x2检验表示,P<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血压分析

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显著降低(P<),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2.2两组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研究

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分)、肌体疼痛(±分)、心理功能(±分)、总体健康(±分)、社会功能(±分)、活力(±分)、情感功能(±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中妇科较为多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因高血压反弹率高等特点造成大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负担大,患者不仅担心疾病影响自身生命安全,同时还担心疾病的复发反弹,这都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压力较大,严重延误了治疗进度[2]。近几年,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过程中往往容易因高血压而出现危险,严重影响手术安全、预后效果[3]。本研究术前增强对观察组患者血压的监测力度,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减小其心理负担,并熟悉患者用药方案,必要时行用药指导。术后增加血压监测频次,并密切观察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4]。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应保证操作准确、态度诚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另外护士还应根据患者具体疾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患者痛苦,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鲜艳.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145.

[2]俞水娣.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33(21):2014.

[3]刘静.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28):87-87.

[4]郭琼,鲁静,等.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18(3):259-

高血压读书报告护理范文 第2篇

引言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不但要依靠药物对其血压进行控制,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行为习惯也会对高血压的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特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

择取本院2013 年7 月至2015 年3 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 例,本次研究_有男性45 例,女性35 例,年龄最小的60 岁,最大的82 岁,平均(±)岁,病程为1-12 年,平均病程为(±)年。所有患者均有6 个月以上的服药经历,患者意识清楚,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且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方法

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并采用讲座并结合实际演练等形式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血压计,同时还可向患者讲解相关的自我保健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改善饮食结构,限制患者食盐摄入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告知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3)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主要包括步行、慢跑及爬楼梯等,以患者不感到心跳加速为宜;患者应避免久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监测患者体重变化情况。

(4)用药指导: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多有不遵照医嘱及服药不规律等现象的出现,会影响治疗效果。此时,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服药,可采取定时发配或提醒方式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统计学处理

均数± 标准差表示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用t 检验,由SPSS 统计处理,当P<,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实施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见表1。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改善更显著(P<)。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属于身心疾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较多,根据有关研究报道,高血压的产生不仅与遗传、生活习惯及体重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与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是高血压患者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其效果受患者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睡眠障碍及服药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随着近年来护理工作不断的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的优势不断的突显出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渐加剧,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而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导致在患病后,疾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弥补这一弊端。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将科学的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有效结合,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加强对患者日常运动指导,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及监测等方式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式规范化,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并对比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后可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实施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

总而言之,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高血压读书报告护理范文 第3篇

1.把高血压病防治规划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全面规划

2.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综合防治 把医疗服务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3.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体系和服务 4.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和护士防治高血压病防治水平 5.制定社区防治高血压病规划 实施病人的”三级管理”

小结 : 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