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热门4篇)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热门4篇)

  • 范文
  • 2023-12-02 12:08:20
  • 218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 第1篇

常见考点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 第2篇

【答题思路】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

①题目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结尾总结④文章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句子)

(2)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

(3)观点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具有很强的倾向性。

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

3、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常见的有:⑴名言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名言后边,答题格式是:①道理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如果名言比较幽默,还要写上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⑵事例开头,而且论点就在事例之后,答题格式是:①事例论证,引出并证明了……的论点,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⑶比喻开头,而且论点就在其后,答题格式是:①比喻论证,引出并证明论点,生动形象,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 第3篇

2020中考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

1.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2.论点位置:①标题;②文章开头; ③结尾;④中间。

3.总结论点的方法:

①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二、论据

1.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归纳论据的要点:人+做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眺周幽反_,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中考语文复习最佳步骤方法

一、明确目标,吃透《中考说明》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确立正确的复习教学观念,才能有效指导复习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课标》和《中考说明》中的内容、要求,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编制复习计划和相关复习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抓住重点。同时,还要及时根据教学节奏和学生反响不断调整、充实复习计划。

二、关注全体,分层落实“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教师要指导学生配合学校复习进度,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分解每一个月每一周的学习重点、每一天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尤其是重视对一模后复习计划的落实。

三、复习有序,设定“螺旋”计划

中考复习大致可以按照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大约在四月中旬结束):

这一阶段的复习,应以“本”为主。抓纲务本,正常进行九年级下册教材的学习。研究教材的单元和篇目教学目标,强调教材的“复习示范作用”,强调教学要一课一得,这实际上也是中考训练的一种复习方式。同时,全区考生人手一本区域编制的《南京市中考语文备考小红书》,教师鼓励学生对初中三个年段的基础知识能力范围进行自主梳理。《南京市中考语文备考小红书》共分为九章,小至每篇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梳理、文言文的实虚词整理,大到名著的“压缩性概览”、人物与主旨的剖析等等,有助于考生系统性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不仅能举一反三,更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把握学习方向。

第二阶段(大约在五月末结束):

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仍然要研究《课标》与《中考说明》,对于《中考指导用书》中的各类练习题,包括例题都要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精讲细练、举一反三。

第三阶段(中考前夕):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以综合性的套题为主,进行模拟冲刺,以培养学生应试的技巧与解题能力。营造考试情境,检测所学,提高心理素质。教师要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精心讲评,注重方法和技巧指导。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范文 第4篇

中考语文议论文解题思路

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的把握

答题思路

论点位置一般在:(1)标题;(2)开头;(3)篇末;(4)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5)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论点概括要注意:(1)要抓住中心词; (2)要使用陈述句式; (3)要有明显的倾向性,要旗帜鲜明;(4)语言要简洁,文意要通顺;要立足得分。

(二)论据

常考题型及方法

1、概括论据 (找出和论点要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概括)

格式:何人做何事(事件的表述要符合论点)

注:假如题目给定概括的例子,那么要注意仿写

2、文章运用了某某的事例(引用了名言)有什么作用

格式:

运用了……事例(简单概括),证明了……(论点或分论点)。(或与……所论证内容一致)

3、补充事实论据

注意:

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要有典型性、权威性;3)积极思考课本上学习过的名人。

4、论据能否被替换

思路:

如果不能。1)不能;2)论据内容是……;3)本段观点是……;4)两者相符合,所以不能。

如果能。1)原论据……;2)新论据……;3)本段论点……;4)换掉更典型,更有代表性,更能证明观点

注意:可能原文中的论据与上下文有照应。

5、关于论据的位置

1)论据能否互换位置(删)

2)给定论据,放回原文中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思路:

能否互换位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能否删除某一论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是否证明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给定论据放回原文: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证明哪个分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关注过渡句。

(三)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格式: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

格式:(如果是讲道理)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如果是引用)使用了引证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

格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四)论证结构

常见题型及应对方法

1、直接通过选择和填空的方式判断论证结构

思路: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由此判断是总分、并列、层进还是对照。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

2、提问A段到B段之间能否互换

思路:首先判断两个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找一句总起句或总结句,在顺序上与两个段落的排列一致。

3、下面文字是从文中挖出来的,你认为放到哪个位置最合适。

思路:从文章中抽出的段落含有分论点,判断这个分论点与其他分论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总起或总结句与分论点的照应顺序来找准位置。

[中考语文议论文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