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实训报告(推荐3篇)
- 报告
- 2023-09-29 12:59:12
- 196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 第1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好处
1、通过实习能够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能够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潜力、创新思维和动手潜力具有重要好处。
三、实习收获
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此刻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
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潜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用心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潜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烟台的风光。从这几次的实习中,我们收获颇多。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 第2篇
关键词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性教学体系;四位一体;内容;优势
园林植物栽培学在园林绿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重在学生动手实验、实训和实习操作,而以往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主要以学期结束前某个实践技能操作为主要依据得出成绩,这样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掌握情况,同时造成学生在平时实践性操作过程中存在得过且过、重视不够的现象。
“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就是学生自评、小组测评、项目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的“四位”,学生整个实训过程的总体表现为“一体”。采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对每个实训项目要求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也可以使课程任课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实践动手能力[1-3]。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天津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中职园林绿化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通过项目研究提出“四位一体”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1 “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为4∶6,重点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课程总教学时数为72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各专业学生到校企合作公司进行1个月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其中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校外实习时间为1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全方面覆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个表现,再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使教学评价从单一的考试考核转变成为整个学习阶段全过程的评价体系。
学生自评
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每个实训项目都要求学生个人撰写实训实习报告,把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技能要求、动手训练、个人体会进行叙述,重点阐述个人的体会和感想,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得失。在学期结束之前把所有实训报告进行汇总,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得出成绩。
小组测评
在实训过程中每5个学生分成1组,让每个小组组员之间进行测评,即从服从安排、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主动参与、态度认真等方面进行打分,按照小组其他成员实际打分情况进行平均,即得出测评成绩。
项目指导教师评价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实训过程中的表现,以学生平时出勤率、上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实训作业是否及时上交、操作过程是否细心、动作是否规范、是否遵守实验场所纪律规定以及实验过程自我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总体上把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都包含在内,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作为教师评价成绩。
企业师傅评价
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园林绿化、园林苗木种植、园林植物养护等相关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教学实习,让学生实地了解园林绿化相关的知识,体验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操作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实习企业会安排实习师傅进行传授和帮带,指导学生完成这1个月的专业实习。通过对实习学生的敬业精神、学习的自主性或求知欲、团队协作、纪律意识、文明礼仪、个人操守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即为企业师傅评价成绩。
2 采用“四位一体”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势
在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性评价体系,让学生从始至终都注重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会出现松懈或懈怠的现象,使其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改变了以往学期结束前考试考核的方式,彻底扭转了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强化技能操作的做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平时用功学、认真练以获得较好学习成绩的习惯。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兴趣和效果,真正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模式[4-5]。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夯实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同时强化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综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素质,为学生今后就业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参考文献
[1] 朱益湘.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性研究[J].教师,2013(17):101.
[2] 张建玲,姬彦红.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现状调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19):22-26.
[3] 张守兴.高职课程改革凸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46-48.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 第3篇
这次的实习老师带我们坐车参观了机场路和步行游览了“两江四湖”景区中的榕湖、桂湖和杉湖景点,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实地的参观,我们了解了机场路种植设计的风格和设计思想,开阔了我们的道路种植景观和园林的视野,建立了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并对这次实习有了深刻的总结。
一、关于桂林市机场路
桂林市机场路分为城市路段和快速路段,沿线丰富多彩的景观元素,将各种景观协调共存,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空间。
1、城市路段
路段由香江大饭店至都督山,长约。道路规划红线为50m,中央分车带3m,非机动车带,两侧人行道外的绿化带各10m。根据该路段分车带较窄、两侧的楼房较多、人流量较大的特点,景观设计运用高大乔木作为两侧非机动车带和人行道的主要绿化树种,形成浓密的林荫效果,既遮挡了两侧的楼房,又给予出行的人们遮荫。中央分车带以模纹花坛为主,配置色彩艳丽的观叶灌木和地被植物,营造简洁明快、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2、快速路段
路段由都督山至僚田立交,长约。道路规划红线为70m,中央分车带10m,非机动车带6m,两侧人行道外绿化带各15m。中央分车带景观以乔木组团、花灌木组团以及模纹色块配时花组团的高、中、低三个组成部分为基调,并以规则式配置,交替、连续有节奏有韵律地重复变化。机非隔离带以乔木和灌木绿篱形成绿墙效果。人行道外15m绿化带的植物配置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如在周边景观一般或不佳的情况下,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的立体配置,遮挡住不佳的景观;如周边有荷塘、孤峰等美景时,配置低矮植物,使其露出荷塘的美丽景色和秀美的远山风景。植物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色彩,为机场路景观增添了靓丽的景色。
3、总体特色
①层次错落,色彩丰富
机场路景观设计运用乔木组团、花灌木组团以及模纹色块配时花组团的高、中、低
立体配置,层次多样,错落有致。而运用开花艳丽的植物和色叶植物,使景观随着季相不同而变化,体现了景观的多样性。如春天开花的杜鹃、红花檵木、桃花,夏天开花的紫薇、黄槐、夹竹桃、红花紫荆,秋叶植物银杏、红枫、枫香,还有常色叶类植物黄素梅、红叶石楠、紫叶李等,这些美丽景色和秀美的远山风景。
②物种多样,生态美观
在机场路的植物景观设计中,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景观效果良好的外来树种,既体现生物多样性,又符合景观效果需求。所运用的乔木树种有桂花、银杏、大叶樟、小叶榕、秋枫、黄葛榕、枫香、水杉、栾树、红花紫荆、蒲葵、垂柳等;灌木有紫薇、黄槐、夹竹桃、红枫、黄素梅、红花檵木、海桐、杜鹃、桃花、紫叶李、三角梅、鹅掌柴、小叶黄杨、红叶石楠、云实等;地被植物有吉祥草、冷水花、五色梅、文殊兰等。
4、启示
①道路的植物选择因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与抗逆性,表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应该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首选。
②利用多种生活型植物,增加城市道路绿量。绿量能够准确地反映植物空间构成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水平,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③桂林市的城市道路绿化中可因地制宜地应用有深厚文化内涵或美好象征意义的植物,如银杏、桂花、桃花、迎春、枫香、樟树、白玉兰、牡丹、月季、菊花、松树、竹子、含笑等,特别是充分运用桂林市的市花、市树——桂花,通过与其他植物的合理配置,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做到文化上的“适地适树”,彰显生态园林城市,更提升城市的文化韵味。
本文由叁佰于2023-09-29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654.html
上一篇
个人工作总结及计划(通用42篇)
下一篇
顶岗实习报告(共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