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热门8篇)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热门8篇)

  • 总结
  • 2024-02-21 11:11:28
  • 182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1篇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是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特点:单纯的物理过程,扩散速率大,无饱和性

转运对象:O2,CO2 ,乙醇,尿素,水等

(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1)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

特点:a、离子选择性(K+、Na+ 等)b、门控(电压门控、化学门控、机械门控)

转运对象:如K+、Na+ 等

2)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

特点: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速度较慢

①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转运对象: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等Na+、H+ 、Ca2+等

②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转运对象:钠-钾(泵)、H+(泵)、钙(泵)

③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你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转运对象:葡萄糖、氨基酸和Ca2+ 等

(3)出胞和入胞(一般性了解 举例)

出胞:指大分子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过程。如:神经末梢分泌递质,腺体分泌激素。

入胞: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进入 细胞的过程。 吞噬(deglutition):固体物。吞饮(pinocytosis):液体。

2、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也称Na+,K+—ATP酶。其本质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的特殊蛋白质。作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泵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结构:糖蛋白,分子量25万,属胞膜上整合蛋白。

1)α亚单位:分解ATP ,转运Na+、K+。

2)β亚单位:功能不详。

钠钾泵活动重要的生理意义:

a、造成的细胞内高钾环境是细胞代谢必须的。

b、形成和保持胞外高Na+、胞内高K+,是生物电产生的前提。

c、是继发性转运的动力。

d、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

★3、静息电位形成机制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1)RP的形成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1)K+在细胞膜内外分布不均匀,胞内多于胞外;

2)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非门控通道),K+外流;

3)钠-钾泵的作用(生电性钠泵)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 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内正外负)。

膜内外Na+浓度比约为1:12( 动力 ) 以及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 ( 通透性 ) 导致Na+内流,当浓度差等于电位差时形成的Na+平衡电位,即为动作电位

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 Na+通道闭,K+通道开放,在细胞内外△【K+】作用下¨K+外流,形成复极化。

3)后电位:钠泵¨排钠摄钾¨形成微小的电位波动

▲4、动作电位的特点

(1)只要刺激达到阈值即可产生AP,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AP的幅度不再增加

(2)“全或无”现象:要么不发生,一旦发生其幅值便达到最大

(3)不衰减传导:在同一细胞上AP的大小不随传导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2篇

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生长素对各组织、器官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作用更为显著。

2促进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还可增加钠、钾、磷、硫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生长发育。

调节:下丘脑分泌的生长素释放激素和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分别促进和抑制生长素的分泌。慢波睡眠时生长素分泌增加。低血糖,血氨基酸,脂肪酸增多均引起生长素分泌增多。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3篇

特异性投射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何异同?

(重点) 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特点: ①点对点投射 ②到达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

非特异投射系统(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特点:①弥散投射皮质广泛区域,非点对点投射②不产生特定的感觉与定位

功能:①提高和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②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4篇

(课件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功能有何调节作用,这样调节的生理意义何在?)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1、紧张性支配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3、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内脏调节功能 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

某些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心血管运动、排尿便、发汗 (有意识控制)

脊髓损伤可刺激骶部、会阴部皮肤而完成排便,但却无法随意控制

(二)脑干的内脏调节功能

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

延髓:呼吸运动、心血管运动、胃肠运动、消化腺分泌的基本反射中枢 (生命的基本中枢)

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所在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5篇

其他作用:提高CNS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使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增加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甲状腺素对NE的溶解脂肪作用、GH的长骨生长作用具有允许作用。维持正常的月经及泌乳也有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促进糖异生,抑制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动员脂肪重新分布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促进肾脏排水,保钠排钾 (缺少:水中毒)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RBC、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4)抗炎症和抗过敏 :增白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减蛋白水解酶进入组织液,抑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浆细胞抗体的生成和组胺的生成

(5)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①通过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

②抑制舒血管的前列腺素(PG)的合成

③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④增强离体心肌的收缩力

维持血压(BP)稳定

(6)参与应激反应

(7)对胃肠道及肺的影响:*增强胃酸及胃蛋白酶原分泌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6篇

名词解释:

1.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超滤液总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25 ml/min。

2.filtration fraction,FF(滤过分数):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约为19%。

3.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TGF(管-球反馈):由(肾)小管液流量变化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

4.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约为0))-(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5.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6.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可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即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 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减少。

7.osmotic diuresis (渗透性利尿):由于Na+的重吸收减少,(肾)小管液中较多的Na+又通过渗透作用保留相应的水,结果使尿量增多,NaCl排出量增多的情况称为渗透性利尿。

8.plasma clearance(血浆清除率):肾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物质完全清除,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即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ml/min)。

9.Urinary concentration(尿浓缩):当机体缺水时,机体排出的尿的离子渗透压明显高于血浆离子渗透压,称高渗尿,即尿被浓缩。

10. urine dilution(尿稀释):体内水过多时,将排出离子渗透压低于血浆离子渗透压的低渗尿,即尿稀释。

11.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定比重吸收):近端小管Na+和水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即定比重吸收。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7篇

1.(cardiac cycle)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xxx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它与心率成反比关系。 P76

2. cardiac index(心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心输出量/体表面积。正常人

3. isovolumic relaxation(等容xxx):心室xxx但心室容积并不改变。P78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8篇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重点)(可出选择题)

1.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特征: 1. 节后纤维较长 2. 作用弥散

2.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特征:1. 节前纤维长、节后短 2. 调节作用较局限

(二)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区分是兴奋还是抑制)

1.交感神经:(人发怒激动时表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扩大,汗毛竖起(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的主要表现

循环:心跳加快加强,外周血管收缩(骨骼肌

部分xxx)

呼吸:β2抑制、xxx、有利于通气

消化:抑制胃肠活动,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泌尿:抑制排尿

皮肤:汗腺分泌,竖毛肌收缩 (猫打架前)

内分泌:肾上腺髓质,NA↑、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