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4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4篇)

  • 总结
  • 2024-02-12 11:21:45
  • 181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数的整除:

1、能被15整除的数一定还能被( 1、3、5 )整除。[写出所有可能]

2、从0、2、3、7、8中选出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2、3、5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8730 ),最小的是( 2370 )。 解:有0,3,7,8和0,2,3,7两种可能

3、六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10,这六个偶数是( 30、32、34、36、38、40 )。

4、在15、19、27、35、51、91这六个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 19 ),因为( 只有19是质数,其它都是合数 )。

5、两个质数的积是46,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25 )。

解:因为46是偶数,因此它必是一个奇质数与一个偶质数的积,而偶质数只有2,另一个质数为46÷2=23,所以2与23的和是25。

6、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解:1992=2 2 2 3 83,所以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2+2+2+3+83=92。

7、有两个数都是合数,又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是( 9和10 )。

8、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因 )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 倍 )数。

9、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10、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11、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12、自然数A=B-1,A、B都是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 AB )。

13、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解:180、45、18的最大公因数是9,当锯成的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9厘米时,锯出的正方体木块块数最少,是(180÷9)×(45÷9)×(18÷9)=20×5×2=200块。

14、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解:9、6、7的最小公倍数是126,即叠成的正方体棱长最小是126厘米,至少需要(126÷9)×(126÷6)×(126÷7)=14×21×18=5292块这样的长方体木块才能叠成一个正方体。

15、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解:根据题意,学生人数除以8余6,除以10也余6,所以是8和10的最小公倍数40的倍数加6,学生最少是40+6=46人。

16、xxx、xxx、xxx和xxx,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xxx、xxx、xxx和xxx各是多少岁?

解:5040=2×2×2×2×3×3×5×7=7×(2×2×2)×(3×3)×(2×5),分别是7、8、9、10岁。

长方体和正方体:

17、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1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9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19、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8 )个,此时所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每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2×2×6)÷(1×1×6)=4 )倍。

20、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高2分米,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长和宽都是2÷4=分米,体积××2=立方分米。

21、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教室里有32个学生,平均每人占有多少空间?

解:8×6×4=192立方米,192÷32=6立方米。

22、一个无盖的木盒,从外面量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木板厚1厘米。这个木盒的容积是多少?

解:长10-1×2=8厘米,宽8-1×2=6厘米,高5-1=4厘米,容积8×6×4=192立方厘米。

23、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解: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3×2+5×2×2+3×2×2=62平方分米,截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5×3×2=30平方分米,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62+30=92平方分米。

24、有一个长方体,如果把它的长减少2分米,那么它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会减少48平方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解:横截面是正方形,即宽与高相等。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48÷4÷2=6分米,长是6+2=8分米,体积是8×6×6=288立方分米。

25、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解:切成了(6÷2)×(6÷2)×(6÷2)=27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6×6×4×3=432平方厘米。

26、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小正方体的一个面是40÷(5×2)=4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6=24平方厘米。

27、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解:6升=6000毫升,底面积是6000÷15=400平方厘米,苹果的体积是400×()=600立方厘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8、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3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2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29、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30、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31、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 )分,1分钟能行驶( )千米。

32、 <<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解: < < ,5□=50、55、60,□=10、11、12。

3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34、五(1)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那么,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3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1)一般应用题;

(2)和倍、差倍问题;

(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5)比和比例应用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形=ah

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x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梯形面积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4篇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 3 位表示邮区

前 4 位表示县(市)

最后 2 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 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