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知识点总结(共10篇)
- 总结
- 2024-01-23 08:48:09
- 195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xxx、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 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_: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108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xxx点:入射点
(2)二角:
①入射角:xxx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xxx线、反射光线、法线
3、反射定律:
(1)xxx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xxx平面内(三线共面)
(2)xxx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反射分类:xxx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xxx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xxx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xxx种介质射入另xxx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_弯_、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从xxx种介质垂直射入另xxx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
(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xxx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xxx三基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4、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xxx。(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xxx。(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xxx,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五、光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相关概念:
①主光轴
②焦点(F)
③光心(O)
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 xxx倍焦距分虚实
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1、眼睛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xxx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xxx条直线AO作为xxx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
3、将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xxx边与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xxx边。
4、在AO直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在玻璃砖另侧竖直插上大头针P3,使得其能挡住P1和P2的像
6、同时在该侧竖直大头针P4,使其能挡住P1,P2,P3的像
7、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P4作直线O,B与bb,交于O,则OO为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角度
9、用三角函数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10、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为30、45、60度的折射角,
11、计算不同入射角时的折射率,看它们是否接近xxx个常数,求出几次试验中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
xxx、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xxx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xxx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xxx种介质射向另xxx种介质的交界面时,xxx光返回原来介质中,xxx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xxx线、法线在同xxx平面上;反射光线和xxx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xxx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由xxx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xxx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xxx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xxx的反射定律
高考物理学习方法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xxx。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xxx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xxx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xxx定需要有xxx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xxx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
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微元法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像课本中提到利用计算摩擦变力做功、导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都属于利用微元思想的应用。
整体法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xxx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xxx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
高考物理学习技巧
xxx、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xxx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xxx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xxx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xxx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xxx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xxx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xxx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xxx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xxx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xxx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历审题(理解题意),解题(具体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
2.公式为
注:折射率总大于1
3.各种xxx性质比较:红光的n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λ
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5篇
xxx、牢固基础
把所有的课本内容在短时间内全部过xxx遍,大概了解书本的知识框架,进xxx步整理成知识点手册。这种方法看似十分麻烦、耗时间,但基础的东西不是困难的东西,多翻翻课本,做练习时多思考思考,做到举xxx反三。
二、牢记公式
理综和数学差不多,都有大量需要推导和演示的数学公式。而许多同学因为前期对于理综重视程度极低,所有重要或是不重要的公式都记下,牢记于心可以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考试的时候也会少xxx些推导的时间。
三、整理错题
有些同学在理综考试中总会xxx遍xxx遍地错同样的问题,这种错误是最可怕最致命的。整理xxx本理综错题集,这样我们可以比较自己每次错在什么地方,最终改掉经常错的理综题目,也会在后期枯燥的复习中给自己xxx个明确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理综错题集的存在让你考试时更有信心,更有针对性地区复习迎考
四、分析重难点分
众所周知,想要得高分就xxx定要把眼光放在重难点上面,所以想要得高分的同学请xxx定注意这点。我们知道,理综有些公认的重难点,比如物理里面的电磁场,化学里的有机反应,再比如生物的遗传图谱,这些我们很难完全掌握的理综知识点,想要冲击高分的同学请xxx定要多加注意,可以多做xxx些题目来进行提升和完善。
五、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理综试卷是十分讲究答题规范的,严格按照步骤得分,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就要做到按照理综试卷答案的规范步骤做题,尽量表达清晰,即使不会做也要力所能及的把能够分析出的公式罗列出来,考试时即使不会做也能获取不少分数。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
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xxx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玻璃砖-----所谓玻璃砖xxx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
⑴射出光线和xxx线平行;
⑵各种xxx在第xxx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
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xxx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xxx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xxx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
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设法将同xxx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xxx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3、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n=0,1,2,……)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xxx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xxx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4、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xxx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爱心专心恒心用心
xxx教育集团高三物理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5、光的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xxx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xxx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6、光的电磁说
⑴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赫兹用实验证明了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种类产生主要性质应用举例
红外线xxx切物体都能发出热效应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xxx切高温物体能发出化学效应荧光、杀菌、合成VD2X射线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穿透能力强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规律:实验装置、现象、总结出四个规律
①任何xxx种金属都有xxx个极限频率,xxx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xxx的强度无关,只随xxx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xxx照到金属上时,光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xxx般不超过10-9s
④当xxx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xxx强度成正比。
(4)康普顿效应(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证明光具粒子性光波粒二象性:
情况体现波动性(大量光子,转播时,λ大),粒子性光波是概率波(物质波)任何运动物体都有λ与之对应(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7篇
1.反射现象:光从xxx种介质射到另xxx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xxx线和法线在同xxx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8篇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时间和要学习的内容,制定好长短期的理综学习计划。我认为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有总体计划然后再有详细计划。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尽量每天要超额完成,以便以后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古语说的好,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的计划的重要性。
理综知识点的学习。所有理综的考试,都是由xxx个个知识点组成的。我们要想考出好成绩,就是要攻克这xxx个个知识点。
怎么学习理综知识点呢?第xxx,要大体浏览xxx遍知道概略;第二,开始详细阅读理解什么涵义,要弄得明明白白,不明白是不行的;第三,明白了意思,再读三遍,基本就记住了,然后尝试能否口述,大声说出来,不能只在脑子里出说不出来,要是说不出来,继续读,直到能口述。
那些已经熟练掌握的理综知识点,可以xxx带而过,重点在于那些学的不好的,通过练习找出来,继续三步法再次学习,直到熟烂为止。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xxx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xxx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xxx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xxx线和法线在同xxx平面内,反射光线和xxx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xxx条xxx线,反射光线是唯xxx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xxx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
(1)光由xxx种介质射入另xxx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xxx线和法线在同xxx平面内,折射光线和xxx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两种介质相比较,n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6、全反射和临界角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xxx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表示sinC=1/n7xxx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xxx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xxx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紫光折射率大。
(2)在同xxx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
(3)由同xxx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光学中的xxx个现象xxx串结论
色散现象
vλ(波动性)衍射C临
干涉间距
结论:
(1)折射率n、;
(2)全反射的临界角C;
(3)同xxx介质中的传播速率v;(4)在平行玻璃块的侧移△x
(5)光的频率γ,频率大,粒子性明显。;
(6)光子的能量E=hγ则光子的能量越大。越容易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7)在真空中光的波长λ,波长大波动性显著;
(8)在相同的情况下,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越来越窄
(9)在相同的情况下,衍射现象越来越不明显
全反射的条件:光密到光疏;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现象:让xxx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xxx光线从玻璃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xxx光线反射回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会看到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xxx角度C临时,折射角达到900,即是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这种现象叫全反射现象。折射角变为90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光学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选择题:考细节,考基础,尤其生物,xxx个小小的知识点就可以决定你这道题的对错。它还考速度,xxx般来说,选择题做的快可以为你后面大题赢得时间从而拿到更高的分,但是,不要只追求快,要在正确率极高的情况下再追求快,理综选择题正确率高,分数才会高。否则,就算你后面做的再高也没什么用,舍本逐末,是不可取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练专题,哪部分知识点题目不熟,就进行专攻。
实验题:复习的时候将实验题全部列出来,自己好好梳理xxx下。要注意的是,实验题追求专用术语。
大题:大题只要你认真,xxx般都比较好拿分,它考的都是很固定的东西,可以在日常刷题的过程中将题型总结出来进行复习。
本文由admin于2024-01-23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1728.html
上一篇
复工复产工作总结(通用22篇)
下一篇
护理经验总结(优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