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师承笔记中医病历范文6(3篇)

师承笔记中医病历范文6(3篇)

  • 范文
  • 2023-12-08 10:24:00
  • 351

师承笔记中医病历范文6 第1篇

积极推进中医药机构特色文化建设,在环境、建筑、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特征,逐步实现院有文化、科有特色、医有专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注重舆论引导,营造了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医院定期进行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安排专业人员讲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各科医生均参加了听课。利用村卫生室人员召开例会之际,安排了一些适当的中医知识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选送一批中医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组织中医药学术讲座,多渠道提升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师带徒活动,传承好祖国医学珍贵精粹。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派出部分西医医师出去进修中医,回院后就开设中西医结合门诊。切实调动了中医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师承笔记中医病历范文6 第2篇

戴裕光,男,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药师承制博士研究生导师,技术1级,文职2级。1937年5月出生,1962年11月入伍,1961年5月入党。他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5年,在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疑难重症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尤其以对肝胆、脾胃、妇科等疑难病的诊治最为擅长。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和副会长、《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实用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及副主编、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学术顾问等。

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科研课题2项,获抗衰老中药及其相关研究医疗成果奖3项,主编或参编《戴裕光医案医话集》、《新编简明中医方剂学》、《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现代中医学》等专著5部,发表《益气通淤液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痹证论治寒湿湿热》等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国人民院校育才奖银奖”、“重庆市卫生局老中医药专家业绩突出一等奖”,被评为“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名中医”、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

2007年8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现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医科教授戴裕光等9位专家脱颖而出,摘得了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的桂冠。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古今凡是集大成者,必有其非常之道。然而,走近戴裕光教授,你会发现他的成功之路是如此平实,一如他对自身的要求:扎扎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看病。

一本《汤头歌诀》,他背了大半辈子

“虽已年过古稀,可要是背起‘汤头’来,年轻人也背不过他。”戴裕光的学生、同事对此都津津乐道。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956年,在戴裕光进大学后的第一堂课上老师给他们讲授“汤头”时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背“汤头”,而且一背就是50多年。

戴裕光教授常说,中医的药方犹如建房子时用的砖头和预制板,没有它就盖不起中医药体系这座高楼。他认为,背“汤头”是中医的基本功,也是成为一名地道中医的必由之路。因此,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除锻炼身体之外,还要温习“汤头”,数十年如一日。在研读传统中医名典和理论时,他总是对照药方背诵相应的“汤头”,背不下来时就把“汤头”抄写在药方旁边,以增强记忆。在为病人诊病开药方时,他也常常是口不离“汤头”。几十年下来,他就像老和尚念经一样,把“汤头”反复诵读、记忆,直至将他背得滚瓜烂熟。

一本小册子,他爱不释手

最近,戴裕光教授正在研读一本名为《不孕不育诊断与治疗》的小册子。他管这种非知名医家所著的书叫“小册子”,以将其区别于传统中医药典籍。

戴裕光认为,学习要精、博结合,需要精读的著作有两类:一类是中医之本的经典之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金匮要略》等;一类是后世推崇的重要著作,如《脾胃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小儿药证直诀》、《医林改错》等,对这些需精读之理论或著作,不仅要通读全文、明其大意,而且还要对其中重要篇章反复阅读,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在戴裕光教授的办公室书橱的显要位置,摆放有许多数十年前购置的中医药书籍,笔者从中随手抽出一本名为《景岳全书》的中医药名典,然后将其翻开,看到书里到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笔迹或黑或蓝、或深或浅,从这些批注中,笔者可以想象出这本书曾被戴教授翻阅了多少遍!据戴教授的学生、西南医院中医科主任方勇飞介绍,对于一些传统的经典之作和著名的中医理论著作,戴裕光教授都要反复研读,对其中的许多精辟论述和重要段落,戴教授都能背诵下来。

戴裕光教授说,对于各家学说,合读则全,分读则偏,要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比如:医案是古今名医大家诊治病例的真实记录,研读医案,犹如跟在古今名医大家学诊。因此,戴裕光教授对诸如《名知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数十种各家医案视如珍宝,获之必读。而诸如《不孕不育诊断与治疗》之类的“小册子”则多为医家独特的诊病心得、用药经验,亦有其可借鉴之处。作为医生,也有必要抱着“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思想,去搜集和学习这些“小册子”,这样往往费时不多,可收获不少。久而久之,可以达到“积跬步以至千里、汇涓流以成江河”之功效。

学无止境,继承而不泥古

戴裕光教授常说,医学在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创新理论、技术和众多医家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此,戴裕光教授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每天至少读三小时的书。近年来,戴教授因患糖尿病而视力下降,看书很辛苦,但他仍坚持每天读书两小时以上。在把所学到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把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进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系统地学,以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从事中医药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戴裕光教授对肝胆、脾胃、妇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治均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师承笔记中医病历范文6 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雨中训练 大学生 体质体能

1.缘起

台风_海燕_自2013年11月7日登陆菲律宾以来已造成逾7000人死亡失踪的惨状,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受到全世界关注?11月27日上午笔者所承担的课程——广西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养生专选课本科教学,原计划教学内容为_正反简化太极拳_套路考评,临上课之际下起了中雨,气温降至11-13℃,且有3-4级偏北风,怎么办,如何安排教学?按常规若遇雨天,大学公共体育课可选择馆内锻炼,教室内理论课或直接停课,笔者临机选择,组织安排了一次雨中拓展身体素质训练课,将此名题为:__广西中医药大学医疗救援队冒雨跋涉5km赶赴菲律宾塔克洛班市灾区_?

2.体训拓展课的组织实施

组织

二个班58人(实到55人)合班上课,准备雨具?毛巾?笔记本?二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人制作一张_竞赛卡_,内含时间?地点?项目?专业?姓名?圈数?完成成绩等内容信息,1人走跑另1人记录,分2组完成?受试者可撑雨伞,着雨衣进行,走跑不限,教师开总表报时间?成绩?

要求

(1) 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男45min,女50min);

(2) 不许受伤,生病,保持自身的健康状态,假想到达_灾区_之后,必须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完成情况

第一组28人,完成时间在27min13s-46min20s之间,1人因无_竞赛卡_被判成绩无效;第二组27人,完成时间在28min05s-46min08s之间,二组男女同学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组全部完成后集合小结,到场50人,早退5人(女生)?

3.讨论分析

许多人都认为,冬季,雨天属阴,主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