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汇总4篇)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汇总4篇)

  • 范文
  • 2023-12-06 08:30:53
  • 837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第1篇

近年来,我国工商管理研究正一步步与国际接轨,只要国外发达国家工商管理所科研的领域,必会在我国国内有所涉及。但是在热点问题方面,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市场营销属于国内与国外差别最大的现象之一

项目管理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关键科研内容

分析国际工商管理方面的文章题目和摘要发现,国际上很多工商管理研究均在复杂项目集群管理、世界项目管理机项目模式管理等方面集中,而且对整体性运作工商管理项目较为侧重。然而,国内检索结果显示,项目融资、项目安全施工、项目进度安排等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多,通过查阅一些文本摘要和内容发现,我国比较注重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

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在国内外差距中比较小

通过对部分文献与检索结果进行阅读与有效结合,认为在国际上,我国在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影响力。而且有效、紧密结合于我国实际情况表面,我国很多热点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像国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以及国企改革等。

2 国内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与建议

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工商管理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工商管理水平实施深入性研究,并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提出要想加快与发展工商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近年来管理学分支互相渗透是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显著特征

在检索论文时存在很多这种例子,像新技术影响商务模式与组织结构、电子商务状态中的供应链管理、基于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的机制性创新设计;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有效结合于营销的服务管理研究对策等等。

在研究形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工商管理存在着一定差别

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国外极为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际管理实践。但是我国的研究则仅仅是在介绍与引进国外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层面中停留,并不能深入性研究新工商管理理论。此外,我国管理研究的实践性也比较强。所以,国内研究应该多关注管理实践予,实践中,对工商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检验与完善。在研究措施领域,国外较为注重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但是,我国一般都是思辨研究,更多的是定性分析,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都非常少。

相比于国外,我国很多工商管理学科缺乏具有独特性的核心刊物

像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仅仅是简单的发表在具有综合性质的.期刊中,此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工商管理研究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国内必须对期刊建设予以加强,创建相应数据平台与案例库,为工商管理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个人认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存在一定滞后性。像核心竞争力、绿色营销以及跨国并购等方面的研究,最初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形成热点,紧接着我国引入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研究非常有特色,但是很多管理理论都是在对西方文化与管理实践进行引进与消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现代化管理机制。通常是国外热点形成后,再引入我国。为此,我国相关管理学者一定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研究相关热点,这对研究我国管理学科使其上升至世界水平极为有利。此外,近几年,分支渗透工商管理学是世界各国科研的重点,在检索论文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新技术对组织结构和商务模式的影响、商务环境中所形成的供应链管理、与营销相结合的现代化服务运作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下的企业创新机制设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作用机制等。

此外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形式、内容以及方法上也有很大差别。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中,注重理论运用实践。且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往往仅停留于对国外理论研究相介绍与引进的层面中,无法深入研究理论。由于管理研究通常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此国内研究一定要注重管理实践,进一步完善与检验理论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国外强调重点,而国内则更多的是进行工商管理思辨研究,更多的进行定性分析,却很少关注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从整体而言,我国工商管理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国外,此现象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密切联系,然而,也要求工商管理学者可以对此领域最新研究方向予以及时性把握,加强研究我国工商管理学,以此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然而,工商管理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管理时,一定要多进行一些实际性工作,以此使我国工商理论研究得以充实。

参考文献:

[1]史慧恩,张群,李群霞.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9):154-156.

[2]唐新平. 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11):120-121.

[3]乔传福,秦昌才.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基于课程设置的角度[J].消费导刊. (02):136-137.

相关阅读: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工商管理建设与科学

简析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

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

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和服务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第2篇

课题名称: 关于中外大学教学模式、方法、课程相同与不同的研究与分析

课题组长:刘子文 指导老师:毛亮宇

成员姓名 性别 学号 组内分工

刘子文 男 7 主持课题、统稿、执笔、主持报告、参与研究

李彦旎 女 17 执笔、参与研究

张若晗 女 27 执笔、参与研究

倪好 男 37 执笔、参与研究

惠佳h 女 47 执笔、参与研究

张心宁 女 57 参与研究

课题界定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踏出国门对许多国人来说已不是难事。从统计数据来看,在许多高中毕业生生仍然在国内读本科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到国外大学学习。本课题以对中外大学教学特点为分析对象,分析它们间的利弊、客观差异,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涉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从国际视角看,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增加是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呈现的共同趋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都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也在经历这个历史阶段。

研究背景:

尽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在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个体,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避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尽管家长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大多持认同态度,而对于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问题普遍较为忧虑。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也是出于规避国内高考竞争的无奈之举。二是认为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与国外名校存在差距。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且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对于未来就业状况的担忧。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表现在对学历的要求上,而且表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上。很多家长认为,通过出国留学可以增加孩子在国际视野、学校品牌、英语能力和个人经历方面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增强孩子未来的就业能力。四是出于一种盲从的心态。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出国,一些家长也盲目跟风效仿。

研究目的:

帮助在校高中生、大学生理性面对出国留学与在国内读大学,并为那些有出国留学需求的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此同时,透过这一现象对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和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中外大学的相同&不同点

2.调查了解已作出选择的同学的思考

3.了解已出国/已上国内大学的学长学姐们对自己选择的评价

4.理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第3篇

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5月10日

立项号XKT--ZXSX210

课题名称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负责人张传敏

所在单位西安交大附中13届数学笃行学科组

课题研究的背景

初中学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思维和生理发展较快,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障碍并举,如何在教和学两个层面上使初中数学的全过程教学,在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学习体验过程、课后的深化提高,及课后学习的延伸等过程卓有成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得到发展,如何重新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行为,如何在创新高效教育策略,改革教与学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全过程质量?如何高效提升全过程学习的有效性?有效教学这种教育理念,这种教学策略和行为,就是我们着力追求和研究的一种教育

(1)双峰青树坪中学开展“小组合作有效性校本教研月”活动;(2)甘州区新墩镇双堡小学举行“有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盱眙县黄花塘镇新街中学召开了以“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会议;

(3)眉山市小学校本教研共同体音乐、美术研讨活动“如何提升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全国专家在蓉研讨高中新课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校长作用”为主题,举办中外八国校长论坛。

就数学教学而言,还未有进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的案例。

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习罗增儒老师《数学教学论》---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使我们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在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有效性,因其而受益。学课程与教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它既有教师培养过程中融入新课程理念,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又要求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提升课程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教学的具体方法、过程,展现是多层次的、多种类的设计和方案,如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有效性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可以根据数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中学数学教学的新形势,对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教材加以充实、更新。就社会责任而言,不仅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且要在理论上、在对中学教师的教育中发挥出推动或牵引的作用。实现我们对数学学科教育转型的自觉启动。

本次申请小课题《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这种有效性的研究,我们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总结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理论提升,既在操作层面上介绍初中数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又在理论层面上提供现代教育学、数学学习心理学的依据。

(2)在努力继承数学教育传统优势的同时,着力吸收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新成果,特别要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框架,反映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视野。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关键词界定:

1、全过程是指:

在教和学两个层面上使初中数学的全过程教学,在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学习体验过程、课后的深化提高,及课后学习的延伸等过程卓有成效,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各个全过程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2有效性是指:

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在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的理解性、应用性、活动的可操作性、评价的激励性等过程中有效性,教师因其而受益,学生因其而受益。如何重新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行为。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组内成员共同参与,研究各有侧重。

张传敏、郭琳靖(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性)

陈文涵(课前教学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李整社、熊敏(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耿艳萍、赵方(精选例题习题的有效性)

贾金博(学生数学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白小朋柴璐(课后学习延伸、拓展的有效性)

2、阶段划分

初一第二学期结束:

第一阶段小结,成文《初一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初二第二学期结束:

第二阶段小结,成文《初二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初三第二学期结束:

第三阶段小结,成文《初三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3、总结《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的主体部分:分类一:用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学法指导

分类二:用于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教法法指导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论文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第4篇

城市交通论文: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

摘 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交通 拥堵 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在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城市交通面临的严峻挑战,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是交通安全威胁、环境污染、能源和土地的大量消耗、严重的经济损失等危害,它严重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谐发展的瓶颈。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定义

城市交通拥堵是指某一时空由于交通需求和供给产生矛盾所引起的交通滞留现象,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而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这是由陆化普编写的《解析城市交通》一书中对于交通拥堵的解释。

由于世界各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交通拥堵的含义各国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城市干线街道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挤车流。日本建设省1994年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计划时,确定一般道路拥堵长1km以上或拥堵时间10min以上为交通拥堵,首都高速公路拥堵量(拥堵时间×持续时间)在15hkm/d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中国对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拥堵有以下规定:对于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路口,当车辆在三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拥堵的状态;当车辆在五次绿灯显示的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则视为该交叉口处于严重拥堵的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上排队长度超过m时,视该路段为拥堵状态;当路段上车辆在行车道排队长度超过3000m时,视该路段为严重拥堵状态。

二、国外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

交通拥堵使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行车速度降低,耗油量增加,导致燃料费用的增加;同时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恶化。尾气和噪声这两个交通污染源已成为大中城市主要的污染源,严重的交通拥堵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交通拥堵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美国得克萨斯州运输研究所对美国39个主要城市进行研究,估算美国每年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410亿美元,12个最大城市每年的损失均超过10亿美元。据估计,美国因交通碰撞事故、交通拥挤以及噪声污染等耗费的社会成本达到4060亿美元,其中84%属于交通事故损失,15%属于交通拥挤损失,1%属于噪声污染损失。,美国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延误预计将超过110亿小时,预计到,因交通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每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

据加拿大_20发布的城市交通运行报告表明,加拿大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亿加元。在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交通参与者的时间损失价值123000亿日元。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500亿、5000亿和50亿――500亿欧元。

国外很多城市在经过了城市拥堵之痛后都积极寻求治理良策,尽管模式各有不同,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共识。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辅以其他的管理手段,比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等。在美国,随着城市道路和公路拥堵的加剧,联邦条例规定在一些地区发展和实施拥堵管理系统。

三、国内城市交通拥堵现状研究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追求出行的舒适性、快捷性,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城市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交通的进一步恶化。(职教论文 )同时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交通意识难以跟上形势。由此导致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能耗、环境污染也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城市病”之一,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乃至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解决现实的交通拥堵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对策与建议。20,国家_和_开始联合实施“畅通工程”,以促进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各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并且开始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蔓延;中小城市也普遍出现了交通拥挤现象。,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组长、科学家牛文元的研究成果表明,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交通拥堵还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尾气和噪声这两个交通污染源已成为大中城市主要的污染源,许多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经历着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的转化。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一方面,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机动车辆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加。而我国大城市布局主要是单中心的城市布局,中心区的人口、居住区和工商业区密集在一起,出现的发展趋势就是“摊大饼”。道路交通使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另一方面,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形态可以决定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该区域内的.交通结构。大城市主要是以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高强度的土地开发,造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无法跟上房地产的开发速度,导致区域交通拥堵。两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降低,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的增加;低速度行驶同时增加了排污量,导致环境恶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时交通拥堵将呈“灾难性”状态。目前,北京市城市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50%以上,市区183个主要交叉口中,严重阻塞的达到60%;上海市中心区高峰期的道路平均车速不到20km/h。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NOx、CO的比例已经高达46%和63%,上海市机动车CO的排放比例在就高达6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披露,北京将出台拥堵收费管理政策及相应配套措施,并重点建设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拥堵收费监测评价系统等。汽车尾气是造成的最大元凶,收取交通拥堵费对减少汽车出行数量有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也日趋紧张。为了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特性及影响因素,对交通拥堵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选择,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的量化方法,为交通拥堵管理、道路交通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提高出行效率、缓解和控制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