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也虚词总结(合集3篇)

也虚词总结(合集3篇)

  • 总结
  • 2024-03-15 08:39:14
  • 180

也虚词总结 第1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xxx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xxx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xxx;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xxx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天良”2、患:祸患,灾难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8、xxx,有什么好处。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11、义:正义或仁义。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xxx: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xxx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也虚词总结 第2篇

(1)表示判断语气。

例:城北xxx,齐国之美丽者也。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表示肯定或感叹的语气,有时也用在句中。

例:古之人不欺余也。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此处“其、也”均表祈使语气)

也虚词总结 第3篇

(1)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以是/是以,“因此”。

例:余是以记之。

(3)“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和“没什么办法用来……”

▲ 关于“以”字介词和连词的判断方法。

作介词。

标志:“以”+名词/代词/数词。

作连词。

“以”位于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之间,或者位于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之间。

例:拥火以入。夫夷以近。

“以”文段练习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xxx,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xxx,醉“木欣欣以(7)xxx,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xxx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xxx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xxx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