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舒伯特总结(优选4篇)

舒伯特总结(优选4篇)

  • 总结
  • 2024-03-06 08:52:14
  • 177

xxx总结 第1篇

、小夜曲体裁

小夜曲(serenade)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原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

、版本推荐

(1)声乐版

此曲原为艺术歌曲,建议找声乐版本来听一听,找一找老师们总爱说的“歌唱性”到底是什么感觉。

xxx版本:

xxx中文版:

(2)小提琴+钢伴

小提琴的声音就化身为“人声”线条:

(3)钢琴独奏版本

Pianofane 老师的版本,完全忠实此乐谱,强烈推荐的示范版(文章里同时也附带音乐赏析知识哦!)

xxx的xxx改编炫技版,音色、情绪对比变化丰富(跪)。虽然初学者弹这个版本有难度,但对体会这首曲子的层次很有帮助!

xxx总结 第2篇

、结构:

(引子)- A段 - (连接)- 再现A段 - 副歌B段 - (尾声)

、调性:

调性变化非常丰富和细腻,甚至一个乐句中就有2-3次变调。结构相同的乐句在重复的时候却有微妙的变化,在弹奏的时候需要多听多感受不同的和弦色彩,把不同之处“点”出来。

大体的调性变化:乐曲由d小调开始,经过短暂离调到F大调,最后转到D大调,并终止在D大调。

、曲式结构:

xxx总结 第3篇

关于速度和力度,谱面的标记已经非常详细了。虽然主要是就以A段四个平行乐句反复吟唱,但是层次却太丰富细腻。力度上有很多p、甚至是pp,既要弱下去的同时音色还要控制好,真心不易。高音弱弹的地方,实在太美。

整体的力度层次处理可以分几个大部分:

(1)引子

注意控制呼吸,用pp进入,非常非常轻柔(dolce)。四个小节由渐强、再过渡渐弱且渐慢一点点。

(2)A段

前两个平行乐句a :

以d小调开始,收着弹,整体控制在p。注意伴奏力度、不要太强盖过主旋律。后半句是钢伴为人声线条的补充,没有歌词,较之前高八度但是要弱弹。

第二个同头a句,转到F大调,色彩变得开阔了,重点突出变化音。

后两个平行乐句b:转为大调,力度和情绪推进一个层次,整体mp,在最后一句渐强,最后两小节达到一个小高潮。

(3)连接

力度收一下,整体回到mp,并在进入再现A段之前做渐弱渐慢,给出一个A段结束的信号。

(4)再现A段

回原速,力度层次的推进和A段基本相同。

主旋律完全再现;左手伴奏变化在于强调了低音,因此注意左手要突出下方音。

同样在A段末尾将情绪推向推高潮。

(5)B段(副歌)

c句主旋律在不同声部交替进行,左右手的旋律线要突出。

在主要由附点构成的节奏型中渐强,进入副歌的高潮。

高潮后的补充部分,力度层次小节逐级递减。

(6)尾声

尾声部分也是连接部分的再现,仍要做一些小的起伏,并渐慢、渐弱,最后终止在D大调。

xxx总结 第4篇

B段有三处双倚音,与单倚音弹奏要领相同:轻、快、连。要弹出轻巧、潇洒自如的劲儿来,不能笨拙拖沓。

(1)轻:初学者容易在弹倚音的时候就下键太重。弹倚音的时候要很轻、把重量放在主音上。

(2)快:倚音理论上不占时值,实际演奏只占一点点时值,弹奏要尽量快,决不能拖拖拉拉占用第一个主音太多时间。

(3)连:倚音和主音要非常连贯。可以利用手腕的转动,将手指“带”过去,便可以毫不费力的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