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总结(热门4篇)
- 总结
- 2024-02-22 08:12:33
- 164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总结 第1篇
多极化趋势加强一、雅尔塔
1、背景(过程):
(1)苏联改革走入死胡同。其根源是_体制的僵化。
(2)东欧剧变。实质是_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经互会解体、华约解体。标志着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4)xxx一九事件发生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瓦解:苏联完全的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3、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以来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二、鼎足之势话西方(美、西欧、日)
1、背景: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
(1)美国
目标:试图构建单极世界。行动:略。影响:略。
(2)西欧
目标:加快一体化进程。
进程: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其目的是希望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策略的政治实体。
1993年11月,欧盟成立。
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步伐加快
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行动:略。谋求常任理事国地位;参与联合国事务;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等。
影响:日本的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了亚洲各国的担忧。
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俄罗斯面临的困境
_;生产下降;财政赤字严重等。
2、国际地位的改善:
(1)xxx的措施:加强与欧盟的关系;采取强硬措施对付_势力;协调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
(2)xxx的措施:
政治:强化_权力,果断应对_危机。
影响:使俄罗斯短期内走出了低谷,目前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四、风云际会看东方
1、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
(1)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成员扩大。
(2)影响:成为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力量。
2、中国:
(1)表现:综合国力提高;成为政治大国;制止了得亚洲金融危机。
(2)影响: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目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现状:暂时的“一超多强”;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6)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7)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总结 第2篇
高中历史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xxx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xxx,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xxx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xxx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xxx、xxx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xxx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明清在高中历史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总结 第3篇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xx年,
2、xxx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xxx,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xxx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xxx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xxx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xxx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xxx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奴隶制_)内容:
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
②分封对象:xxx、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
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
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xxx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xxx。
③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总结 第4篇
一、了解秦朝的统一
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xxx楚燕齐。
结果: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皇位世袭)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
太尉——负责全_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郡县制)
背景:xxx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过程:采纳xxx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_直接管辖。 内容:郡的长官xxx守,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评价: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共性作用: 秦朝所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本课要旨: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本文由admin于2024-02-22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