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总结(通用13篇)
- 总结
- 2024-01-22 09:20:01
- 207
中国历史总结 第1篇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xxx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礼”学说,推行“德治”,以六经(后为五经)为基本文献;战国时xxx提出四种道德规范,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天有行常”和“知天命而用之”,认为学习的目标是把握“礼”
(2)xxx汉时期:xxx代“焚书坑儒”,儒学受到压制;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
(3)xxx学: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xxx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xxx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4)明末清初:xxx等人挑战传统、提倡个性、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驱,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
(5)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儒家大一统观念和仁政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③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注重气节、品德,凸显了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①侧重于探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既促进又阻碍)
②儒家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接受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进程有不适应一面;
③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有一定的束缚作用。
中国历史总结 第2篇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xxx汗,统一蒙古_。1271年,xxx(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_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图)
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xxx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7、宋代著名史学家xxx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xxx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xxx,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9、北宋著名画家xxx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xxx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中国历史总结 第3篇
一、xxx举制度:
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xxx
北:P13-15xxx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xxx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xxx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xxx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xxx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xxx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xxx、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xxx
北:P32遣xxx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xxx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xxx:略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xxx汗统一蒙古和xxx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首领,尊称为“xxx汗”,建立蒙古_1260年,xxx汗之孙xxx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xxxxxx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xxx为元世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_的代表长驻西藏,同、_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三、xxx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xxx抗倭:明朝时xxx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xxx,到浙东沿海抗倭。(2)xxx训练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xxx”。1561年xxx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肃清。
五、xxx收复台湾
北:P105—106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xxx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xxx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xxx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年,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中国历史总结 第4篇
【—初中世界历史总结清单: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是同学们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同学们好好记忆。
三角贸易
识记 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
影响:①大批黑人在运送途中丧身。②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长期贫穷落后。③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北:九上P54-55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由于这种交易的全程航线呈三角形,因此史称“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许多黑人在运往美洲的途中丧生。
通过以上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功绩的学习,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很好的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历史的影响。
通过上面对三角贸易知识点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此知识点,并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考试工作。
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之武昌起义和_成立
【—总之武昌起义和_成立】以下的内容是对武昌起义和_成立复习资料的学习 初中物理,同学们认真看看。
武昌起义和_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xxx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_。
b、1912年元旦,_临时政府成立。_为_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_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_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希望上面对武昌起义和_成立历史知识的复习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能很好的掌握学习。
中国历史总结 第5篇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xxx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xxx渠、白渠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特点: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_的安危。为此,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历代王朝后期封建剥削的加重、灾荒疾疫的发生等,都对小农经济具有毁灭性的冲击。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
5、精耕细作。
6、铁犁牛耕。
7、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影响古代中国农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1)古代促进农业进步的因素有:
①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
②生产工具的革新与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的稳定,水利事业的兴修,人民的艰辛劳动等。
(2)阻碍农业进步的因素有:
①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②沉重的赋役负担使农民破产或长期离开土地,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
③自然灾害的.侵袭,社会的不安定,战乱较多,土地兼并严重等。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_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xxx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_、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中国历史总结 第6篇
约公元前二十六—前二十一世纪传说中的黄帝xxx、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到殷。
约公元前十三世纪武丁启用xxx说。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灭商,中国进入西周时期。
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xxx都洛邑。中国进入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管仲被任命为相。
公元前xxx年齐、鲁长勺之战,xxx刿击败xxx。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第九次会合诸侯。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xxx败。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xxx大胜,xxx公称霸。
公元前623年xxx成为西戎霸主。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楚破xxx。楚庄王称霸。
公元前551年xxx出生。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将,攻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胜xxx,阖闾死。xxx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xxx差自杀。
约公元前468年墨子出生。
公元前403年韩、xxx、xxx家被封为诸侯。
约公元前372年xxx出生。
约公元前369年庄子出生。
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xxx变法。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xxx大胜xxx。
公元前307年xxx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璧归xxx。
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破燕,恢复齐国。
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公元前270年范雎入xxx,被拜为客卿。xxx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xxx大败xxx括。
公元前257年xxx君大破xxx,救xxx成功。
公元前256年xxx灭周。
公元前233年韩非死。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xxx败。
公元前230—前221年xxx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xxxxxx始皇帝,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218年xxx与力士刺杀xxx,未成功。
公元前213、前212年xxx焚书坑儒。
公元前209年xxx、xxx义,xxx、项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xxx。
公元前206年xxx灭xxx。xxx被封汉王。xxx拜xxx为大将。西汉纪年开始。
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项羽战败自杀。xxx称帝。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xxx杀xxx、xxx。
公元前188年xxx临朝听政。
公元前180年xxx死,xxx、xxx汉文帝即位。
公元前167年缇萦上书救父,汉文帝废除肉刑。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
公元前139年、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马邑设伏,汉、匈奴之间开始爆发战争。
公元前119年xxx、霍去病大胜匈奴,匈奴退到漠北。
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遭扣留。十九年后返回西汉。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入狱。
公元前87年xxx即位。霍光辅政。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xxx去匈奴。
公元8年xxx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军起义。
公元23年昆阳之战,xxx大败xxx军,灭新朝。
公元25年xxx建立东汉。
公元44年马援自请领兵抗击匈奴。
公元67年汉明帝的使者从天竺取佛经回国。
公元69年王景治理黄河。
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105年xxx发明造纸术。
公元132年xxx作地动仪。
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
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xxx、xxx被杀。
公元184年张角发动xxx起义。
公元189年xxx洛阳。
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xxx。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xxx操大胜xxx。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xxx、xxx联军大败xxx军。
xxx操杀名医华佗。
公元214年xxx进益州。
公元219年关羽败退麦城,突围被俘死。
公元220年xxx操死。xxx丕废东汉,称帝,国号魏。
公元221年xxx即位,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夷陵(猇亭)之战,xxx大破xxx,xxx退入白帝城。
公元229年xxx称帝,国号吴。
公元234年xxx屯兵五丈原,病死军中。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xxx爽。
公元263年xxx、钟会攻蜀,后主降,蜀汉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xxx,建立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xxx、杜预等破吴,吴亡。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
公元301年李特率流民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xxx称汉帝。
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曜破长安,西晋亡。
公元317年xxx在建康即位,建立东晋。
公元319年羯族人xxx称xxx王。
约公元345年xxx之出生。
公元353年xxx写《兰亭集序》。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抵达灞上。
公元376年前xxx统一北方。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xxx。
公元420年xxx称帝,国号宋,史称xxx。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439年xxx一北方。
公元462年祖冲之创制大明历。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xxx。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02年xxx帝,国号梁,南齐亡。
公元522年郦道元完成《水经注》。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公元548—552年侯景之乱。
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
公元557年陈霸先灭xxx,国号陈。宇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
公元581年xxx帝,国号xxx北周亡。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605年xxx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公元611年隋末爆发农民大起义。
公元613年xxx二征高丽失败。xxx起兵反xxx
公元617年xxx攻占兴洛仓。xxx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xxx被杀,隋亡。xxx称帝,建立唐朝。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xxx即位,史称xxx。
公元629年玄奘前往天竺取经。
公元630年李靖灭_厥。各族君长尊xxx为“天可汉”。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结婚。
公元681年xxx以百岁高龄,编成《千金要方》的续编《千金赏方》。
公元683年唐xxx去世,xxx临朝听政。
公元690年xxx称帝,xxx号为周。
公元697年xxx任xxx为相。
公元701年xxx出生。
公元712年xxx即位,第二年任xxx相。xxx出生。
公元725年(一说737年)怀素出生。
公元753年鉴真到达日本。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xxx宗即位。
公元757年xxx、许远守睢阳。南霁云借兵。xxx等收复洛阳、长安。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2年xxx出生。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xxx文改革(xxx新)。“二xxx马”被贬。
公元817年裴度、xxx定淮西。
公元824年韩愈去世。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80年黄巢入长安,称帝,建立大齐_。
公元907年xxx废xxx,建立后梁。五代时期开始。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xxx。
公元923年李存勗称帝,建立后唐。后xxx。
公元936年石敬瑭依靠xxx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xxx。
公元946年xxx兵攻入汴京,后晋亡。
公元947年xxxxxx号为辽。xxx称帝,建立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即位,国号周。后汉亡。xxx帝,建立北汉。
公元954年高平之战,xxx大破北汉。
公元959年xxx死。
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xxx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公元975年北宋灭南唐,后主xxx。
公元986年北宋攻辽,xxx战死。
公元1004年宋真宗在xxx随同下亲征,xxx澶渊之盟。
公元1009年辽萧太后去世。
公元1038年党项族xxx称帝,建立西夏。
公元1043年范仲淹推行新政。
公元1056年包拯任开封府知府。
公元1069年xxx开始变法。
公元1072年xxx去世。
公元1084年xxx完成《资治通鉴》。
公元1095年xxx去世。
公元1101年xxx去世。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
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
公元1125年金灭辽。
公元1126年xxx进攻北宋,xxx保卫东京。
公元1127年xxx攻入东京,俘虏xxx、xxx,北xxx。宋xxx即位,南宋开始。
公元1130年xxx在xxx阻击金兀术。
公元1140年郾城之战,xxx大败xxx。
公元1141年xxx绍兴和议。xxx被害。
公元1161年采石之战。xxx大胜xxx。
公元1162年辛弃疾奉耿京之命到建康。
公元1200年xxx去世。
公元1206年韩侘胃北伐失败。铁木真统一蒙古,被推为xxx汗。
公元1210年陆游去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1年xxx称帝,建立元朝。
公元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
公元1279年元军攻占厓山,xxx战死。南xxx。
公元1280年xxx敬编订《授时历》颁行。
公元1282年文天祥就义。
公元1351年红巾军起义。
约公元1354年贾鲁治理黄河。
公元1368年xxx称帝,建立明朝。xxx攻占大都,灭元。
公元1402年燕王xxx进占应天,xxx自焚。燕王即位。
公元1405—1433年xxx七下西洋。
公元1408年《永乐大典》完成。
公元1417年蒯祥负责修建北京宫殿。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于谦指挥军民击退瓦剌军,保卫北京。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于谦被害。
公元1528年xxx去世。
公元1553年杨继盛_严嵩,被杖入狱。
公元1565年xxx、xxx基本平定倭患。
公元1572年xxx开始辅政。
公元1593年xxx去世。
公元1601年xxx(贤)领导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
公元1602年xxx自杀。
约公元1610年xxx去世。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汤显祖去世。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
公元1625年xxx、左光斗被害。
公元1626年宁远之战,xxx大败后xxx,努尔哈赤负重伤而死。
公元1633年xxx启去世。
公元1636年xxx称闯王。后金皇太极即位,xxx号为大清。
公元1637年xxx《天工开物》刊行。
公元1638年xxx殉难。xxx战死。
公元1641年张献忠破襄阳。xxx攻占洛阳。xxx去世。
公元1644年xxx建立大顺_,大顺军攻入北京。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
公元1645年清军南下,屠扬州,史可法殉难。
公元1647年夏完淳就义。
公元1652年xxx破桂林,大败清军。
公元1662年xxx收复台湾。
公元1681年xxx平定三藩之乱。
公元1682年xxxxxx。
公元1685、1686年雅可萨之战。
公元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
公元1690、1696、1697年xxx三征噶尔丹。
公元1705年xxx世。
公元1722年xxx即位。
公元1727年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
公元1764年xxx雪芹去世。
公元1765年xxx去世。
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修纂完成。
公元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公元1840年_战争爆发。
公元1841年xxx自珍去世。
公元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xxx《海国图志》刊行。
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xxx建立太平天国。
公元1856—1860年第二次_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公元1872年容闳率第一批学生赴美国留学。
公元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领土。
公元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中俄改订条约》)签订,曾纪泽收回部分失地。
公元1885年xxx在镇南关大败法军,攻克谅山。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公元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公元1898年xxx新。严复《天演论》出版。
公元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xxx发现甲骨文。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公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公元1903年xxx《革命军中马前卒》出版。《苏报》案。
公元1904年黄兴等成立华兴会。
公元1905年_创建同盟会。
公元1907年xxx牺牲。
公元1909年xxx主持的京张铁路建成。
公元1911年广州起义,辛亥革命。
公元1912年_成立,_就任临时大总统。
公元1949年,_成立。
中国历史总结 第7篇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大运河的开通:
(1)时间与人物:xxx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xxx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618年,xxx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唐朝的建立:618年,xxx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xxx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xxx,她晚年称帝,xxx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贞观之治:xxx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xxx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xxx为著名的谏臣,xxx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
唐朝的社会经济:
(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越窑青瓷、xxx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xxx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xxx时。xxx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xxx、xxx和xxx。
科举制度的完善:xxx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xxx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xxx;xxx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xxx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人尊称他的为“天可汗”。
xxx强西域地区管辖:xxx设安西都护府,xxx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xxx吐蕃关系:
(1)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时xxx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xxx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唐人”由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与日本的交往
(1)日本人东来:隋朝时已经有日本遣使者到来,到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xxx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xxx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2)鉴真东渡: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xxx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与新罗交往: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中国历史总结 第8篇
中国是世界xxx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xxx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xxx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xxx、xxx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xxx(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帝国
公元前221年,xxx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xxx。xxx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xxx陵的xxx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xxx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xxx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_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源源西运。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公元105年,官员xxx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使人类的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唐代盛世(618-907年)
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xxx朝代,xxx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xxx的儿子xxxxxx(626—649年在位)实行一系列开明的政策,把中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推向了顶峰: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纺织、染色、陶瓷、冶炼、造船等技术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水陆交通纵横交错。七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力量不仅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扎根,甚至扩展到中亚的许多城邦。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宋、元、明、清(960—1911年)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xxx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后有北宋、南宋,南宋时_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南方,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开发。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术均居世界前列,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堪称人类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1206年,xxx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孙子xxx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xxx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多_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至宋元时期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1368年,明太祖xxx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xxx(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监xxx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远航,途经东南亚各国、印度洋、波斯湾、马尔代夫群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是哥伦布时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
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女真族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统一了台湾,遏止了沙俄的入侵。他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由_最终决定西藏地方领袖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在其统治下,中国疆土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公里。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近代(1840--1919年)
十九世纪初,清王朝迅速衰败。英国在这一时期向中国大量输入_,清政府力图查禁_。英国为保护_贸易,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_战争之后,英、美、法、俄、日等国家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_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中国历史总结 第9篇
1._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_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_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话评价_: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_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_十四大高度评价了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_十五大把_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总结 第10篇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政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如何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建设新文化;
2、文化xxx定: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成果: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史学
(二)遭遇曲折
1、19 57年反 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xxx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_ 十年,双百xxx到严重破坏;
(三)文艺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
2、成果:见教材130页
中国历史总结 第11篇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领域
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三、思想领域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变化。
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_相结合.借助国家_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到xxx主义
19世纪末,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在俄国+以xxx为首的多数派,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最终形成了以xxx为代表的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xxx主义诞生。
3.民族主义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在斗争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注意本国的实际情况.民族主义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_、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
四、国际关系
1.世界格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等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越英法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格局,列强要求按照变化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同时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同时,列强问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在勾结和斗争中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对中国的影响
l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斗争的新高潮,先后发动了xxx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加速并xxx腐败的清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中国历史总结 第12篇
1、xxx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2、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建立: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xxx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中央)xxx的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②_的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③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xxx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①xxx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③xxx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xxx还xxx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②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④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3、意义:xxx虽短命而亡,但xxx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中国历史总结 第13篇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_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_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_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xxx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的实业家:xxx(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xxx、xxx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_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本文由admin于2024-01-22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1633.html
上一篇
幼儿园实践总结(合集21篇)
下一篇
月考总结高中(汇总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