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孙子兵法总结篇(推荐5篇)

孙子兵法总结篇(推荐5篇)

  • 总结
  • 2024-01-16 10:33:58
  • 169

孙子兵法总结篇 第1篇

假日的下午,暖风微醺,我坐在窗边,手捧中国古代著名兵法书《孙子兵法》,静心阅读。它是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它既是一本军事著作,又是一本哲学著作,围绕怎样用兵,怎样陪练,怎样百战不殆而写。其中“始计第一”作为整书的开篇,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而后面的作战、军形、用间等十二篇则分块描写必胜的法则。

看着看着,我就被书中人物非凡的智慧、谨密的思绪所深深吸引住了,思绪随着它悠然飘到了古代。在书中,我认识了谙熟兵法的xxx,杰出的军事家xxx,爱兵如子的xxx等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优良品质。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许多的著名战役,由著名的截击战——肥下之战,有经典中的经典--淝水之战,还有大规模的战役--城濮之战等,书上都描写的十分仔细,大)白话文○(将使用计谋的具体方法更是侧重描写,令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两支队伍发起冲锋,激烈战斗的场景。此外我还了解到了地形对打仗的好坏,多样的攻法,还有使用间谍获取情报的重要性等。这些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十分重要。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大规模战役——城濮之战。它是晋文公跃升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成名之战。城濮之战的胜利可以说是军事谋略的胜利,居于劣势的晋国,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客观形势,恰当地选择了战场,采取政治外交联盟,造成了对己方有利的形势,掌握主动权,处于有理、有利的战略地位,终于取得了胜利。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习。在学习上,我要变被动为主动,上课时认真听讲,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下课后主动完成作业,而不用大人监督,让自己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喜欢阅读《孙子兵法》,它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五千年来的谋略奇书!通过这本书,我也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引我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孙子兵法总结篇 第2篇

(1).12条诡道,也就是12条骗术。

做事靠实力,靠五事七计、不靠骗术。

(2).xxx的空城计:

主客虚实,得失不对等,所以曹操撤走。知战之地,知战之时,则可千里而会战

(3).如何应用:

A.引诱对方犯错误

B.不忘初心,不忘本谋

C.不要贪心,不存侥幸

由远及近的侦察

(1).地形

(2).草木动静,鸟兽活动

(3).车辙,人踪,马迹

(4).敌方的行动迹象

(5).敌方的体力、心理、人际关系

(1).火攻的对象有5

(2).火攻的条件

(3).火攻的八大工具

(4).水攻没有火攻有效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活间

八种人可以发展为内间

A.犯了错,前程受影响的

B.犯了错,被处罚的

C.有爱好的

D.对自己地位不满的

E.不得志怀才不遇的

F.希望看到别人失败,自己有机会的

G.反复无常的

H.大人物身边的地位低的人

孙子兵法总结篇 第3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出现在《谋攻篇》中,意为不动用武力,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作战中最好的策略。常言道:“伤敌三千,自损八百”,战争本身就是损人伤己的事,诉诸武力,损耗极大,破坏也极大,不动武而用军事威胁、经济手段等都更有利于本国,当今大多数国家遇到纠纷也很少直接诉诸武力的。历史上许多的战役、战斗都是如此。

不使用武力,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这只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字面上的意思。以最小的代价,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去得到最好的结果,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这句话的本意。

就拿上课来说吧,假如我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课,即使下课和放学再怎么玩,我还是能从容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考试,因为我已经在课堂上把老师所讲的都消化吸收了。我只花出了很少的时间,却得到了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善之善者也”。相反,如果我上课时不听讲,就算下课和放学再怎么翻书,再怎么补课,花再多的努力,都不如上课认真听讲的效率高,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就不能算是“善之善者”,也就违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一种体现。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不仅在军事上十分有用,商业、经济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用处。就像英国皇家空军元帅xxx斯莱瑟所说的,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好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兵法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句话,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结果。

孙子兵法总结篇 第4篇

(1).“计”是计算,是SWOT分析,不是计谋。

A.五事:道、天、地、将、法

B.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2).为什么要计算-知胜

《孙子兵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呼?

(3).什么时候用计

举例:xxx之战

(1).打仗成本太高:应速战速决,一战而定,注意取得战利品。xxx穷兵黩武,靡费天下。

(2).运粮成本高昂,需抢夺敌人物资。

(3).战争成本的颠覆式创新。

德鲁克说,所有的颠覆式的创新都是30%以上的成本的降低。

(4).三原则,两启示

最重要的,打的赢,但打不起,你不要打

(1).用间谍的核心,舍得花钱

xxx靠买买买击败项羽。

(2).英雄难过金钱观

1.大钱没感觉,小钱却格外心疼

2.算别人不算自己。海底捞,你学不会

3.担心投资失败。生活不是那么简单

4.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多花冤枉钱

孙子兵法总结篇 第5篇

(1).核心:全国为上,xxx次之,保全敌人。

拿破仑打赢了,却没取得资源,最终_。

(2).谋攻的上策:

A.尽量避免战争

B.不战而胜

C.一战而定

吴王夫差,主骄民疲,最终亡国

xxx不冤,郦食其冤。

(3).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A.吹牛

B.百战百胜还在打,说明质量极低。

xxx项羽,项羽百战百胜,却被xxx一战而定

怎么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1).上兵伐谋:

寇恂:伐掉主谋的人,直接杀皇甫文

晏婴:伐掉对方的心头念想,不让xxx来。

(2).其次伐交:

张仪欺楚:利益诱之破坏外交。

英布降汉:杀使伐交。

班超出使西域,招降鄯善国

(3).其次伐兵,下策攻城

攻城太惨烈,灾难性的战争,劳民伤财太大!下下策。

(1).核心:敌人是不可战胜的,只有等他自己败。等待到赢得时候再打。

善战的人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敌人有败像,帮他一把。

(2).胜中求战与战中求胜

前者是胜券在握,以成本最小结束

后者是冲上去就打,寻找机会窗口

(3).创业如何不败

做好积累,不要一股脑子向前冲,那是买彩票

(4).对于自己:积累滴水穿石之功,日日不断之功。

会玩的人,赢的都很容易

(5).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例子:xxx兄弟

如果打了一场漂亮仗,大家都说好,也未必是件好事。

把问题遏制在萌芽中,出了问题,先不要想解决,先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