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课程论文范文大全(4篇)
- 范文
- 2024-01-16 10:43:43
- 193
美术学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第1篇
这是一堂“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的实验课。教学目的是在使用油画棒与水彩色配合进行的创造性绘画游戏中,运用排水技法制造意外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艺术创造表现的兴趣和欲望。运用绘画语言和文字、音乐语言在形象思维的心理时空中互相启发,启发学生创造表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观察识记与忆想创造的能力。
实验教材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与识记,和忆想与创造形象语言的训练上,认定教学的难点是创造“欢乐”、“节日”的色彩语言。根据实验教学的教法建议,执教者在备课案中,为完成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作业与指导,总结欣赏与审美教育,都做了认真的设计:
一、选择录像进行直观的启发,配合学生的日记导入课题。通过演示儿童画,运用儿童的绘画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出作业要求。通过音乐语言调节情绪,创设节日快乐的情境。演示动作补充形象,向学生输送形象信息,启发联想,丰富创作的形象语言,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表现高兴的色彩、快乐的色彩、五彩缤纷的节日色彩,进行色彩配合的游戏,突破创造色彩语言的难点。
二、学生作业分两步走;先让学生直接用油画棒构思做画,引导学生尽量完美、充分地表现出忆想构思的情节内容,再让学生使用选择的水彩涂染,利用排水技法创造意外的艺术效果。
三、总结欣赏学生自己的艺术创作,让学生谈画题,谈画意,讲内容情节,讲场面故事,用语言补充发挥,交流思想感情,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作文引导。
四、把美育贯穿在忆想创作的活动中,欣赏作业艺术美的重点是色彩美和人物动势的美,通过节日气氛的美的表现,引发对生活美的感受。
执教者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外活动中选取六幅儿童画。反复筛选收集了适合教学启发使用的春节录像和锣鼓乐曲。还与语文教师共同备课,商定了由日记——记忆画——作文的教学配合与分工。
教学过程是,启发导入开始放了一组《春节》的电视录像,把学生带入寒假春节的欢乐情境中,教师插话激发学生的感情和对自己节日活动的忆想。两个学生讲述自己的日记,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日记描绘的画面自然导入课题。
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有集中指导,也有个别指导,重点突出,程序分明。
表扬引导学生直接使用油画棒构思作画;谈话启发学生选择画题和内容、情节、环境场面;演示表演动作和让学生自己比划动作,通过观察识记和运动感觉的体验,让学生自己扑捉形象信息,补充表象,启发联想。
引导学生边想边画,边画边想,随意的组合画面,表现视觉空间的主观印象;用表扬的方法鼓励启发表现出近似三维透视空间的作业;运用“五彩缤纷”等色彩形象词语,引导学生表现“高兴”、快乐、的节日色彩,大胆地进行创造色彩语言的游戏。
用表扬快手,激励学生追求速度。展示有创造性的画面内容丰富情节感人的优秀作业,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地大胆创造。
展示作业中画出人物背面和侧面不同角度和活动方向的造型,启发学生创造表现多种神态的动向造型。
整个教学辅导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惊讶和赞叹。教师满腔热情地鼓励,帮助学生突破了加工艺术形象语言和色彩语言的技术难点,画面上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体验到审美的感受。
总结欣赏时,师生们饱含激情品味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到前面展示和发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人感动。黑板上展现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象语言与热烈温暖的节日色彩,感动了旁观者,在场的一位局长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美术课。
这节美术课所以能够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主要是它发挥出了美术教学的优势,在直接认知、艺术与创造和艺术与感情三个方面都发挥出了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
首先它改革了依靠临摹教材抄袭资料的教学常规,发挥了美术教学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的教育作用。
其次这节课在启发引导和教学辅导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绘画欲,引导学生观察识记。形象信息教学的传导是通过吸引注意、直接观察与识记和自己亲身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生动的直观信息,经过自己的加工处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发展。
美术学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第2篇
关 键 词:包装设计 精品课程 实践 特色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部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xxx、xxx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美术学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第3篇
一、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载体
“传统纹样”是教科书中的图案教学内容,它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现代设计意识。过去将图案课作为独立的设计实践,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图案包含了设计构思和创造因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而且又是在45分钟的课时内概括地把思维语言转化为形象,困难的确很大。因此,已往美术课中的图案学习内容,学生常常是xxx悦上课,终因失败而灰心。原因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缺乏联系,繁复相因的形式法则使学生不易理解,表现技法难度过高,使他们无法完成自己满意的作业,造成学生喜欢画画,却不喜欢美术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以学生生活体验为载体,在上《传统纹样》课之前,布置学生观察收集家中已有的自己熟悉的生活日用品,如饭碗、茶杯、瓷花瓶、脸盆、床单、被套、靠垫、窗帘、文具盒、书包、练习本等日常用品上的图案,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让学生感受到图案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我们亲密相伴。使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继而在课堂学习中不感到陌生,有信心学会表现它。
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上好图案课,使学生对图案能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并乐意接受和主动积极完成作业,笔者改变以往图案教学以写生----变化为先导的传统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创意、积极思考,并支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其方法是: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且喜欢的物品带到课堂来设计装饰图案。同学们都带了自己挑选的物品,如小塑料杯、塑料壶、塑料碗,自制信封、纸提袋、小拎包、文具盒、白瓷盘、瓷花瓶、玩具等物品。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手绘或剪贴的办法,为自己的小物品设计图案,也可以与同桌合者作完成。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全力以赴。但是,在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图形布局不当,松散琐碎、重心不稳的问题。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讲解图案设计必须遵循的形式法则,让学生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规律,解决图案不美的问题。这三条基本法则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美术形式上的体现,它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适合于任何艺术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讲授图案的设计方法,学生的反映是迫切想听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一边操作一边吸取知识,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又比以往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效果截然不同。
三、正确看待学生的模仿与创新
美术学课程论文范文大全 第4篇
一、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在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让他们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美术教材第九册《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从而使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副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艺课上要“超越”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除了“百宝箱”外,还要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术教材第九册《实物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本文由admin于2024-01-16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1052.html
上一篇
生日宴通知如何写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