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拜师帖范文(必备4篇)
- 范文
- 2023-12-11 13:07:36
- 263
杨氏太极拳拜师帖范文 第1篇
主持人男:充满着爱,充满着文明礼仪,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持人女: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着他所特有的东西。
主持人男(可以比划着):开、合、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形似有形。主持人女: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四象变八卦,此阴阳之理,变化莫测。合: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太极表演》
《太极拳表演》主持人衔接词:
主持人1:一系列动作,连贯而有神韵,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想到×××有才华的人还真多呀!
主持人2:那是,在××××充满着自由和欢乐,拿出您的智慧,发挥您的想象,有才华,请尽管施展,这里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舞台。
主持人1:就像一首歌,把它连贯起来,它也有着别样的味道,下面请听**带来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其中,太极文化,当属根本。请问大家:什么是太极?(主持人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用手边比划边说)对,通俗地说:太极是个圈,阴阳在里边。
阴阳是什么?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一是阳,二是阴;站着的是阳,坐着的是阴;(主持人,哈哈一笑)也就是说:阴阳是相对的。
古人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而,太极中的阴和阳,始终不停地在相互转换。正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我们还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阴阳又是合一的。
当我们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阴阳是如何在相互对立、互相转换、合一互动时。也就在不知不觉地赋予了太极的文化内涵。
那么,太极文化对我们来讲,有什么用呢?(主持人略微停顿,接着说)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因果关系。
虽然,人心是难测的,世界是多变的,宇宙是浩瀚无垠的。
但是,古人只须用一个阴阳的概念,就可以把万物万象的复杂性,梳理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主持人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首先,运用太极的理念,把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然后,再通过文化的解读,去洞察阴阳转换的微妙时机。
仅仅如此,简单而已,我们就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了。
所以说,知道了太极文化,便可知晓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运转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太极拳,以太极文化为基础,创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欣赏品味。
下面,请大家欣赏太极拳表演,掌声有请:黄峻绽鲜Α
上场,敬抱拳礼,主持人旁白:
黄峻绽鲜Γ中国武术六段,国家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自幼好武,早期习练“截拳道”,之后,专修“传统陈家沟太极拳”。黄老师现在表演的是: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此拳,由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整套拳的动作:快慢相间,如灵猫捕鼠;
发劲刚猛,如金狮抖毛;
气势磅礴,如鹰击长空。
(接背景音乐,林子祥:男儿当自强)
结束语:
谢谢黄老师的精彩表演!
以前,我们可能都认为:动作慢悠悠的,才是太极拳。
也许还曾疑惑:太极拳,那么慢,能有什么用呢?太极拳,到底好在哪?现在,我们又该疑惑了:这么快,这么猛的,是太极拳吗?
还有,太极拳,又是如何完成:阴与阳的转换呢?
黄老师是我们原乡_的太极教练,他功夫纯正,理论完善。
如果,您有太极情结,可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哦!
杨氏太极拳拜师帖范文 第2篇
(一)练拳是基础
l、只有坚持练拳,才能提高基本功。常言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也就是指有没有功夫,基本功是否扎实。纵观古今太极拳前辈及大师,都是经过刻苦、长期的练拳历程后,才成名成家的。
2、只有坚持刻苦练习,才能纯熟拳架套路。太极拳套路学会容易,但要打好、打熟练却不容易。要姿势正确规范,动作优雅美观,形体舒展大方,架式中正安舒,内气充盈饱满就更难。要使每个动作做到位,就要在明师指导下持久、反复地练习。
3、只有坚持练拳,才能使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打出神韵、打出风格、打出极致。要学好太极拳,就要使手、眼、身法、步各自先要合乎规矩。如手何时为掌?是舒掌还是瓦棱掌?何时为拳?是虚拳还是实拳、立拳、平拳?目光随什么走?这些都有严格的要求。
4、只有坚持练拳,才能提高整体功力。太极拳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的说法,它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和练习。拳论曰:“劲发之于根,旋转于腿,主宰于腰,而行于手指。由腿到腰,总须完整一气。”“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要达到如此整劲功夫,没有千锤百炼,实难达到。
(二)练拳是核心。
1、只有反复练拳,才能掌握太极拳的技击含义。太极拳是武术,武术的灵魂是技击。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个动作,都包含着防身和技击的内涵,都具有引进落空、化打结合的防御和技击技巧。只有长期不懈的练习,才能掌握这些技击精华。
2、只有反复练拳,才能练出内劲。太极拳属内家拳,要求丹田内转,腰脊抽换。讲究内不动,外不发,蓄而后发。只有坚持长期的、不断的反复演练,才能达到上下贯通、协调均衡、内劲充实、内外相合的境地,才能练出“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内家功夫。
3、只有反复练拳,才能达到周身放松,螺旋缠绕,疏经通络,气血流畅的效果。正如《拳论》所说:“以心行气,务沉着。以气运身,务顺遂。”
(三)练拳是重点
1、只有练好拳,才能给进一步悟拳创造有利条件。只有打好了拳,才能想到哪些地方打得好?哪些地方打得不好?哪些动作需要刚发?哪些动作需要柔引?身体有什么感受?感受如何?才能进一步理解和体悟。如果不练拳,一切都是空的,更谈不上悟拳了。
2、只有练好拳,才能使拳理拳法得到进一步提高。拳理和拳艺是相通的,要明白拳理,必须具备高超的拳艺。而高超的拳艺,则来自于千万次的反复锤炼。
3、只有练好拳,才能更好地继承和传播太极拳。太极拳博大精深,理精法密,要继承和传播太极拳,必须掌握其精粹并拥有娴熟的技巧。
杨氏太极拳拜师帖范文 第3篇
1、弓步:是太极拳使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步型。
弓步又分为两种步法,一个是正弓步,一个是侧弓步。
(1).正弓步——前脚直向前踏一步(右脚在前为右弓步,左脚在前为左弓步),后脚外摆四十五度左右,前后两脚开裆距离与肩同宽。
前腿膝盖与脚尖方向对齐和地面垂直,弓腿膝盖不宜过脚尖;后蹬腿要直中有曲,曲中有直;两胯端平,身体朝前,目光平视。如:太极拳套路中的弓步前挤、弓步前按动作都是正弓步。
(2).侧弓步——前脚直向前踏一步(右脚在前为右弓步,左脚在前为左弓步),后脚外摆四十五度左右,前后两脚开裆距离与肩同宽。
练习的时候,要把前腿抬起,然后脚尖做到与地面垂直。
后蹬腿要直中有曲,曲中有直;后胯内收,身体斜朝前,肩胯相合,目光平视。如:太极拳套路的单鞭、野马分鬃等都是侧弓步。
而陈式太极拳与和式太极拳的侧弓步与其它门派太极拳稍有区别,如: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单鞭,是横开步,要求弓腿膝关节与脚跟上下对齐,横蹬腿脚尖稍内扣,裆要开圆,屈腿松腰胯,不同之处在,身体与弓步的两脚尖和两腿横向方向一致;看近似马步,但两腿有弓有蹬,有虚实之分。
2、虚步:虚步在太极拳套路中,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步型,拳种不同所以也分为两种,脚掌点地虚步和脚跟着地虚步。
(1).脚掌点地虚步——左虚步:重心在右腿,左脚尖虚点地,膝盖微上领,脚跟稍抬起,右腿屈膝下蹲,松腰沉胯,两胯端平,立身中正,目光平视。如:重心在左腿,右脚尖虚点地,要领相同,就是右虚步。
(2).脚跟着地虚步——与脚前掌点地虚步要领相同,只是脚跟着地,脚掌微翘起,重心在右腿,左脚跟虚着地,为左虚步。如重心在左腿,右脚跟虚着地,要领相同,就是右虚步。
3、插步:两脚开立,重心移向右腿,左脚从右脚后插过,在右腿后右侧脚掌着地,为左插步。如:要领相同,右脚从左脚后插过,那么就为右插步。
4、盖步:两脚开立,重心移向右腿,左脚从右腿前踏出,在右腿右前侧着地,为左盖步。如:要领相同,右脚从左腿前踏出,那么就为右盖步。
5、坐盘步(歇步):插步或盖步两腿屈膝下坐,为坐盘步。分为左和右坐盘步。
左坐盘步:左腿从右腿后插过,脚掌着地,两腿屈膝下蹲,立身中正,为左坐盘步。
右坐盘步:右腿从左腿后插过,脚掌着地,两腿屈膝下蹲,就为右坐盘步。
6、仆步:分左、右仆步。
左仆步:两脚开立,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脚尖微内扣,立身中正,目光向左前平视。
右仆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尖微内扣,要领相同,就为右仆步。
7、独立步:分左、右独立步。
左独立步:重心移向右腿,左膝将左小腿领起,膝与胯同高,小腿与脚尖自然下垂,立身中正,目光平视,如太极拳套路动作中的金鸡独立。
右独立步:重心在左腿,右膝将右小腿领起,膝与胯同高,小腿与脚尖自然下垂,要领相同,就为右独立步。
8、开立步: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要求:立身中正,两脚宽不过肩。
9、丁步:一腿屈膝半蹲,重心在屈膝腿上,另一腿脚尖在支撑腿脚内侧虚点地。要求:虚实分明,点地腿放松。
杨氏太极拳拜师帖范文 第4篇
学打太极拳正文:
学打太极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武进区古方小学 二(1) 凌化旭
・・ 8月2日・ 星期一・・ 多云
我从小身体就不好,经常生病。为了让我的身体素质能有所提高,暑假我回到姥姥家后,姥姥就让我和对门的许爷爷学起了太极拳。每天早晨,我都早早起床,在门口的空地上和许爷爷一起打太极拳。我学得很认真,一招一式,我都仔细揣摩要领,因此,我学得很快。今天,我终于练完了24式太极拳,邻居们看到了,都夸我打得好。
打太极拳,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们中华武术的精粹和神奇,更重要的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了。
指导教师:庄翌
本文由admin于2023-12-11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