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短评的格式范文(合集9篇)
- 范文
- 2023-11-20 14:28:22
- 788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1篇
夏夜,雨点声紧促了起来。一个人坐在窗前静静的望着远处,不久,窗外阵阵急速的雨点扫过,一个闪电才让自己回过神。这阵雨让远处模糊的高楼更早地消逝于灰暗的天幕下,丝丝泛黄的灯光悄声无息地渐渐爬满了我的瞳孔。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随歌声望去,在空旷的街道上已是点点涟漪,音响忘情的释声歌唱陈奕讯的《十年》。这场景这歌声像一块石子投进了我心底的湖面,也泛起了阵阵涟漪,思绪慢慢地涌上脑海,不禁想起了我的昨天、今天,还有明天。是的,我不是圣者贤者、我不是诗文遍天下的文人墨客,我也无法做到范仲淹笔下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我感觉到了歌声间透出的青春和情怀,感受着歌词间释放出的激情和自信,思绪随着这一切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属于自己的十年……
十年之前我有灿烂的歌篇,我有激扬的旋律;十年之后我的歌篇它已经发芽了,我的琴弦它已经亮了,我的心也充实了。
十年之前我会自豪的感觉自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芦苇,是棱角分明的顽石;十年之后感觉自己已经从芦苇变成了石中竹,从顽石变成了基石。
十年之前我认为我的理想生活可能最少会有一百种;十年之后我明白了我的生活只有一种——抛开幻想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做好。
十年之前我骨子里天生有着不安定的因子,曾经想过选择水的方式,做一条自由的、一直向前游的小鱼。然而走进置业担保,却有着一种莫名的归宿感。这方生动的碧水,时时都轮换着清新的氧气,处处都浮动着新鲜的水草,我想,小鱼就在这里长大好了。不是为这舒适的环境,而是被简单而向上的氛围所吸引。置业担保的同事们的团结热情让我倍感亲切,置业担保的领导们的果断决策让我倍感信心,置业担保的人们永远是坚毅向上、活力四射、处处散发着光芒。
十年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这里发生,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在这里上演,我在这里经营着我生活的二分之一。在薄日暖阳中出发,在黄昏中与落日相伴而归。一直都觉得激扬而充实的生活是一种奢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得到的。所以我很珍惜在置业担保的日子,让感激去触碰每一天的心情。小苦而微甜地去经历该经历的,爽朗而洒脱地去面对该面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又是那么的令人期待。在这里交出我人生的履历表,就让她尽情书写,就让她描上青春应有的所有色彩吧!
十年里投入地工作,仿佛不必计较得失;用心地去爱,仿佛不必担心被伤害;尽情地挥洒,仿佛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在置业担保,我追求着这样一种状态。也许未必能坦然做到,但是心里有所向往,总是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十年里习惯了忙忙碌碌的日子,也许这样才能真真正正触摸到时间流逝的真实,感受到创造价值的意义。岁月总是无声地走过,而我们无法将它挽留,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岁月走过的痕迹里有着美妙动听的旋律。行云流水的生活总会让人倦怠,泡久的香茗也会淡而无味。泡上一杯咖啡,在周末里,在无数个夜晚时分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也是一种乐趣、一种收获。到置业担保十年了,在这里,学会了实实在在地做事,学会了用一种积极而平常的心态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置业担保的兄弟姐妹们一样,我相信,尽全力去奋斗,用心去感悟,总会有风景收获!
流水一样的光阴里,我与置业担保共同走过了艰辛创业的十年。
十年里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在大脑里保存了那么久也不曾忘记;生命里的一个十年就这样被精彩的过去。热爱,是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两字,因为热爱,所以追求。我的注解是:因为热爱住房置业这个事业,因为热爱生活,所以追求理想。年轻的心因为有理想而激情飞扬,躁动的心灵也只有经历磨砺才能走向成熟与稳健。
写文章有时候弄一两处伏笔,会使文章生色不少。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边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做出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边再做回应,说明,这是一种增强文章的内部联系,关联全篇的重要的谋篇技巧。?
训练目标:伏笔的运用会给文章增颜添色,我们在写作时,要根据题旨的需要,把要涉及的人或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富于艺术性的表现序列,或先说或后说,要做到该露的时刻露,该藏的时候藏?
训练方法: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2篇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黑龙江,外语学刊、2002 (3) :7—11。
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2012。
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J]、北京‘外语教学、1992 (1) ; 19—25。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胡芳毅,贾占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 ?上海,上海翻译、2010⑴:23—28。
蒋澄生,廖定中、《语用学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论的几个关键概念述评》[J]、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 (1) : 68—71。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元胜《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 2007⑶:123—126。
刘恩祥,刘颖,李哲、《论语言顺应的动态性一基于广告语言的分析》[J]、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70—73。
卢立程《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的语篇重构》[J]、肇庆,肇庆学院学报、2007⑶:53—56。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30—232。
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一“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61—66。
孙炬、《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 :51—55。
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6):50—52。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南京,外语研究、2005(4) :55—59。
叶丽萍《顺应论在企业简介汉英翻译中的应用》、2012,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张运桥,严敏芬、《语用三观: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J]、广州,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 :36—38。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3篇
新闻娱乐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主要是一些关于政治上、经济上独立出现的报纸,其内容主要是短的,流行的,政治色彩比较弱。到了19世纪,这种大众化报纸伴随着耸人听闻之风达到最高点,其次是黄色新闻的泛滥。被称为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的是美国媒体疯狂炒作的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xxx的绯闻案。《凤凰早班车》是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开端。主持人的口语播讲方式非常独特,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说新闻成为当时普遍受关注的方式。
我国的娱乐新闻现状主要分为哪两种呢?
(一)硬新闻减少,软新闻增多
(二)硬新闻软化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4篇
新闻娱乐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而它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新闻娱乐化对媒体,社会,受众有哪些影响。
(一)新闻娱乐化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
首先,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受众需求越来越大的必然要求。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新闻媒体的娱乐化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物质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实力提高升级,业务能力才可能会提高。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娱乐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对媒体最为严重的影响是媒体风格的庸俗化和虚假新闻的泛滥导致媒体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缺失。在利益的驱动下,原来是一个正规的的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了娱乐节目。④ 比如2010年十大假新闻,其中“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等轰动一时的假新闻都是一些不符实际的消息,这些新闻都会让受众对媒体越来越不信任。如果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面前将无从谈起,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二)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影响
为什么娱乐新闻对受众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受众是娱乐化新闻的最直接的对象,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制作的电视节目通常容易理解,大多都是表面上的东西,受众接受起来很容易,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够轻松地获得,与此同时,受众在强大的压力下能够娱乐身心,能够缓解一定的压力。然而不要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就觉得软新闻对受众有益,恰恰相反的是这是对受众的精神上的麻木。受众如果长期的无思考的接触此类新闻,会导致大脑的麻木,缺乏对事件原有的思考和判断,甚至会断章取义,这种危害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也会让观众接受新闻的品味降级,觉得搞笑的就是好新闻,殊不知这已经让受众精神上更加迷茫。新闻娱乐化的目的太过单一,仅仅是为了取悦受众,提高收视率。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城市居民而量身制作的。对于这种局面,大部分新闻都被商业广告所取代,而有关城镇居民生活方面的新闻则大大减少,明星的私生活,明星的各种绯闻,谁谁谁在韩国整容,哪个明星有出轨了等反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真正需要媒体解决的民生问题一点没得到解决,这样做直接造成了大众信仰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歪曲。对公众造成的伤害的极大的。
(三)新闻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大量增加了犯罪、暴力、甚至是黄色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有些新闻也可能造成社会恐慌,引发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尤其对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新疆暴力事件,东莞大规模扫黄等等。这对于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大量的黄色、暴力报道可能引起其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也可能损害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对没有思考和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化发展程度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过度的新闻娱乐化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阻碍作用,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非常强大,媒体舆论引导是否正确,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5篇
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篇重构的概念,分析了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英译过程中的语篇重构现象、企业外宣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基本信息传达,而且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影晌力的传递、因此企业外宣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表达和传递信息,还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作出调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外宣材料时被其所传递的企业信息所吸引,继而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因此,译者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要对原文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语篇重构、包括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的顺应、语言风格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文化现象的顺应以及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的顺应、同时译者为了达到以上这些顺应的目的,选择顺应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原文从词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以及内容上进行重构。
对于企业的外宣翻译,只有设身处地地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翻译,巧妙地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激发读者付诸行动,为企业的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6篇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7篇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将顺应论引入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他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230—232),该文章首先解释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理论源头、维索尔伦从Morris的理论中得出了任何规则里都有语用成分,也能从不同的语言成分中审视到语用视角、其建设性意义体现在将语用学从语言学的并列学科出分割出来,使其不再属于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而是加入到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去,作为是一种语言综观和视角来研究和使用,这不仅仅可以解决语用学问题,还为今后人们从语用学角度解释其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国内除钱冠连外,2007年何自然主编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也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和以往语言学及语用学着作不同的是,该书紧紧把握住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三个前沿理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一体来向国内读者进行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
关于顺应论的部分,该书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来源、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顺应论的视角观、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等、本书中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为读者展现了顺应论的完整框架及其应用、该书指出,顺应论是宏观语用学的核心,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探讨语用学的全新视角、谭晓晨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语境的动态研究一——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2000, 50—52)中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孙炬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2007,51—55)从语言哲学的立场阐释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哲学立场的反映,纵观维索尔伦的语用思想,折射出体现在意义观、心理认知观和语境观三个方面的语言哲学、此外,刘正光、吴志高从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论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语言顺应论做出肯定,他们还指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朗匙,以解释所有的语言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李元胜,2007:124)。
中国学者不仅专门对顺应论进行研究,还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或者将顺应论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在利用顺应论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顺应论对翻译的研究占据多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侧重于顺应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戈玲玲在发表在《外语学刊》上的《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2000,7—11) —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语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它超越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文章还指出,根据顺应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同样,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过程,也会涉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顺应,这种顺应应该以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为目的,对交际语境、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结构做出改变。
有的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和方法,王建国发表于《外语研究》上的《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2005,55—59) —文中,针对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争论,他指出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只是翻译方法,而不是翻译策略,动态顺应才是翻译策略、同时,他还指出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和结果、
顺应论在与翻译结合的过程中,学者们除了从翻译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和阐释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外,还将顺应论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比如文学作品译作分析、应用文本译作分析,同时还有学者将顺应论与语用策略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联系起来。
叶苗在其着作《应用翻译语用观》COn Pragmatics Transl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中,首先对应用翻译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应用翻译、同时她主张以顺应论为基础来讨论和解释异化,并以《选美中国》为例,结合应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之争,提出了在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应用文本翻译时,译者可以采取异化策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索,增强我国软实力。
纵观国内顺应论的研究现状以及顺应论与翻译结合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顺应论对翻译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几乎都是从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还是局限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推介和重申,缺乏创新点,并且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顺应论在很多领域的误用和滥用。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8篇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2、2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3 顺应论简介
3、1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3、1、1 变异
3、1、2商讨性
3、1、3 顺应
3、2顺应论的两个分析维度
3、2、1语境因素的顺应
3、2、2语言结构顺应
3、3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4 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4、1企业外宣翻译的文本和语言特点
4、2语篇重构的概念
4、3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形式的语篇重构
4、3、1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3、2语言风格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4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内容的语篇重构
4、4、1心理世界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2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3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5 结论
写短评的格式范文 第9篇
新闻娱乐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结果。从客观方面说,新闻娱乐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趋,我们不能强制性的抑制新闻节目的娱乐化的发展,然而我们也不能放纵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发展,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更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管理。在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转变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一)政府
政府要加大电视媒体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应的新闻管理条例,加大审核力度,同时也要给新闻一定的自由。确保新闻媒体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国家广电总局要严格执行监管,对节目的播出内容严格把关。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总指挥,应该一直坚持引导、监管的重要职能。⑤近年来电视媒体中盛行的娱乐化的不正之风,广电总局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改善,很好的发挥了监督职能。例如,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就是因为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被认定为内容格调低下而被广电总局叫停整顿。虽然如此,中国电视节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还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中国媒体电视节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要吸引观众,提高竞争力,同时新闻媒体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自身的优势,发展有自己特色的电视节目,避免和其它电视节目大同小异,最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目标受众。同时作为新闻人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
尤其是新闻节目的直接传播者—节目主持人更要注重新闻叙述,在新闻节目的阐述过程中应坚定客观的立场,让新闻节目看起来更具有真实性、可看性的同时对新闻内容进行语言上的处理;新闻媒体不能只注重新闻节目的包装,而是要注重新闻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解说词和画外音的运用,使节目更具特色,也要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满足受众需求。当然,新闻节目也需要包装,重点在于片头的制作,在节目包装的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融入一下细节,不能单纯的模仿别人,要注重形式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受众的收视兴趣。⑥
我们不能单纯的说严肃的新闻一定没用,而娱乐新闻就一定有用,每种新闻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对节目进行分类,因为我们的目标受众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层来制作电视节目,也就是节目的专业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因为我国现在电视节目还比较大众化,电视媒体的收入主要靠广告收入,而能否得到广告商的投资主要是看这个电视节目能否有很高的收视率,这就使得我国的很多电视媒体不得不为了迎合观众而制作电视节目,所以娱乐节目愈演愈烈便不足为奇了。我们要想真正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寄托于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以及受众的多元化。
(三)受众
受众在接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是提高其自身审美水平的过程,大众的审美认知能力是需要电视媒体来培养的,受众接受的电视节目的审美水平高,受众的审美水平自然会提升,反之,受众的审美水平必然下降吗,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却丢点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一味的迎合观众,忽视了电视节目本身的质量。虽然使他们轻松娱乐的获得了信息,但是也造成大众自身审美能力降低,造成其审美能力的倒退,更进一步说是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⑦所以受众要提高自身涵养,有选择的阅读一些有知识涵养的新闻,比如科技新闻。而不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目的,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媒体报道的娱乐新闻迷失方向!
本文由admin于2023-11-20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