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通用8篇)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通用8篇)

  • 范文
  • 2023-11-05 14:37:00
  • 213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1篇

笔者调查了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以其中3所院校的课程内容为例,院校1和院校2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物流知识的重复和再现,与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管理概论》课程内容近似;院校3的课程内容考虑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职责--采购与配送管理,该课程包含了物流专业中的《采购管理》和《配送管理》课程的内容,但相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工作过程而言,针对性还显欠缺。总之,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内容没有完全从电子商务工作岗位出发,没有依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从该门课程中难以学到有利于职业发展的技能,从而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构高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必要性分析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内容设计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大纲打破了传统学科的体系,采用倒推的办法,完全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课程体系按照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的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具体包括6个模块:电子商务物流知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细则策划、电子商务物流成本控制、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售后服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评估与绩效管理。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设计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电商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不能正确区分会计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总是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看作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求学生会做账,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本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该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会计基础的必要性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无用,毕业以后也不会从事会计工作,因此缺乏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偏差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实践环节

电子商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是非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很多学校一般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不安排实作课,授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不接触会计实操内容,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叙述,学生对于会计处理程序等会计知识无法真正理解,更无法将会计基础与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人才培养措施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对电子商务相关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由于课程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物流及市场营销等较多的领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专注力不够、兴趣不高的情况,这与电子商务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和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有关,正是如此,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摆在从事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

一、当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任课教师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改革考核手段和引入新的教学方式等,对于促进课程的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笔者通过调研电子商务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制约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电子商务课程侧重于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商务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课程知识显得陈旧、落后,且未能有其他的专业课程衔接,部分学生认为课本知识用处不大。

(3)课程本身的跨学科性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均会不同程度地按照自己的专业理解来指导课程教学,最后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主线。

(4)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高校的专业教育专注于为学生打基础,而电商行业迫切需要能力全面的电商复合型人才,这也为电子商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围绕提高学习兴趣出发,多角度实施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围绕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1.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是一门具有很强交叉性的综合性课程,其内容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管理、经济和金融等领域,授课内容总体上围绕着管理和技术两大主线,各个部分内容较多,若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将导致授课内容庞杂,加上受课时限制,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在突出重点、强调实践的基础之上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不同的模块,依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所选择、有所突出地按模块组织教学。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一、“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概述

“电子商务实训”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课程。该课程以“适应、实用、应用”为原则,以实际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培养职校学生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技能为宗旨,是一门集“教、学、练”于一体的专门化实训课程。由此可见,本课程在整个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中有着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二、“电子商务实训”课程现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

三、“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三个有效实施职校电子商务实训的教学策略。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许多技工院校为适应形势,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但是,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精品教材及突出实践的教材;教学内容概念多、理论多,实践环节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展现,因此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变得十分重要。

一、完善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更是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实验项目和实践课程设计等典型工作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每个实验与实践项目的任务中,充分发挥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和电子商务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加强电子商务职业素养,适应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二、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阶段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电子商务实践一般在学校自建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或者操作模拟软件。但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软件只能模拟理想的商业环境,软件的更新速度远比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而且和企业的实际运作有很大的差距,笔者建议少用或者不用模拟软件,直接在真实环境中操作,尽早接触真实的电子商务。针对电子商务教学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阶段教学模式是非常合适的。

第四阶段目标,学生深入企业交流学习,了解企业需求,亲临体验企业化的运作,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增强学生的商务意识、沟通能力、市场推广能力、营销能力,增强学生对当前电子商务形式与发展的认识,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当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既给我国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在教学中,如何能有效地让学生既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认识到目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方式、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则是教学领域应该正视的课题。

一、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电子商务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必须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目的。

该课程既然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其内容必然牵涉到实践,通过实践内容,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实践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

建立健全互动及实训环节所必需的实训课程体系,要将偏重于理论的电子商务书本教学转变为增强电子商务互动及实训环节教学的轨道上来,就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实训课程体系。将该体系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的实训体系: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7篇

摘要:本文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课程模型、调研收集数据、使用Yaahp构造判断矩阵、计算专业课程的单层排序权重以及最终排序权重等过程,得出各类别课程及具体课程的影响度排名,并用JAVA实现整个模型,最后提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课程设置;电子商务;Yaahp

电子商务专业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交叉性。自2001年6月高等院校首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以来,如何培养电商人才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各种模式纷纷提出,如电商专业“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模式 [1]、“一线两点三模块”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2]等。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都至关重要,应该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正确地评估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估与再设计,为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建议。

1、层次分析法与Yaahp软件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3]。

Yaahp是一种层次分析法可视化建模与计算软件。在Yaahp软件中,可以选用判断矩阵形式和文字描述形式来进行判断矩阵值的输入,同时可以进行层次模型绘制、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及排序权重的计算、不一致判断矩阵的自动修正以及灵敏度分析等功能操作。

最后当目标文本模型计算完成时,Yaahp可以显示并能导出文档中的详细数据,主要内容有各要素的判断矩阵、生成调查表、各备选方案权重表、各判断矩阵的基本一致性比例及各要素关于总决策目标的权重表。并且可以自行设定数据导出页面的相关参数[4]。

2、层次分析法对电商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法

建立课程层次模型

本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分为三大类:技术类、经济类以及综合管理类。根据层次分析法,将电商专业课程评估作为目标层,三大类课程作为准则层,其下对应具体课程作为方案层,并利用Yaahp建立如图1所示的双层模型。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1-9比较尺度如表1所示。

2、4、6、8则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两个等级之间。

计算课程的单层权重及最终排序权重

1)将矩阵元素按列归一化,即:

求得wi即为所求层的单项权重,因此利用以上求解步骤先求出准则层相对目标层的单项权重,接着求出课程层相对准则层的单项权重,最后就可计算出课程层中不同课程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一般地,只要;就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良好,否则,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5]

3、利用Yaahp进行数据调研与分析

数据搜集

为了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以确保不同专业课之间相关重要度的科学合理,本文通过使用Yaahp制作问卷的形式向各高校大学生和一些电子商务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如表3所示。

通过图2所示柱状调控图,被调查者可以随意拖动浮盘确定课程相对重要度,最终确定结果将由Yaahp自动生成,赋值到表3中。

数据分析及Yaahp计算

收到问卷回复之后便可以利用几何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合,接着通过Yaahp进行判断矩阵的构建,如表4所示。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单项权重,由表格可以看出;,因此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之后同理求得每门课程相对准则层的权重,接着求出课程总权重及其排名如表5所示。

4、结果分析及建议

研究中使用Java语言对上述层次分析过程进行实现,根据分析结果,技术类课程在三种课程类型中所占权重最高(),管理类课程次之(),经济类课程比重仅为,其原因可能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明确所致,在某种程度上片面强调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管理、金融等其他能力重视不足。因此,根据电商行业的发展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合理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专业定位要明确,培养方向要具有针对性

电子商务专业应以商务为核心,技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服务商务”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又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重视两者的结合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突出“小而美”不再强调“大而博”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明确主线,将一些交叉的重复的“大而广”的课程合并或取消,其次因为电商行业发展迅速,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满足未来企业的需求,例如“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十分广泛,应适当增加商务智能、大数据应用等相关课程。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引进双语教学

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应加大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如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者让教师深入电商企业汲取经验。与此同时,加强教材建设,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并在日常教学中适度双语授课,以拓宽学生眼界,增强学生未来竞争力。

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鉴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亟需学生深入企业了解最新的电商前沿并加大创新实践教学的力度。校企合作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实战平台,也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5、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其整体课程设置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是始终贯彻的应该是“技术服务于商务,融汇于实践”,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培养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师资力量建设,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实践创新,为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打下铺垫。

参考文献

[1] 杨兴凯.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4(6):78-80.

[2] 张楚才, 刘先锋.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研究[J].电子商务,2011(3):80-81.

[3] 邓雪, 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4] 吴云超,任蕾. 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基于AHP的Yaahp软件实现[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28-30.

电子商务课程总结范文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科 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课程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意识, 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一、专科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大多数专科学校里,《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文科院校尤其突出,在一些综合性院校, 也普遍对文科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而《电子商务》课程一般都作为文科对待,因此对其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三)专业教师不足。《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师资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师资更是严重不足。

(四)实验条件不足。以本人调查的几所河南省专科学校为例,前几年,《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一些实验虽然规划,但没有条件付诸实施。

二、专科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层次

三、专科学校构建《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的流程。项目导入:《电子商务》课程对学习项目以案例式或问题式进行导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工作任务示范演示: 《电子商务》课程对工作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知识讲解: 《电子商务》课程对所要掌握知识进行介绍,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 工作任务训练: 《电子商务》课程布置工作任务, 让学生进行工作任务训练, 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能力; 项目总结评价: 《电子商务》课程由学生对本学习任务进行总结, 老师进行评价, 进行理论提高,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积极推进实训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