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优选6篇)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优选6篇)

  • 范文
  • 2023-10-16 11:50:00
  • 206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作文教学 记叙文 写作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生记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例如高考应试的因素,记叙文教学的缺失,文体特点难以把握等。要提高高中生的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就需要认识记叙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记叙文学习策略等。

一、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作文写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记叙文写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写法、选材不突出

记叙文是高中生最常写的一种文体,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专注于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的叙述,对于具体细节写作难以突破,尤其人物的心理描写严重缺失。[1]分析原因,学生比较擅长概括性记述,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初中一直这样写作,比较省劲。

选材上,学生经常出现雷同现象,一方面学生缺少创新能力,难以有比较好的创意。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无法选取对自己有意义的题材。许多学生在选材上有抄袭的现象,不会描写自己的生活题材。尤其随着年级的增高,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对社会几乎陌生,无法从中发掘材料。

(二)混合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

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的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学生在接触一个作文题目时,往往不详细区分,直接凭主观印象写作,导致一篇文章非牛非马,难以彰显记叙文写作的特色。许多学生虽然写过许多记叙文,但对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依然比较陌生,例如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突出人的特色;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开头结尾应当重点突出事件;对于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需要写事,透过整个事件的叙述,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活动,才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记事的记叙文在写人时,需要描写人物的活动,这样一篇文章更有逻辑、连贯性,深刻揭示某一事件的意义,突出文章的主旨。[2]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

高中生经过10年的语言组织训练,应当具备完整、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距非常大,尤其理科学生,语文成绩普遍较差。[3]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生活枯燥乏味,难以真正认识世界,无法对文章投入真情实感;二是应试教育的缺点,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造成学生无法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记叙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必修模块Ⅰ和Ⅱ及高中新《考试大纲》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对此,高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需要着手,针对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案,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助其高考制胜。

(一)构建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

大教育家斯特维克曾提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记叙文写作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实践课程,为此,语文教师需要营造和谐舒适的写作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动力,积极参与写作。[4]对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喜好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对于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物,例如一个好同学、一个感情较好的教师、一个食堂阿姨、一位清洁工等,从小人物的形象中具体反映大时代的变化,善于发现身边的小事,从细节着手,真实才反映美。

(二)优化记叙文写作的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学习方法走向是正确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得到良性反映,进而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兴趣。由于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方法,更有一部分学生不寻找缘由,这是造成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对于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学习策略培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完全摸底,指出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有计划、有意识、系统的记叙文写作学习策略。同时在课堂上开展时事知识竞赛、学术讨论等活动,既增强教学的娱乐性,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宏雄,王静.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2]倪文锦.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和技能化倾向——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J].语文建设,2009(Z1).

[3]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基于人教、苏教、北师大、语文版教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可以按照具体条件和教学的需求,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于是,笔者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对记叙文进行科学定位,确定高中阶段记叙文的训练目标和依据。笔者认为,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是高中语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高一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重点。它既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蓬勃发展的现实社会对于未来建设者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实际。但是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写作素材,或心中的“复杂事件”写不复杂。只会单调地叙述过程,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或不知怎样表述自己的愿望。还有,对自己的感受、见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最终的结果不是把文章写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流水账,就是东拼西凑。

因此,就有必要给记叙文的真实性要求下一个准确的定位。要使记叙文写得真实,首先必须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它涉及如下方面。(一)生活环境实际。高中生是一个较大范围分布的社会群体。从地域上讲,有城市和乡镇之分;就大多数乡镇讲,又有新兴城镇和边远村落之分;而每一个村镇之中,各个家庭各具特点:富裕与穷困,和睦与矛盾,联系多少等等,不一而足。复杂细致的分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二)年龄阶段实际。高中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生活视角由单一向多元,由表面向纵深,这是共同的趋势,而形象思维渐趋成熟、完善。发展态势缓慢;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持续增强而且稳步发展,但有时也显得片面且稚嫩。(三)个人特点实际。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对于文字表达的情感态度也不尽一致。有的娴静,喜欢写静柔娴淑的文章;有的富于激情,喜欢写幻想夸张的文章;有的继续保持形象思维的优势,记叙、抒情的水平很高,但缺乏对事件的总体评价能力。

所以笔者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面向未来。意在通过生活事实转变学生的认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高一新生入学时作《匆匆走过的三年》;针对高中生活设计《我能行吗》;面对新的老师、同学写《我们不再陌生》;以个人生活中的特定故事、共同心理感受作《感动》《琐忆》。命题时注重创造性,即在保持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鼓励学生借助课本、课外读物体会文章的材料选择。

当然,强调记叙文的真实性,并不是束缚、扼杀创造性,而是给学生一个独立、完整的创造空间;也不是忽略学生的技能训练。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把训练内容分为:记叙文的真实和想象,记叙文的开头,记叙文的结尾,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烘托的手法,对比的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题解答,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方法运用的条件和效果。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3篇

3、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的纸来写,你可能会会写得更好。”那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立即领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还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是有了这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4、人生征途中有着太多的负担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而征途的前面又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学会的是:放弃。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5、古人说:百善孝放先,对“孝”非常看重,“孝”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今“孝”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请以《谈“孝”》为题写一篇文章。

6、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苏步青在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读书时,有一次,遇到一道几何难题解不出来,便去身洼田教授求教。教授建议苏步青先去看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作品,然后再去找他。苏步青找到这本书时发现它是厚厚的三大本德文原版书,而当时苏步青并不懂德语。尽管当时他怀疑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可他还是一面抓紧时间学德语,一面啃那三本几何书。一个学期下来,啃完了这套书,并在“啃”的过程中解出了原来的难题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4篇

高中记叙文作文题目

写作专题整合的背景

首先向诸位介绍一下做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整合的背景。

早在新教材暑期培训的时候,就接受了市教研室布置的写必修二写作专题教学设计的 任务。

可是随着材料的准备越来越丰富,对写作教学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就越来越感觉到 构建学期整体作文训练的必要。

因为对于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写作要迈上一个台阶,

需要一定时间去积累、探索、实践和沉淀。

短时间内写作训练的效果难以显现。

如果将一 个学期视为一个写作训练单元,打破学段分割,将两个模块的写作专题压缩整合,可能更 符合学生写作的需要,更有利于教学。

《高中记叙文作文题目》

1、以“流泪之后”为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记住自己 的时候”为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写作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儿子在学校运动会上摔了一跤,脸擦破了皮,鼻子上也有伤痕.回到家后,母亲见了立刻给他照了几张相.儿子很诧异,

问:“妈妈,我现在这么难看,为什么给我照相?”母亲答道:“你现在的样子虽然不好看,但很真实,拍摄下来可以帮助你记住受伤这件事,这会让你明白,不是一切都美好,不是什么都顺利.”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让我们思考的‘错误’”为话题,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位出国学习归来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教师家做客.看见那位教师的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

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是怎么也打不开.她想去帮他一下,却被那位教师阻止了,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他如果琢磨出怎么把门打开,就再也不会忘记了.”果然,一阵折腾后,孩子终于打开了门,欣喜地拍起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其实也是他尝试和体验生活、改正及完善自我的过程.

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个猎人外出打猎,别人劝他把枪里装上子弹,他不以为然:“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到时候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

,忽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大群野鸭,就在他匆忙装子弹的时候,野鸭察觉到动静,一下子全飞得无影无踪.

5、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甲、乙二人去应聘厨师.面对考官,甲说得天花乱坠,从中国传统名菜谈到西式糕点,从用料、着色说到火候、调味,无一不能,无一不精.

考官问到乙时,乙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可能的话,给我30分钟,我做一桌菜出来,好坏你们看.”最后,乙被录取了.

北京市:

题目:美好的回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丰台区

读了《一棵树 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如:成功或失败、诱惑、机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东城区

上海市: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一题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

第二题

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重庆市: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竖强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中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牟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值得审视与感悟,生命值得欣赏与敬畏.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所写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

(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浙江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

,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浙江温州市: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复杂:宇宙、自然、生命;战争、饥饿、疾病.它是那样的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请以“问题”为话题,选取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字数在500个以上.

浙江台州市: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神秘而又复杂:宇宙、自然、生命、战争、饥饿、疾病.

它是那样的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请以“问题”为话题,选取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注意:(1)文体自选. (2)题目自拟. (3)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500字以上.

江苏省南通市: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江苏常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

没有鸟儿的鸣啭,更没孩子们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海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

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题目自拟(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⑤不少于55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江苏无锡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争取加分.

(4)写完文章,别忘了给自己的作品打个分(满分60分).

广东省:

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

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宇以上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否则扣分.

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

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安徽省: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4)不得抄袭.

(5)不少于500字.

湖南长沙市: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1.我美丽,因为我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湖南常德市:

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字数在600字左右.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5篇

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1】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想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事先做一定的准备。准备,不是目的,而是通往成功的一个过程。请“小议准备”为题,写一篇600一800字的议论文。

【2】

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

【4】

题目:以“荣誉”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5】

期待既有期望、等待的意思,也有企盼的意思。期待既可以是对人的期待,也可以是对事的`期待;既可以期待别人,也可以期待自己。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

北京奥组委对于举办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强调要体现中国特色、北京特色、时代特征。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建议或设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7】

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有人说秋天是萧索的季节、凄凉的季节、思念的季节。请以“秋天来了”为题,写一篇200字的短文。(20分)

【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所感动;感动是从善良心灵中涌动出来的一种美好情感。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中记叙文题目有范文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记叙文,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 文体感均至关重要。当下中学生写作文体混乱的现象令人担忧。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明确规定要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可见命题专家对问题的重视。虽然记叙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文体之一,但记叙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已经日渐尴尬。高中生写作记叙文的数量在减少,水平在降低,主要是因为高考作文命题、作文教学、文体本身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制定和施行科学有效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应该界定为:就记叙文叙述、描写生活中人、事、景、物等具体现象的文体特点,把充实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能力这些内隐的教学观念外化,将如何把记叙文写具体、写充实这一目标系列化,生成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策略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沟通和转化。教师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既授学生以“法”,更引导其“练”,既使学生“知”,更使学生“行”,把传授知识和指导实践连成一线,溶成一体,真正教会学生作文,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人格。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如下:

1.整合教材

语文老师普遍认为写作教学缺乏可操作的教材,人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依据。人教版写作部分编排分成了三个系统:①写作专题每册4个。共20个专题,每个写作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这样安排,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可以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②与阅读结合,主要是笔记作文。③与梳理探究结合――语文活动。显然,人教版依然按照传统文体训练的模式,但是要在一学年完成那么多的写作活动是勉为其难,有必要对写作专题进行整合。北京教育学院的苏蓉对记叙文的整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她以必修一、必修二中的8个写作专题为依据,对新高一第一学期的写作训练做了重构和整合。第一学段以写人记事为主,第二学段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尝试虚构。6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分别为:写事(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记叙要选好角度), 记人(写人要凸显个性),绘景(写景要抓住特征,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构思(记叙文的一种结构模式:类比引申式), 名著读书报告(名著导读)和创编虚构(学习虚构)通过6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复杂记叙文的写作,巩固、强化已具备的写作技能,尝试、熟悉新的有关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

2.要加强记叙文写作过程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写作指导就好像黑夜中的“电棒”,教师将写作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一下,学生是会受到启发的,并且以后能举一反三。例如,郑桂华老师“作文构思”课例中,郑老师针对学生思路打不开的普遍现象,进行构思训练,郑桂华老师这节“作文构思”课,将“作文构思”训练这个点分解为三个步骤:“发散开去”――“寻找路径”――“理清层次”,环环相扣三个环节完成作文构思训练。郑老师的高明之处是不笼统地讲写作秘诀,而是运用教学策略,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化为有程序的方式方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情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策略在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自然而然的沟通和转化。

记叙文通过叙述和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的,它要告诉人们人、事、景、物的本来面貌和情态,记叙文的概念就决定了记叙文的叙述性和具象性特点,也决定了记叙文有记事类、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这几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可以分成叙事类、写人、写景状物等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记叙文实施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而远离记叙文的本身的特点谈记叙文写作教学,那必然是虚妄之谈。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教学策略如下:

记事类记叙文的写作教学策略。记事一类的记叙文,要把事情、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教师指导教学生如何把零碎的材料集中起来,或者把哆嗦的材料删去,把事情、情节的阶段性、完整性呈现出来,写成规范的记叙文。

首先要总结描写步骤,使描写具体形象。郑桂华老师认为描写的句子往往有三个步骤:叙述――形容――比喻,通过这三个步骤达到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形象的目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叙述”主要负责介绍人、事、景、物的基本情况,大体经过以及重要背景,让人们认清事情的大体轮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叙述的写作要求是“写清楚”,“形容”主要描绘人、事、景、物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细致更清晰地了解它,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比喻”负责把描写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直观更形象地把握它,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一般说来,有了这三个步骤,对该对象的介绍就比较具体、生动、形象了。当然,具体到不同的描写,却又是千变万化的,不会刻板地遵循上述规则。写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时,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用上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中的两三种,一定要尽可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向读者传达最准确、最翔实的信息,用自己的审美的眼光来裁剪生活中的“美”。要想通过描写这一表达方式,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不是为描写而描写,我们需要教学生在描写时注意抓住对象特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这不但是教学生观察,更是教学生思考。对象的特点,就是所要写的对象的个性,也就是其本质的属性,即该写作对象区别于其他写作对象的特殊的地方。只有以典型的例子作为教材,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对象特点描述,再进行适当的练习,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