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气候概述总结(推荐3篇)

气候概述总结(推荐3篇)

  • 总结
  • 2024-03-09 10:50:08
  • 185

气候概述总结 第1篇

特点: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月份。

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成因: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

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特点: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分布: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冰原高原。

成因: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xxx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

植被类型: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气候概述总结 第2篇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成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

典型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植被类型 : 茂密热带雨林,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动物代表:大象、猩猩、河马等。

特点: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

成因:赤道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植被类型: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潮湿多雨,遍地稠密高草和灌木,当受信风影响时,干燥少雨,草丛枯黄,树木落叶。(猴面包树)

动物代表:斑马、长颈鹿、羚羊...

特点: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分布:南北纬15°~30°,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最为典型。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导致炎热和干燥成为主要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动物代表:骆驼

特点:全年气温皆高,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

分布: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动物代表:亚洲象、孔雀等。

气候概述总结 第3篇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亚热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东南部。

成因: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

植物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柑橘、茶叶… )

动物代表:大熊猫、金丝猴等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成因:xxx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十分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植物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葡萄 、油橄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