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总结(推荐6篇)
- 总结
- 2024-02-28 12:22:09
- 179
科学实验总结 第1篇
一、实验的设计思想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计思想为:
1.垒积放大法把某些物理量(有时往在是难以直接测量的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或把它们放大后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如通过若干次全振动的时间测出单摆的振动周期;把员杨螺杆的微小进退.通过周长较大的可动到度盘显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等。
2.平衡法根据物理系统内普遍存在的对立的、矛盾的双方使系统偏离平衡的物理因素,列出对应的平衡方程式,从而找出影响平衡的一种方法如用天平测质量、验证有固定转动因乎衔条件、验证玻意耳定律等。
3.控制法在多因素的物理现象中,可以先控制某些量不变,依次xxx一个因素对现象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
4.转换法用某些容易直接测量,(或显示)的量(或现象)代替不容易直接测(或显示)的量(或现象)。或者根据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作间接的观察、测量。如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周期性的振动;把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转换成对指针偏角的测量;用从等高处抛出的两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它们的速度等。
5.留迹法把瞬息即逝的(位置、轨迹、图象等)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纸带上打出的小点记录小车的位置z用描述法画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用示波器显示变化的波形等。
二、实验的基本类型和要求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大体可以分为四范其要求如下:
1.基本仪器的使用除了初中已接触过的常用仪器(如天平秤、弹簧秤、压强计、气压计、温度计、安培计、伏特计等)外.高中又学习了打点计时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万用电表等,要求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熟悉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懂得工作(测量)原理,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会正确读数,明确使用注意事项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初中物理中巴学过长度、时间、质量、力、温度、电流强度、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了对微小长度和极短时间、加速度(包括g)、速度、电阻和电阻率、电动势、折射率、焦距等物理量的测量。要求明确被测物理量的含义,懂得具体的测量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包括了解实验仪器、器材的规格性能、会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能选择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进行数据测量以及能分析和排除实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等),妥善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3.验证物理规律计有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玻意耳定律等。其要求与物理量的测量相同,着重注意分析实验误差,并能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准确度。
4.观察、研究物理现象,组装仪器如研究平抛运动、弹性碰撞、描绘等势线、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变压器的作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把电流计改装为伏特计等.其中,对观察型实验,只要求会正确使用仪器,显示出(或观察到)物理现象,并通过直觉的观察定性了解影响该现象的有关因素。对研究型实验(包括组装仪器),要求不仅能使用仪器,掌握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把有关现象的物理内客反映出来;或把有关参数测量出来,还能够通过具体的测量作进一步的定量研一究或实验设计。
三、实验误差分析
测量值与待测量真实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如性能和结构的不完善)、环境(如温度、湿度、外磁场的影响等)、实验方法(如实验方法粗糙、实验理论不完善等)、人为因素(如观测者个人的生理、心理习惯、不同观察者的反应快慢不一等)四方面。在中学物理中只要求定性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了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
四、实验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对原始实验记录的科学加工。通过数据处理,往往可以从一堆表面上难以觉察的.、似乎毫无联系的数据中找出内在的规律,在中学物现中只要求掌握数据处理的最简单的方法。
1.列表法把被测物理量分类列表表示出来。通常需说明记录表的要求(或称为标题)、主要内容等。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月惯上先原始记录数据,后计算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效果或变化趋势,xxx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2.算术平均值法把待测物理量的若干次测且值相加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算术平均值时,应按原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通常可先计算比直接测量值多一位,然后再四会五入。
3.图象法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坐标平面上用图象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时。最基本的要求是:
(1)两坐标轴要选取恰当的分度;
(2)要有足够多的描点数目;
(3)画出的图象应尽是穿过较多的描点在图象呈曲线的情况下,可先根据大多数描点的分布位置(个别特殊位置的奇异点可舍去),画出穿过尽可能多的点的草图,然后连成光滑的曲线,避免画成拆线形状。
科学实验总结 第2篇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种子发芽的实验”为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下,顺利而成功地完成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家长的参与性。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研究“黄豆发芽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从泡黄豆、放种子、观察豆芽发芽、长叶子、甚至开花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都是由学生本人动手操作完成,并能够记录好每次观察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调动了家长的参与。在实验的过程中,家长成了学生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时刻给予指导,当学生观察,测量的时候,家长还帮学生拍照,记录学生的实验全过程,使学生能够顺利而成功地完成本次实验。
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分米、毫米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这次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测量知识观察并测量出豆芽生长时每段时间的高度。另外,在学生没有学过平均数的情况下,我们让学生计算每盆豆芽的平均高度,学生虽然没有学过,但在家长的指导下也朦胧地明白了平均数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记录每盆豆芽总颗数,已发颗数和未发颗数,这也渗透了计算发芽率的问题。学生除了在数学知识方面有了扩展,在其它综合知识方面也有了拓展。我们要求学生把豆放在三个小沙盆里,一个沙盆放在阳台,一个沙盆放在室内有光线的地方,一个沙盆放在床底下。几天后,黄豆发芽了。请每个同学用心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下有关的数据和生长的情况,同时发现了什么?这个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学生在观察地过程中,都发先放在三个不同地方的豆芽都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有的发现放在阳台上的豆芽生长的最粗壮,但平均高度最短;有的发现放在床底下的豆芽长得又长又细等等,所以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也得到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我们还让学生写实验的心得体会,日记。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收集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用图画、文字、照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并经常和同学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情况,这些可能是很肤浅很粗糙,甚至存在这样那样错误,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历的这一切,我们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增长。
三、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可能失败了多次,最后才获得成功。很多学生的体会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有的感想是: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尝试才能获得收获。还有地说:“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毅力,否则就得不到成功的果实。”看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情感上获益良多。
总之,这次实践活动,真是让学生受益匪浅。
科学实验总结 第3篇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扩大视野,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并通过实习了解道路工程施工的具体项目和要求和验收标准;道路基层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道路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要求与验收标准;以及一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管理的内容与程序。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打好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2月13日至20xx年3月23日
三、实习方式
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实习的方法,参加了施工现场的实习,每天跟班工作不少于8小时。
四、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泉州xxx大桥北连接线分别由桥梁、道路以及市政管线等子项工程组成。北连接线的起点接泉秀街路口,主线起点桩号K0+000,终点K0+xxx江北路互通设计起点。北连接线里程桩号为K0+~K0+,共分为四联,跨径布置为()+()+()+(35+55+35)m,第一、三联为等宽段桥梁,第二、四联为变宽段桥梁,箱梁变宽通过调整箱梁宽度来适应桥梁变宽,四联均为整幅桥。上部构造钢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构造均采用H型墩、轻型桥台,墩台号为0~13号。地面道路设计起点K0+000(泉秀街路口)-K0+(宝洲路口)。道路功能为城市道路,主路道路等级为城市I级主干道,辅路道路等级为城市I级次干道。主线双向四车道,道路主线设计行车速度60km/h,道路辅线设计行车速度4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别。
五.实习内容
1、参加施工现场测量实习
2、参加施工现场跟班实习
3、参加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
4、参与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通过实习了解到路桥施工现场所要做的许多工作,测量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现在施工员的
混凝土压力试验机
1、接好电源线,选定合适的档位,按“设置”键,进行系统设置,如不需调整,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
2、按“清零”键清零,放入试件,对准中心位置,然后转动手轮,调整丝杆,使上压力板距试件约5mm,按“启动”键启动电机(红色信号灯亮,如不亮则不会显示速率,试验数据无法保存及打印)。
3、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按要求的速率控制加载,直至试件破裂。
4、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同时清除试件碎块。按同样的方法再放入第二块、第三块试件。
5、打开回油阀卸荷,按“打印”键打印出全部检测内容,试验结束,按“停止”键停止电机,并关闭电源。
6、做同一尺寸试块的试验时,最好不要转动手轮,让活塞自由回落,这样既保证了试验精度,又节约了时间。
7、当活塞超出最大行程(约20mm),接近开关起保护作用,压力机停止工作,这时应打开回油阀手柄,使活塞下降一段距离,然后重新进行试验。
8、试验机在工作过程中,当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请直接关闭电源开关。
9、试验机外壳必须安全接地。
针入度试验器使用
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角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小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旋开升降架背后的紧定螺钉,上下移动升降架至合适位置,旋紧。再用两侧微调手轮,慢慢放下针连杆,利用反光镜来观察使针尖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松手,升降架自锁。
3、按下显示面板上置零按钮,显示清零。
4、置零5S后按下启动键,标准针下落贯入试样,读取位移指示器读数。
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每个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干。
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7、需要重新提针连杆时,应按下释放按钮,而不应在针连杆锁紧状态下抽拔。每次试验完毕后,均应取下针入件,上油保护并装入护套内
钢筋电子拉力试验机
主要用途和使用范围
科学实验总结 第4篇
一、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视教材
电影教材、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等,可以通过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大孝形状、速度、声音、色彩等表现,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表达了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充分提供感知对象,为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基础条件,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电化教学中
教学媒体及其功能的多样化,使教学方式获得了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在近距离中进行,也可以在远距离中进行;它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别化的;它可以是师生直接的,也可以是师生间接的,电化教学在方式上的这些灵活性,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增加了教学活动在空间和时间选择上的自由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电化教学中
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把快或慢的变为慢或快的等到。电化教学手段的这些功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使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变得相当的容易了,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对象,可以减少语言、文字的抽象带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采用电化教学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因兴趣的增大而增强了,学习成绩自然给提高,而且实践能力也在增强。
科学实验总结 第5篇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在教学中,我抓住“好奇”“奇怪”“猜想”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类的精神。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xxx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交流。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那么这篇课文如何来教?就是在人文性上下工夫,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xxx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整堂课我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为主。前一部分教学,了解实验经过,通过让学生自学及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实验表格的内容。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学会填写表格语言要简洁明了,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因课文条理清晰,班内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复述课文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表格进行讲述,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最后结尾部分的教学,我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xxx捷这个人物身上存在哪些精神,而是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学生在“畅谈自己的收获体会”时,都能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述说,既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对xxx捷的崇敬之情,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科学实验总结 第6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然而,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已经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更为严重的是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妨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桎梏了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创造新的教育体制势在必行。我校区域性实践活动课是在这种形势下起步的。
二、实验课题的实施
1、确定实验校
20xx年秋,龙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把新城中学定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校,初定课题为“推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2、确定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效果,课题小组确定的原则是:“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教育事业;工作态度严谨、踏实、肯干,教改意识强烈,富有创新精神业务素质好,经学校推荐,指导专家考查,确定xxx、xxx为实验教师。几年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3、确定实验班级
实验班级在同年级中具有代表性,经研究确定初一年级42班,初二年级37班为实验班。
4、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
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进行理论研究,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具体要求,明确活动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我们着重培养的目标是:
A,具有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
B,具有初步的创新技能。
二是前期的实际工作准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A,分层宣传发动,成立领导机构;
B,选定项目,制定具体措施,根据本校、班级特点,围绕素质教育创新工程,素质教育进课堂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研究工作。
C,课题组确立中心子课题。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我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此克服了“师道唯严”、“唯师独尊”的观念,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B、研究、设计特色主题。设计好学校、班级特色的活动主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他们亲自经历、观察、讨论,较易得出他们自己对活动主题的观点。如20xx年10月20日“野饮”活动中,实验班把任务交给班干部,要他们自己详细组织安排这次活动,全班57人共分11个组,组长是实自我优势演说和小组选举联合产生,负责小组的柴米、油、盐、酱、醋、及各种项具体事宜。特别是班干部自设二人“环境保护组”非常有特色,人们活动前不公开,在队伍出发前在校门口设立一个“物品登记处”(老师不知道),负责记录每组的矿水、食品袋、饮料等,返校后每组再接受复查,51%的人将废旧的瓶、纸、袋带回了学校放在垃圾堆中,有6个组被评为“优秀环境保护组”。另设几个公开评比组:团结和谐组、摄影组、“色、香、味组”、“尊师组”、“特色组”、、“迷语能手组”活动结束后,每一个不生都感触很深,均有一种要写点什么的冲动,我们在活动小结讨论中,他们有说不完的话,有更完善的整改意见,为此,我们办了一次野饮影展,由学生写每张图片的内容,出了一次“我是生活主人”的专刊。
C、走进自然、感悟自然的魅烽。如组织两个实验班利用半天时间,步行至龙山“化石山”寻化石,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他们,他们“棍敲棒击”互相帮助,你一个他两个,很快有收获,互相讨论、认识、比较,然后让老师指导分析,看到一个个桑叶虫、一个个贝壳、一条条鱼......他们兴奋不已,感悟到自然的神奇回校后,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化石的形成,讨论化石对研究工作有何价值,最后师生一道制成成果展,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D、亲身参与,发挥特长
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方可发挥其特长,如20xx年12月28日我校举行的“新中之春”文艺汇演中,学生经过一个月的'筹备,自编自演了32个形式多样的精采节目,他们请教师观看光盘、模仿明星、自创舞姿、设计小品、编导相声,获得了社会、学校的好评。多数表演者是第一次登台,其中一个说:“上台xxx直想上厕所”。另一个说:“我们台下台词能倒背,台上紧张得要搭档提醒”。通过自身的锻炼比纸上谈兵更能培养人的能力。
E、实践活动促进的成功。根据少年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科学科学性前提下,利用实践活动配以形象,生动的生活情景,使教学活动动富有情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回家了解各种稻谷的成活力,了解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在教方程解应用题时,让学生观察电话费帐单,让学生思考、讨论其中的教学问题:xxx家九月份市话费元,按规定月租费元,每打一次市话费元他家这个朋共打了几次市话?又如学循环小数时,利用学生已有的原型,联系实际每年总是春夏秋冬不断变换,每周总是周一至周日周而复始等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寻学生理解循环小数。再如在地理课《中国地形图时》要同学自制一个地形图,自制地球仪,对照图形识别高山、平地、盆地等。
F、关爱他人是本份
班长致同学们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同不们:
我校的包连玉老师在生活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病魔缠身,她渴望有一束阳光,温暖孤寂的人生旅途;渴望有一盏灯,照亮身边的世界;渴望一双手,挽扶她前进。您愿意是那一束阳光、那一盏灯吗请?自愿加入捐赠的行列!捧出您的爱心,伸出你的你的双手,给予老师无私的帮助!
在班长的倡导下,全校师生自发为癌症患者包连玉捐赠元。
总之,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道理,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使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一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实验效果及分析
1、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各级性。爱因斯坦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大多数从被动的学转为主动去学,对特色活动有了特殊的兴趣,使活动参与率达100%。例如:每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均准备了漂亮的采访本,建立了一个活动档案,设计了个人活动计划、目标及整改意见等。
2、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合格人才。自开展实践活动以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揭开事物之密成为他们的一种冲动,创意的源泉。
3、开启了一条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路子。由于活动课的落实,学生有了一个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四、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仍然有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遇到阻碍活动进行的瓶颈。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费投入跟不上;第二,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之下;第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平衡;第四,评价体系还须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第五,实验教师的实验课与常规课的安排问题。第六,活动强调由学生通过体验、采访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得出错误、模糊的论断,教师是否适当引导。
20xx年12月8日,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课题得到湖南师大刘要悟博导、xxx博士的现场指导,使实验朝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结果符合预期的目标,且带有地方普遍性。
五、建议
1、将“活动意识”渗透到教学之中去,让学生动起来。
2、活动采取综合评价,即“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阶段评价”。
3、一个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系列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得出符合发展规律的结论。“模糊错误的学生观点”应在探讨中,分析重新认识,但不是教师硬性强加。
本文由admin于2024-02-28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5418.html
上一篇
创客培训总结(合集3篇)
下一篇
缓刑结束总结范文(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