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心理学课程总结(推荐4篇)

心理学课程总结(推荐4篇)

  • 总结
  • 2024-01-24 12:38:52
  • 187

心理学课程总结 第1篇

随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这一概念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病症或虚弱的现象。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来说,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是生长发育的二个生要方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xxx不及对孩子的高矮、胖瘦、吃的好坏、生活环境那么上心,生活在家庭的保护伞下,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有些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像我们班的xxx,刚来幼儿园时,就不喜欢与小朋友、老师交流,学习知识不随老师读,课后自己找一个角落玩,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了他在自己玩的时候,说些奇奇怪怪的话:“你是吹牛大王、你是大胖鸟、不会飞等。继续听下去,发现他说的都是动画片中的对话,当你再向他问起故事的情节时,他就不愿意交流,还有当小朋友与他挣抢玩具时,他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就像动画片中的怪兽一样。

由于上面种种现像,我找到家长进行询问,原因得知,他爸在厂里上班,他自己种大棚,忙不过来,从小只有奶奶照顾他,孩子又喜欢看动画片,只有看动画就不吵不闹,只要遇上赶集就买动画片,这样奶奶就好忙其他之类的家务,坐下来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很少,这就到了幼儿园里,我针对幼儿的情况向他爸爸说了,希望你要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每天晚上睡前给孩子讲一个关于良好习惯的故事,减少孩子的看电视时间,购买一些关于美术的书籍,多到外面与孩子交往,不要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这样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相信他会喜欢与朋友交往的。

心理学课程总结 第2篇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二)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心理学课程总结 第3篇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学课程总结 第4篇

两个多月以来我们每周上一次的心理课马上要结课了,来到北京交通大学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心理课,见到的第一个任课老师就是xxx老师,可以这么说,心理课的课堂是所有课中最轻松的,最没有压力的,当这门课要结束时,我们也是感慨做多的。

虽然我们经过高考后,离开了父母,从不同地方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交大,我们可能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独立了,成熟了,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还没有接触到的,我们还有许多要学习的经验,这就是心理课的作用。我想刚刚进校的大学生最需要就是有一个专业的老师去解答心里的疑惑,并且告诉新生们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度过,应该树立什么目标等。每节课听着老师的教导,和老师一起作活动,和同学一起互动,感觉真的很亲切,课堂气氛很好。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处理好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心理课上我们学习到了这些,刚上大学的.我们总以为大学生活很美好,很轻松。可是,当我们看到大学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时,当我们抱怨着越来越多的作业时,当我们在社团和各种活动之间游走时,我们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我们会自暴自弃,我们会消极低沉。但是在心理课上,老师总会告诉我们如何取舍,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以什么样去面对大学的生活。

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觉得心理健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这里是我对心理学的感悟:

对于自己,我认为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忧伤时,找一些好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劳累时,美美得睡上一觉,人不过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的风霜雨血,总之就是要懂得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知道怎么去爱别人……

对于生命,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人生的短短几载,用心去聆听天籁圣洁的歌声,始终微笑着善待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在岁月的风霜中轻松安然的走完一生.......大学心理课也许就这样结束了,但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追求一直会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