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优选5篇)
- 范文
- 2023-12-08 08:04:09
- 489
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 第1篇
用理性**你的欲望,是你通向成功必经的门坎;用理性**你的欲望,是你成熟起来的标志;用理性**你的欲望,是你修身养性必要的过程。
欲望,万物皆有。然而,观遍世间万物,人类的欲望最多。我们确实有很多的欲望: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造福苍生的人,也有想要**世界的人。这怎样才能让人选择趋向好的,对的,造福苍生的欲望呢?那么用理性**你的欲望吧!
古人便有一物克一物的说法,相生相克的道家哲学经过了几千百年的飞逝依然正确如故,这是真理了啊!人类既然有那么多、那么重的欲望,那么人类就一定有其他生物所不可同日而语的东西,来使我们能够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欲望而不至于毁灭。这是必然的啊!那就用理性**你的欲望吧!
一阴一阳,相生相立,阴一盛,阳就会衰;阳一盛,阴就会衰。欲望和理性也是同一道理啊!欲望过盛,则理性见衰,人的理性衰退,则人的行为越接近动物,这样做就会不懂得保护自己而损身啊!这就好比鸟儿非进鸟笼里吃食;老鼠跑进老鼠夹里偷食啊!圣人就是会用理性**自己的欲望,而使自己不易受到伤害,所以他们的寿就长,懂得的道理就多啊!
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而我们处理事情就是要做到阴阳协调,才会把事情完成好。这就是老子那朴素的辩证法。理性与欲望缘何不是如此呢?若把阳比作理性,阴比作欲望,那我们也就是要做到理性和欲望的**发展啊!既不能模仿竹林七贤的放荡,亦不可学庄周的***。人的天性就有本能欲望,我们切不可逆其天性而为之啊!
欲望却是无罪,关键还在于你的理性究竟有多大的**力度。若你不去修为你的理性,那么欲望就成了**,它将吞噬你直至消灭,兴许你还未曾发觉,却早已坠入**之腹了,悔之晚已!若你经常的锻炼自己的理性,那么你对自己的欲望就**得越好,而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你又会成熟一分,你的修养就会越来越高。此时,欲望便似一向导,他将引导你参悟世间万物之本啊!
对自身有利的趋之,对自身不利的避之。圣人就是如此规矩的。我们学习圣人,用理性**你的欲望吧!!
余光中议论性散文3篇(扩展5)
——**议论性散文作家优选【四】篇
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 第2篇
在历史与未来相互交错的今天,我被无情地挤在两者的夹缝中,我没有直视前方的勇气,也没有品味逝去的闲暇,但我更不愿被动地欣赏现在,我在一刻不停地寻找,寻找宣泄情感的载体。
我遇到了诗,她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她在未来的苍茫里回眸。
翻开厚重的历史诗卷才惊奇地发现,那因时间的尘封而变得灰黄的封皮内竟藏着生辉的宝藏,一位位名扬四海、千古流芳的诗人向我走来。
李白佩带着宝剑游历祖国壮美的河山,他带着盛唐人骨子里的傲慢阔步走来,他高昂着头大声诵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诗句带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震撼感,使我热血沸腾,可是肢体却僵硬了。
但他们还是走了,走进我身后那无尽的过去,我没有回头目送,只是轻轻地合上诗卷,再次看到灰黄的封皮。
这时我才意识到,没有亲眼目睹盛唐的强大与繁华,没有经历“安史之乱”后的没落,没有李白的超然,没有杜甫的凝重,我怎么可能在他们的笔下找到我心中的诗呢?
我迷茫之时她又出现了,跟随她的目光我看到了华丽宫殿。
穿过金色的长廊看到带着光圈的名字——泰戈尔。我为眼前的景象惊呼,在他的花园里,美丽是唯一代名词,根本没有我的立足点,于是我悄悄地走了,不带走半点花香。
她看着我,显出一丝无奈,这次我自觉地看看旁边,徐志摩、闻一多、艾青、梅子、臧克家……太多太多。闪亮的文字抒发着他们的情感,他们笔下的狂澜在我心中只能泛起层层涟漪,我再次低头,无视周围的一切。
寻找是一段漫长的路,旧途的经历是一种收获,然而每一次的结果令我心寒,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于是我伸出手,小心地将诗放进心中,将她沉在心底。
朦胧中我听见她轻柔的声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我吟出……”她,我心中的诗,将在心底酝酿,酝酿……
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 第3篇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能够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必须就是借物喻理。
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 第4篇
【训练项目】反复对比,剖析事理。
【典范例段】
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让乐观的旗帜高高飘扬》)
【简要评析】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不少同学在选择论证方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例证法,有的同学甚至除了例证法,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展开一个段落。例证法固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事例,或者即使能找到,但篇篇如此,段段如此,每次作文,都是一段举一个例子了事,也难以改变*庸单调的作文面貌。只有熟练掌握引证、喻证、假设、对比等常用技法,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强烈意识,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参考阅读】
宽容、理解是人间最好的“润滑剂”。宽容是**式的,刻薄是小人式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的出发点是无私,刻薄的出发点是自私。宽容的人宽容的总是别人,对自己却从不宽容,他们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薄的人只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己却很宽容,他们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宽容和刻薄都是缘于一种爱,刻薄的人爱的仅是自己,宽容的人爱自己时也爱别人。总是宽容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迁就,使其无法成熟。总是刻薄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不满,使其走向完善。在宽容和刻薄二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练习设计】请以“言而有信”为话题,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不用具体事例、纯粹剖析事理的语段。
高考议论性散文范文 第5篇
他曾教过我
——为纪念**戏剧导师季曼瑰教授而作
秋深了。
后山的蛩吟在雨中渲染**,**在一片灯雾里,她已经不在这个城市里了。
记忆似乎也是从雨夜开始的,那时她办了一个编剧班,我去听课;那时候是冬天,冰冷的雨整天落着,同学们渐渐都不来了,喧哗着雨声和车声的罗斯福路经常显得异样的凄凉,我忽然发现我不能逃课了,我不能使她一个人丢给空空的教室。我必须按时去上课。
我常记得她提着百宝杂陈的皮包,吃力地爬上三楼,坐下来常是一阵咳嗽,冷天对她的气管非常不好,她咳嗽得很吃力,常常憋得透不过气,可是在下一阵咳嗽出现之前,她还是争取时间多讲几句书。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她的时候总是想起她提着皮包,佝着背踽踽行来的样子--仿佛己走了几千年,从老式的师道里走出来,从湮远的古剧场里走出来,又仿佛已走几万里地,并且涉过最荒凉的大漠,去教一个最懵懂的学生。
也许是巧合,有一次我问文化学院戏剧系的学生对她有什么印象,他们也说常记得站在楼上教室里,看她缓缓地提着皮包走上山径的样子。她生*不喜欢照相,但她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鲜活的。
那一年她为了纪念父母,设了一个_李圣质先生夫人剧本奖_,她把首奖颁给了我的第一个剧本画,她又勉励我们务必演出。在认识她以前,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会投入舞台剧的工作--我不相信我会那么傻,可是,毕竟我也傻了,一个人只有在被另一个傻瓜的精神震撼之后,才能可能成为新起的傻瓜。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舞台剧,我也许有很多理由,但最初的理由是_我遇见了一个老师_。我不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唯一做事的理由是:_如果我喜欢那个人,我就跟他一起做_。在教书之余,在家务和孩子之余,在许多繁杂的事务之余,每年要完成一部戏是一件压得死人的工作,可是我仍然做了,我不能让她失望。
在画之后,我们推出了无比的爱、第五墙、武陵人、自烹(仅在**演出)、和氏壁和今年即将上演的第三者,合作的人如导演黄以功,舞台设计聂光炎,也都是她的学生。
我还记得,去年八月,我写完和氏壁,半夜里叫了一部车到新店去叩她的门,当时我来不及誊录,就把原稿给呈她看。第二天一清早她的电话就来了,她鼓励我,称赞我,又嘱咐我好好筹演,听到她的电话,我感动不已,她一定是漏夜不眠赶着看的。现在回想起来不免内疚,是她太温厚的爱把我一宠一坏了吧,为什么我兴冲冲地去半夜叩门的时候就不曾想想她的年龄和她的身体呢?她那时候已经在病着吧?还是她活得太乐观太积极,使我们都忘了她的年龄和身体呢?
我曾应幼狮文艺之邀为她写一篇生*介绍和年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仔细观察她的生活,她吃得很少,(家里倒是常有点心),穿得也马虎,住宅和家具也只取简单实用,连计程车都不太坐。我记得我把写好的稿子给她看过,她只说:_写得太好了--我哪里有这么好?_接着她又说:_看了你的文章别人会误会我很孤单,其实我最爱热闹,亲戚朋友大家都来了我才喜欢呢!_
那是真的,她的独身生活过得*静、热闹而又温暖,她喜欢一切愉悦的东西,她像孩子。很少看见独身的女人那样爱小孩的,当然小孩也爱她,她只陪小孩玩,送他们巧克力,她跟小孩在一起的时候只是小孩,不是学者,不是教授,不是委员。
有一一夜,我在病房外碰见她所教过的两个***,说是***,其实已是孩子读大学的华发妈妈了,那还是她在大学毕业和进入研究所之间的一年,在广东培道中学所教的学生,算来已接近半世纪了。(李老师早年尝用英文写过一个剧本半世纪,内容系写一传教干终身奉献的故事,其实现在看看,她自己也是一个奉献了半世纪的传教士)我们一起坐在廊上聊天的时候,那太太掏出她儿子从台中写来的信,信上记挂着李老师,那大男孩说:_除了爸妈,我最想念的就是她了。_--她就是这样一个被别人怀念,被别人爱的人。
作为她的学生,有时不免想知道她的爱情,对于一个爱美、爱生命的人而言,很难想象她从来没有恋爱过,当然,谁也不好意思直截地问她,我因写年表之便稍微探索了一下,我问她:_你*生有没有什么人影响你最多的?_
_有,我的父亲,他那样为真理不退不让的态度给了我极大的影响,我的笔名雨初(李老先生的名字是李兆霖,字雨初,圣质则是家谱上的排名)就是为了纪念他_。除了长辈,我也指*辈,*辈之中有没有朋友是你所佩服而给了你终生的影响的。_她思索了一下说:_有的,我有一个男同学,功课很好,不认识他以前我只喜欢玩,不大看得起用功的人,写作也只觉得单凭才气就可以,可是他劝导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光凭才气是不行的--我至今还在用功,可以说是受他的影响。_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很难相信一个女孩既折服于一个男孩而不爱他的,但我不知道那个书念得极好的男孩现今在哪里,他们有没有相爱过?我甚至不也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们之间也许什么都没有开始,什么都没有发生--当然,我倒是宁可相信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被岁月遗落了。
据她在培道教过的两个***说:_倒也不是特别抱什么独身**,只是没有碰到一个跟她一样好的人。_我觉得那说法是可信的,要找一个跟她一样有学养、有气度、有原则、有热度的人,质之今世,是太困难了。多半的人总是有学问的人不肯办事,肯办事的没有学问,李老师的孤单何止在婚姻一端,她在提倡剧运的事上也是孤单的啊!
有一次,一位在**导演舞台剧的江伟先生到**来拜见她,我带他去看她,她很高兴,送了他一套签名著名。江先生第二次来台的时候,她还请他吃了一顿饭。也许因为自己是台山人,跟华侨社会比较熟,所以只要听说**演戏,她就非常快乐、非常兴奋,她有一件超凡的本领,就是在最无可图为的时候,仍然兴致勃勃的,仍然相信明天。
我还记得那一次吃饭,她问我要上哪一家,我因为知道她一向俭省,(她因为俭省惯了,倒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俭省了,所以你从来不会觉得她是一个在吃苦的人)所以建议她去云南人和园吃_过桥面_,她难得胃口极好,一再鼓励我们再叫些东西,她说了一句很慈爱的话:_放心叫吧,你们再吃,也不会把我吃穷,不吃,也不会让我富起来。_而今,时方一年,话犹在耳,老师却永远不再吃一口人间的烟火了,宴席一散,就一直散了。
今秋我从**回来,赶完了剧本,想去看她,曾问黄以功她能吃些什么,_她什么也不吃了,这三个月,我就送过一次木瓜,反正送她什么也不能吃了--_
我想起她最后的一个戏瑶池由梦,汉武帝曾那样描写**:
你到如今还可以活在世上,行着、动着、走着、谈着、说着、笑着;能吃、能喝、能睡、能醒、又歌、又唱,享受五味,鉴赏五色*,聆听五音,而她,却垫伏一在那冰冷黑暗的泥土里,她那花容月貌,那慧心灵性*......都......都......都
心中黯然久之。
李老师和我都是基督徒,都相信永生,她在极端的痛苦中,我们曾手握着手一起褥告,按理说是应该不在乎_死_的--可是我仍然悲痛,我深信一个相信永生的人从基本上来说是爱生命的,爱生命的人就不免为死别而凄怆。
如果我们能爱什么人,如果我们要对谁说一句感恩的话,如果我们要送礼物给谁,就趁早吧!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表达了。
其实,我在八月初回国的时候,如果立刻去看她,她还是精神健旺的,但我却拼着命去赶一个新剧本第三害,赶完以后又漏夜誊抄,可是我还是跑输了,等我在回国二十天后把抄好的剧本带到病房的时候,她已进入病危期,她的两眼睁不开,她的声音必须伏一在胸前才能听到,她再也不能张开眼睛看我的剧本了。子期一死,七弦去弹给谁听呢?但是我不会摔破我的琴,我的老师虽瞳了,众生中总有一位足以为我之师为我之友的,我虽不知那人在何处,但何妨抱着琴站在通衢大道上等待呢,舞台剧的艺术总有一天会被人接受的。
年初,大家筹演老师的瑶池仙梦的时候,心中己有几分忧愁,聂光炎曾说:_好好干吧,老人家就七十岁了,以后的精力如何就难说了,我们也许是最后一次替她效力了。_不料一语成谶,她果真在演瑶池仙梦三个月以后开刀,在七个月治。瑶池仙梦后来得到最佳演出的金鼎奖,其导演黄以功则得到最佳导演奖,我不知对一位终生不渝其志的戏剧家来说这种荣誉能增加她什么,但多少也表现社会给她的一点尊重。
有一次,她开玩笑的对我说:
_我们广东有句话:'你要受气,就演戏。'_
我不知她一生为了戏剧受了多少气,但我知道,即使在晚年,即使受了一辈子气,她仍是和乐的,安详的。甚至开刀以后,眼看是不治了,她却在计划什么时候出院,什么时候出国去为她的两个学生黄以功和牛川海安排可读的学校,寻找一笔深造的奖学金,她的`遗志没有达到便撒手去了,以功和川海以后或者有机会深造,或者因恩师的谢世而不再有肯栽培他们的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己自她得到最美的遗产,就是她的诚恳和关注。
她在病床上躺了四个月,几上总有一本**,床前总有一个忠心不渝的管家阿美,她本名叫李美丹,也有六十了,是李老师邻村的族人,从_后一直跟从李老师到今,她是一个瘦小、大眼睛的、面容光洁的、整日身着玄色*唐装而面带笑容的老式妇女,老师病笃的时候曾因她照料辛苦而要加她的钱,她黯然地说:_谈什么钱呢?我已经服侍她一辈子了,我要钱做什么用呢?她已经到最后几天了,就是不给钱,我也会伺候的。_我对她有一种真诚的敬意。
亚历山**帝曾自谓:_我两手空空而来,两手空空而去。_但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她却可以把这句话改为:_我两手空空而来,但却带着两握盈盈的爱和希望回去,我在人间曾播下一些不朽是给了别人而依然存在的。_
最后我愿将我的新剧第三害和它的演出,作为一束素菊,献于我所爱的老师灵前,曾有人赞美过我,曾有人底毁过我,唯有她,曾用智慧和爱心教导了我。她曾在前台和**看我们的演出,而今,我深信她仍殷殷地从穹苍俯身看我们这一代的舞台。
遇见————————————————————————
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一叫起来。
_妈妈!妈妈!快点来呀!_
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
_什么事?_
她不说话。
_到底是什么事?_
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_到底什么事?_
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
_天!_
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
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常是一个聒噪的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喜悦,她遇见了天空。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响亮的天蓝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那一刻真是神圣,我握着她的小手,感觉到她不再只是从笔划结构上认识_天_,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那份坦荡、那份深邃--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她长大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一团一大一团一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一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一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馀,只有一颗种一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一子中有哪一颗种一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一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我在————————————————————————————————————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老师说:
_XXX_
_在!_
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_在_这里。
回答_在_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然后,长大了,不必被点名了,却迷上旅行。每到山水胜处,总想举起手来,像那个老是睁着好奇圆眼的孩子,回一声:
_我在。_
_我在_和_某某到此一游_不同,后者张狂跋扈,目无余子,而说_我在_的仍是个清晨去上学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回答**的问题。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能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题?一切的爱,不就是_同在_的缘份吗?就连神明,其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_昔在、今在、恒在_,以及_无所不在_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_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_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
君家何处走,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又在太虚,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旧约里记载了一则三千年前的故事,那时老先知以利因年迈而昏聩**,坐视宠坏的儿子横行,小先知撒母耳却仍是幼童,懵懵懂懂地穿件小法袍在空旷的大圣殿里走来走去。然而,事情发生了,有一夜他听见轻声的呼唤:
_撒母耳!_
他虽渴睡却是个机警的孩子,跳起来,便跑到老人以利面前:
_你叫我,我在这里!_
_我没有叫你,_老态龙钟的以利说,_你去睡吧!_
孩子躺下,他又听到相同的叫唤:
_撒母耳!_
_我在这里,是你叫我吧?_他又跑到以利跟前。
_不是,我没叫你,你去睡吧。_
第三次他又听见那召唤的声音,小小的孩子实在给弄糊涂了,但他仍然尽快跑到以利面前。
老以利蓦然一惊,原来孩子已经长大了,原来他不是小孩子梦里听错了话,不,他已听到第一次天音,他已面对神圣的召唤。虽然他只是一个稚弱的小孩,虽然他连什么是_天之钟命_也听不懂,可是,旧时代毕竟已结束,少年英雄会受天承运挑起八方风雨。
_小撒母耳,回去吧!有些事,你以前不懂,如果你再听到那声音,你就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_
撒母耳果真第四度听到声音,夜空烁烁,廊柱耸立如历史,声音从风中来,声音从星光中来,声音从心底的潮声中来,来召唤一个孩子。撒母耳自此至死,一直是个威仪赫赫的先知,只因多年前,当他还是稚童的时候,他答应了那声呼唤,并且说:_我,在这里。_
我当然不是先知,从来没有想做_救星_的大志,却喜欢让自己是一个_紧急待命_的人,随时能说_我在,我在这里?_
这辈子从来没喝得那么多,大约是一瓶啤酒吧,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朋友吃饭,对着仰着脖子的敬酒者你很难说_不_。他们喝酒的样子和我习见的学院人士大不相同,几杯下肚,忽然红上脸来,原来酒的力量竟是这么大的。起先,那些宽阔黧黑的脸不免不自觉地有一份面***人和读书人的卑抑,但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
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这个岛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鸟屿,岩岸是美丽的黑得发亮的玄武石组成的。浪大时,水珠会跳过教室直落到操场上来,澄莹的蓝波里有珍贵的丁香鱼,此刻餐桌上则是酥炸的海胆,鲜美的小鳝......然而这样一个岛,却没有淡水。
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读书,也是一种_在_。
本文由admin于2023-12-08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7196.html
下一篇
学术论文格式标准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