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5篇)
- 范文
- 2023-12-05 09:09:11
- 262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1篇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分歧):
对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解决探究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共同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
B.没有科学依据;
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但是这却把世界的复杂简单化。他们对世界观本原的认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见上表,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
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开始站不住脚。对它影响最深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比如镭。在放射过程中,它会生成惰性气体氦和氡。由此可见,原子是不是不变的?
B、电子的发现: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2篇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的独立性;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亿元、“增量消费”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也应具体分析。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3篇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学习了财政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今年国家发生很多灾难,如甘肃的旱灾,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在发生这些灾难的时候,国家正是通过财政拨款才得以缓解灾情,大家知道我国的财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正确,财政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税收,20xx年我国税收收入超过三万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第二框《征税与纳税》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观察一幅漫画(展示漫画:偷税),有人说“偷税偷的是大家的钱,小贼偷的是一个人的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和税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税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和理解税收呢?大家能从字义上说出什么是“税”吗?
教师:在汉语中,“税”字是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英文中的“税”字“tax”,意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从字义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既包括:
多媒体展示:字义:包括税和税的征收
本质: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实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主体:是国家
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非经济权力
依据:是法律
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
过渡:接下来,同学们来思考一下税收有哪些特征。
教师:税收第一个特征是强制性。
板书:强制性
教师: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列宁: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句名言指出了税收的什么特征?
学生:无偿性。
板书:无偿性
教师:无偿性是指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单个纳税人也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外提出来任何利益要求和回报,税收不是商品交易,无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变更。这句话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呢?
学生:固定性。
板书:固定性
教师:税收具有三大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统一于税法;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多媒体展示三者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某县为吸引外商投资,宣布凡来本地投资的企业均可免征三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不妥当。县政府无权决定税收减免。这样做,既违反税收强制性,也违反固定性。
教师:税收又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划分我国的税收可以划分为多少大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税收的种类
学生: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多媒体展示出各个类别的税收的征税对象和包括的主要税种。
教师: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请大家看下列图表,依据图标的提示,对增值税进行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征税对象、纳税人、基本税率、计税方式、作用的图表。
答案:征税对象:在我国境内;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基本税率:17%;计税方法: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教师:下面请大家看一下多媒体上的题目,计算出服装厂应该缴纳的增值税。
多媒体展示题目:
某服装厂应付款项总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殖税为1445元这笔增殖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15000元
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殖税是多少?
答案:应缴纳(1500×17%)–1445=1105元
教师:说完了增值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个人所得税了,请大家阅读多媒体上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见《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第265页。
学生:
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由此,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税率有了深刻的把握,这里我们再总结一下。
学生: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②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
教师:(进行点评后通过多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请大家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计算出多媒体上所展示题目中厂长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展示:某乡镇企业厂长月薪1600元,他带领职工奋力拼搏使工厂扭亏为盈,为该乡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乡政府决定奖励他8万元。
请问:该厂长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请同学起来回答,并做点评。
多媒体展示计算方法。
教师:大家从计算方法上以及刚才所展示的国家上调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归纳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那为什么要实行这种税率呢?
学生: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税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国家财政的重要的来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特点。
过渡: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国家主要通过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取得税收,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就是我们的税收取之于民。国家的税收又为谁服务呢?结合之前的动画,和这些画面,我们可以得出税收用之于谁?(民)。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依法纳税。
板书:(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展示教材插图及设置问题情景: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大爷的行为?
学生: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后)张大爷的行为是积极纳税的行为,在我值得我们去学习。
板书:
1、税收同国家、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要依法诚信纳税。
设疑:有人认为“自己一不偷,二不抢,得来的钱合理合法,政府凭什么从我手里拿走一部分?请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
教师:利国利民。再设疑:为什么利民?请大家结合自己体验分析。
教师: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多媒体展示:“关于公民纳税意识的社会调查”问卷及图表结果。
教师:从调查结果看到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一是自觉纳税意识不强,二是监督意识不强。请大家自读P86-87,举例分析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它们有何区别?应受什么处罚?
板书:
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教师:请大家抓关键词,理解并分辨偷税、骗税、抗税、欠税。下面,我们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帮助大家加深对偷税、骗税、抗税、欠税的认识,增加自觉纳税的意识。附:对抗赛规则:
1、根据课前的分组情况,每组选一位同学进行抢答,待老师讲完题目,说“开始抢答”之后争夺抢答权。
2、由获得抢答权一方判断题目的内容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并揭示判断的理由。
3.答对加分,答错不得分,由其他组同学补答对抗赛题目:
1、20xx年12月,税务机关发现西宁三兰制衣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鄂尔多斯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金华市进出口公司存在互相勾结,利用虚_骗取出口退税的重大嫌疑。这起案件属于_________行为。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4篇
通过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的理解,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通过对具体税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了解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后习题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征管工作任务艰巨。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对策?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5篇
(一)导入: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吗?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不同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二)进入新课:
本文由admin于2023-12-05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6909.html
上一篇
优秀论文专家评审意见范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