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精神演讲稿(3篇)
- 演讲稿
- 2023-09-29 12:46:16
- 220
苦干实干精神演讲稿 第1篇
靠实干创造美好未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靠实干创造美好未来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吃苦实干。
随着中国的崛起,华夏民族踏上“复兴之路”,我们迎来了千年不遇的“中国式战略机遇期”。龙的传人如何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用中国式的实干精神,打造一个伟大的中国呢?对个人来说,就是要发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菜根精神;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发扬“给点土壤就成长,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草根精神;对国家来说就是要发扬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反对“拍脑门想事、拍胸脯办事、拍屁股坏事”的形式主义;反对“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会捧会献,杰出贡献,会钻会溜,考绩特优,互踢皮球,前途加油”的机会主义;反对“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台上讲得满头汗,台下鼾声连成片”,“打雷闪电热在上层,星星点点落在中层,不声不响冷在基层”的官僚主义„„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发展经历,也有各自的企业文化:韩国大都公司的口号是“人才第一”;百度公司崇尚激情、自由和创造力;同仁堂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厚”,这些企业都是借助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发展壮大。中国铁建从抗美援朝到决战京九,从铺架青藏铁路到应对大规模的铁路会战,这是一种独特的创业历程,这种历程也沉淀
成了一种格调和气氛,转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那就是把“人品”和“诚信”当做信仰,把“精品”和“创新”当做追求。
我们是怎么追求“精品”和“创新”的呢?——实干
实干精神是顺应时代需要的一种工作态度,这种态度会让自己受益,也有助于与企业达到共赢。在工作中,那些循着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去思考和行动的人,他们都饶有兴趣地工作和生活着,人生中很多的期待都已水到渠成。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是改革开放初期,_同志的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话的核心是“实干”,就是要在做学问、办事情和搞建设中踏踏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干。
我们又是怎样行之有效地“实干”的呢?
首先,“实干”不是盲干。干什么?怎么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可以表达清楚的。如果不知道干什么,那么,我们就会盲干;如果我们不知道为何而干,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行动的方向。因此,干什么,怎么干,往往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方向、行动目的和行动性质。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从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细化政策,实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务求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八项目部从进场到现在一直都有规可循,整个项目部不论从系统管理,体系建设还是别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一条龙”的规划。就
拿试验室建设来说,我们从工作间的布置,仪器的安装,仪器的标定到试验室的验收进而到实际的运作,这一步步的历程都付有管理体系,工作指导书。干什么,怎么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明确的。
其次,“实干”不是虚干。“实干”是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想得最好,但不落到实处,那所想的永远不能兑现,想,也就成了空想。只有把好的想法、计划落在实处,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发扬拼劲,坚持韧性,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针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地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踏踏实实地真抓实干。
实干才能出成果,我们项目部从2010年3月进场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工程已经完成大半。在项目部经理的带动下,全体员工加班加点,保安全保质量稳抓进度,在屡次的检查、信誉评价中都得到了好评。在去年冬天我们采取了冬季施工,虽然严寒难耐,我们的广大职工仍能坚守岗位,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从领导班子到底层员工,每位同志都付出了艰辛。在今年的资金紧张的不利形势下,广大员工团结拼搏,干劲不减,脚踏实地,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灵感来自于实干,智慧来自于实干,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实干能够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时空观和价值观,以最高的效率,将物化劳动变现成价值,变现成优秀文化,变现成巨大的财富。
实干兴企,实干增值,只有实干我们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实干、苦干加巧干,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大西客专第八项目部江慧敏
苦干实干精神演讲稿 第2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能吃苦的人有许多,如:王冕为学作画因贫穷买不起纸,就在沙上绘画,终于成了画坛圣手;匡衡为学知识,凿壁偷光,勤奋读书,终于成了一位文学巨匠;童第周因家境贫寒,晚上在路灯下看书,自强不息,终于成了第一个将青蛙卵和外膜隔开的生物学家。看来,吃苦精神存在于与失败和挫折的斗争中的不断探索和追求,加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才引导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拔草根,吃树皮,尝尽了人生的最苦,但他们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走出了危机四伏的草地。而今天,不少人在生活中却百般挑剔,不爱惜粮食,对照当年红军所吃的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暴軫天物呢?人要在吃苦后才会懂得珍惜,这句话一点没错。
虽然吃苦者不乏其人,但畏苦者比比皆是。历史上,著名的阿斗刘禅继承他父亲刘备的皇位后,畏惧吃苦,曾经风云一时的蜀汉江山就这样葬送在了他手中,在今天。怕吃苦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怕劳累,怕学习,怕工作,怕麻烦,怕吃苦,久而久知,社会上就形成了一股弄虚作假的坏风气。为什么?因为他们怕吃苦。有一些孩子从小被大人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碰上困难就要么依赖父母,要么逃避现实,这时,他们全然忘了平日里老师要他们学习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精神的教导,只知道一个劲地躲避,怕吃苦,还是怕吃苦。家长们只知道一味地安慰孩子,却让他们失去了在困难中历练的好机会。
我们现在不能完全依赖父母,必须学会自立。要学会自立,就必须学会吃苦,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从小做起,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勇于面对挑战的人,才会有无量的前途。而如果现在不会吃苦,长大后只会成为一个弱者,只会被社会残酷地淘汰掉。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我借用这句古话奉劝大家:为了自己的将来,还是多吃一些苦为好!
苦干实干精神演讲稿 第3篇
又到五四,每每这个时候总会勾起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回忆,对那一种精神的追求。依稀记得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___对青年的殷切希望与关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这也是在党的报告中第一次确切提到关注青年,我倍感荣幸与骄傲。而作为一名年轻的******员、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更感到一种责任与使命。
荣幸与骄傲源于我属于青年中的一员,我属于潜力无限、大可作为的青年中一员。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心中有了更多对未来、对理想的理解。增加了****的一种成熟与稳重,更加明了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道理。
责任与使命源于我的职业及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教育,这一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不曾忽视的职业,让我既感到身上一种无限的荣光,更感到肩上的一种重任与职责。
今天,我们江声实验学校青年教师汇聚一堂,我也谈谈我对青年使命与职责的理解。
每个时代都需要青年人去奋斗、去努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裕,则国富裕;青年有追求,则国有追求;青年有理想,则国有理想;青年胜于欧美;则国胜于欧美;青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只有我们每个青年人都为自己的梦想去追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才会得到实现。
而千里之行思想汇报专题,始于足下。我们青年人该从何处着手,秉承何种精神,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呢?我认为我们青年人应该从“讲学习、讲实干”做起。
“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只有讲学习,我们才能将目前风气带来些许改变。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加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范文写作读诗使人聪慧”,多看一些哲学、文学、美学书籍,能够让我们思想更加沉淀。在江声的这两年多以来,我保持这样一种习惯,坚持每天阅读一点书。记得去年参加开学培训会议后,听取了刘建琼教授的建议,我开始了阅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和朱光潜《谈美》,我对什么是美有了更加清晰地理解。美是什么?美并非仅仅指眼睛所看到的浮躁表面,而是指任何一件事物之后历史与逻辑的厚度。发现美需要我们一种心态、一种眼光、一种角度。而这也就是一种沉静的心态、凝聚的眼神、历史的角度。后来我又看了曾国藩、曾仕强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理解。
读书,是一种习惯,而且必须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习惯。古人常说读书改变命运,在我看来,其实读书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静的习惯,让你不至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偏离做人的初衷。
本文由叁佰于2023-09-29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