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共4篇)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共4篇)

  • 范文
  • 2023-11-23 12:56:03
  • 202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 第1篇

那么,怎么在日语教学中发挥日本文化的积极作用呢?

其次,在课堂之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引入一些合适的文化录像片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学唱、欣赏日语歌;或者选适合中学生看的日本影视影片定期给学生欣赏。通过实践、欣赏,可以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流行时尚、生活方式、说话技巧,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日语的语境、语言魅力之所在,不断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最后,除了在日常教学中穿插相关的日本文化知识外,可每周专门安排一节日本文化专题讲座。

其步骤如下:

(1)每周一教师布置专题题目,或征求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2)发动学生自己动手搜寻日本文化内容,集中大家搜寻出的成果,共同分享。

(3)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的补充。

我今年教初一年级的日语课,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周起,一直进行着这个文化专题讲座活动。内容涉及日本的诸多方面,比如日本人的礼仪、饮食文化、传统的服饰、旅行名胜、文化习俗等。通过这些专题活动,同学们对日本及日本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深刻地理解了日语语言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日语的兴趣。美丽的富士山、和服、寿司、樱花图片及录像,使学生了解日本和日本的礼仪,使学生们变得彬彬有礼。很多英语班的学生也掀起了学习一些日语的热潮。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 第2篇

笔者调查了江苏省日语专业语音课程的开设情况,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通过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搜索江苏省设立日语专业的院校,随后通过查阅各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案调查其课程设置情况。(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系统,2014)。经调查得知江苏省设立日语专业的院校共计32所①,其中仅3所院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开设日语语音课。以上调查表明,日语语音课程的开设并不普遍。当然,不开设语音课并不意味着不进行语音训练和语音知识的传授。除基础日语课程中的语音教学环节外,各高校均开设了会话或口语课程,且高年级的日语概况课程中通常也包含语音理论的教学内容。然而对比英语专业等语音课的设置情况不难发现,尽管面对的是有相当基础的学习者,语音教学一直被视为基础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语音课的设置相当普遍。(祝玉深,2007:36)。

2语音知识在教材中的比重

“教材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零起点的初级教材,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学习用外语交际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教师安排教学教法的主要依据”(林洪,1994:31)。如前所述,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基本通过基础阶段综合日语课实施,因此语音知识在教材中所占比重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和教师对语音教学的定位。笔者考察了几种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基础阶段综合日语课教材———《新大学日本语》《综合日语》《新编日语》和《基础日语综合教程》。考虑到语音教学多集中于入门阶段,以下均选取教材第一册进行比较。表1中,《新大学日本语》的语音课占总课数比例高达39%,充分体现了其前言提出的“配有规范、准确的发音指导”这一特点。《综合日语》语音课的比例虽低于《新大学日本语》,但其特色在于后续的综合课每课均含“解説•音声”专题,并贯穿整个基础教学阶段。相比之下,其他三种教材虽也有后续的语音专题,但比重偏小缺乏连续性。表1数据大体反映了语音教学在基础日语入门阶段所占的比例,但该比例不是绝对的。因为对语音教学的处理反映了教材的编写理念,且一课的内容量也不尽相同。以《新编日语》为例,从第2课起除语音知识外已经导入了词汇、语法的教学,准确地说当属包含语音课的综合课。《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于开篇设立发音书写篇,大体相当于综合课一课的教学内容,且前言中提示可以将其中部分内容穿插于第一单元的各课中分散处理。综上,由于教材编写的理念不同,语音知识在各教材中的比重存在一定差异,由此产生的对学习者习得程度的影响值得关注。

3语音知识涉及的范围

笔者依据教学大纲及附表内容就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察:1)音素2)音节3)声调4)语调。考察对象仍为表1所列四种教材。结果表明,所有教材均涵盖了上述4方面内容,但具体细节存在一定差异。如:1)音素教学是否采用舌位图和国际音标;2)音节教学是否包含外来语中出现的拗音①;3)声调教学在基础概念和声调类型教学的基础上,是否延伸介绍用言活用形的声调规律。四种教材中《综合日语》涉及的范围最广泛且深入。尤其是声调教学内容颇为细致,涵盖了诸如动词第一连用形甚至是“Vないでください”等的声调解说。由单词过渡到句节、进而到完整句子的训练,强化了声调、语调的内在联系,展现了语音教学的体系性。此外,四种教材均未涉及句子重音(プロミネンス),这源于大纲的规定“句子重音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随意性。本阶段只要求掌握具有社会性的句子重音,随意性的句子重音只要求听懂,领会其意思”(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2001:2)。大纲将句子重音纳入第2学年的教学目标。

4语音教学的模式

对于目前语音教学中普遍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先行研究大多持否定态度。直觉模仿式、听说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设计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音素和单词发音为教学重点,注重机械操练。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倦怠,语音模仿不到位且容易回生,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兴趣,阻碍语音习得和后续阶段的技能发展。(金成花,2007:67.祝玉深,2007:37.郭梅,等,2012:76)。基础日语课程中的语音教学环节受制于教材、课时等,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落后的教学手段和单一的教学策略进一步阻碍了语音教学的发展。如不及时改变这一现状势必导致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的下降,制约专业的发展空间。

5语音教学改革的提案

先行研究表明学习者语音方面的不足会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国际交流基金,2009:5)。日语教育者和研究者不断反思日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通过引入新的理论和教学模式以提高语音教学效率的途径。(金成花,2007:67.张思瑶,2011:116.郭梅等,2012:76)。以先行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前述语音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对语音教学进行改革。1)尊重语音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强化教师的语音教学意识。河野俊之指出,促进语音教学的因素,教师比教学法更为重要。(河野)就目前的基础阶段综合日语课而言,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自身的语音知识积累。2)加强语音教学在教材和课程中的渗透。①必须将大纲的总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使之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②优化课程设置,将语音教学融入课程体系中。除综合日语课程外,增加会话和视听课程中的语音教学要素。依托情境和交际互动,可以让学习者切实体会到语言的物质性和语音的社会性。③系统地有序地实施语音各要素的教学,并在教材中确立下来,让教师的语音教学和学生的语音学习有法可依。3)用情境化模式等新模式取代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支援学生的语音习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克服语音学习的心理障碍。促进语音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导入语音知识。

6结语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 第3篇

中学日语有效教学的初探

语言负迁移的分析及归因

日语课活动模式的探讨及研究

日汉语篇比较翻译教学法之探索

汉语偏误分析的理论意义

日语教学中的数词用法探讨

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语法探讨

岛崎藤村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现代日语动词结合价的考察与分析

论新日本语能力考试改革与对策

浅谈高校日语青年教师的困惑与需求

日语专业人文教学理念之思考与实践

从学生的需求角度探讨大学日语教育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写作能力研究

视觉辅助下的日语语法教学研究

试论外来词与汉语词汇的规范化

日语教学方案范文 第4篇

教学是作为一个老师的首要任务,能否教好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认可,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上一学期日语教学过程中,总体说来,上课把语法知识梳理清楚,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但在经验方面仍欠缺少。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彻底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慢慢发现,班级是一个团结、活泼的班集体,一个学习成绩好,氛围好的班级并不见得是一个团结活泼的班集体,他们都是非常可爱的孩子。总的来说,我和班里的学生相处的很融洽。

其次,在课堂上,有些时候,我只顾多讲写知识点,忘记观察他们的回馈。大一新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日语,正是基础学习的过程,要有一个反复和强调的过程,操练对学生学习日语很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对知识点掌握更牢靠。指导老师也指出我带读的太少。的确如此,在后面的每节课中,我都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带读单词和句子,尽量让他们在当堂课之内把相应的单词都记住了,也让他们在45分钟内得到最多的锻炼。

对于一名日语教师来说,虽然日语是母语,但对知识点的掌握必需准确,尤其是句子的朗读,以及语法结构,这些都要求很精确的掌握。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需做到专业知识很扎实,这样才不会误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把基础打牢固,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顺畅,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越强。

回顾上学期日语教学过程,自己收获颇丰。感觉自己在认认真真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一件事情。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是一名日语教师,能用我的专业为我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我今后的发展道路树立了信心。下一学期,我将继续努力,夯实学生的语法基础,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