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汇总5篇)
- 范文
- 2023-11-12 14:01:26
- 206
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 第1篇
书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我爱书法,尤其是硬笔。
至于软笔,早些时候也练过,但当并不“潇洒”的字体顺着毛笔的足迹显现时,就让我大倒胃口。相比之下,硬笔书法更清秀,钢笔缓缓流动,每个笔画拼贴地天衣无缝。相对软笔,我更爱硬笔书法。
我与硬笔的相逢却是被迫的`(从这个角度看,我的字很烂),由于老师的火气不可遏制的爆发及其他一些因素……但当我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和崭新的钢笔步入硬笔书法课堂后,竟惊奇的发现老师表扬的话语频频灌入耳中,写的也越来越熟练。
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的字似乎有了退步,很大原因就是字体仅限于书法课堂。我便用那双用劲太多中指变形的右手找机会练习,苦练……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我的书法水平大为提高,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他给了我知识,它行云流水的样子,刻在我心上,印在我脑中。
硬笔书法是一盏晶莹透亮的灯,点亮我的生活;是一支五颜六色的笔,充实我的知识;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导师,给我刷新字体的能力;是一位朋友,鼓励我努力奋进……
我爱你硬笔书法,你的发扬光大一定有我的辛劳!
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 第2篇
我想,上述一切工作的开始之际,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方面先行交流,可能会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一、如何定位“中小学书法教育”。
所谓“理念”,含有“观念、价值追求和主要策略”诸种意义。正确的课程理念是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讨论、系统思考而形成的,要求以精炼的概括表明该课程的主旨和主要策略。
“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这是写在《指导纲要》“基本理念”之前的概括论述,为中小学“书法教育”给出基本定位,明确了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和途径。
这一定位,将中小学书法教育与书法家常说的“书法”区别开来了。这个区别非常重要,有了这个区别,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和评价,才能切实符合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时下中国书法家所撰文章中,有的认为,“中国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具有艺术性、典范性的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写出来的汉字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有的认为,“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有的说,“书法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书法”不能套用这些书法家的“界定”。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书法”,包括汉字一般性的书写法则和特殊性的书写艺术欣赏。“中小学书法教育”首先看重最基本的书写法则,培养最基本的书写技能和正确的书写态度,同时也适度融入书法文化艺术教育。
老师们很容易产生疑问:这个界定似乎与以前常说的“写字教学”差别不大,以前都讲“写字教学”,现在提“书法教育”,两者有什么异同?
笔者认为,“中小学写字教学”和“中小学书法教育”二者相同之处是基本的、主要的。它们一脉相承,都以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都以提高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也都要关注书写的审美艺术价值。
从“写字教学”到“书法教育”,也有些发展变化。作为“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增加了此方面的课程内容。
那么,今后中小学是否就不用“写字教学”这个概念呢?肯定不是。“写字教学”这个通俗用语历史悠久,并且会和语文教育共存亡。《语文教学大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都使用“写字”这个通俗概念,但并不排斥“书法”二字,不排斥“书法教育”的艺术追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初中阶段要求“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但重点十分明确:中小学生主要是写好汉字。这符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
比较客观的认识是:书法教育和语文课程中的识字写字教学互为促进;语文教师是书法教育的主体,书法教育主要在语文课程中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不是着意培养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精英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并行不悖。今后,“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这两个概念会同时使用,互不排斥,不能认为以后只说“书法教育”,不说“写字教学”。
二、四条“基本理念”。
《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共四条,笔者结合研制过程中的调查与讨论,逐条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为什么将此作为《指导纲要》基本理念的首条?首先要认识到“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书写汉字是与认识汉字紧密相关的。对汉字归类,或归于形,或归于意,或归于形和声,这一特性有利于认知汉字。学生书写“山、水、田、木”,是在认识象形字所表达的意义;书写复杂结构的“猴、镜、警、鲸”字,是在认识形符与声符所表达的意义;书写细微差别的“王、玉、于、干、士、土”等字,要一笔一笔分辨清楚,才能会识会用……书写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是从中慢慢摸索汉字构字规律的过程。这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与成人书法学习的最大区别,把握好这个区别,才能把握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方向。
中小学书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小学生,也包括中学生;包括字写得好的学生,也包括写好字有困难的学生和不怎么努力练字的学生;要求所有中小学校都重视书写,而不是只有“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才重视。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评价,要考查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是否“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是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教育的评价也仅此而已。
中小学书法教育不能好高骛远。“掌握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是首要目标。因此,《指导纲要》不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书法创作”要求,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只提“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喜欢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对初中学生只提“愿意在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及家庭生活中积极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对高中选修书法课的学生才提出:“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可尝试书法作品的创作。”
《指导纲要》还规定:“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指导纲要(草稿)》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校长、教师、家长都为这个规定叫好。因为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太重;因为许多“考试、考级、竞赛”都意在“敛财”、“升学加分”,书法教育不能走上邪路。当然,也有团体反馈意见:希望考级问题“不要一刀切”。征求意见后的讨论中,领导和专家们都认为,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必须“切一刀”,严格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通知”(教基二[2013]1号)中再次强调:“教育行政部门不组织、不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书法考级活动。”从行政角度防患于未然。
基本理念二: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
书写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书写速度,硬笔书写成为主流,这是时代使然。但是,电脑打字导致书写能力的下降也是个世界性问题,许多国家都有学者担心“手写萎缩,大脑退化”,大力呼吁“拯救手写”。练好硬笔字,仍然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指导纲要》里所说的“硬笔”,在小学低年级为“铅笔”,在小学中年级之后均为“钢笔”。这个“钢笔”实为“铅笔之外,学生常用的硬笔”。为什么都叫“钢笔”呢?因为市场上各种“硬笔”陆续出现,圆珠笔、碳素笔、中性笔……都可以写出漂亮的汉字,但是,这些硬笔名称变化太快,不便罗列,只有“钢笔”资格较老,仍然在广泛使用。所以《指导纲要》只说:“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这里并不排斥钢笔以外的其他新式硬笔。
为什么练习毛笔?首先要明确,硬笔书写是从毛笔书写发展而来,当今写字教学的基本笔画、基本写法都与毛笔书写一脉相承;其二,在当代社会,毛笔书写仍然实用,况且写好毛笔字有利写好硬笔字;其三,用毛笔书写可以把字放大,减低速度,慢慢琢磨好之后,慎重书写,具有磨炼心性、培养意志的功能;其四,以毛笔书写为代表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重视毛笔书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指导纲要》里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前文说过,各国都有学者在呼吁加强手写,在这个“拯救手写”的世界潮流中,汉字可能更有条件走在前面。因为汉字特有的艺术特质,使书写能够成为审美享受和艺术创造,获得超越世俗功用的审美愉悦――练习书法的国人越来越多就是一证。
基本理念三: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汉字书写有哪些规范?以前的写字教学有:笔画书写规范、笔顺规范,结构比例规范以及章法规范。毛笔书写有执笔规范、临帖规范。书写还有字体规范,篆、隶、草、楷、行皆有基本规范。楷字书写是一贯要求,其次还强调学习“规范的行楷字”。这个要求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在7-9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目标中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10余年来,许多学校没有落实这个要求。行楷字书写起来流利美观,日常书写中经常运用;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行楷书写训练,没有掌握行楷字的基本规范,作业一多,一写快就是潦草。有关行楷字的牵连、省略、笔画变化、特殊笔顺等,需要结合优秀范字,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步掌握,既能提高书写速度,又能保证书写质量。我国台湾地区在小学高年级,就要求学习写“行楷字”;日本学生在初中要求学写毛笔行楷字。《指导纲要》研制中,准备在小学高年级提出书写硬笔行楷字要求,在初中提出书写毛笔行楷字要求,后来,考虑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保持一致,只在小学高年级提出“小学高年级……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初中阶段“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其中,对提“有能力”还是提“有兴趣”的问题,也有过讨论。最后,大家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可以练好行楷字、行书、隶书。
遵循书写规范还包括遵照《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第二款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规定。书法教育中实用性书写尤其是硬笔书写教学,必须强调写规范汉字。该法第十七条还规定“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其第三种情形为“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据此,学生用毛笔临摹经典碑帖练习书法,或者尝试书法“创作”,当然可以写繁体字、异体字。
书写练习,遵循规范非常重要,为什么“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关于这一条也有教师有过不同看法,担心“个性化表现”鼓励随意乱写,担心怪异书法教坏了学生……最后,大家认识到,任何学科都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写汉字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画画,没有体验,没有感悟,就是临摹也难达到“形似”,更难“神似”。这种体验与感悟,是在开始写字时就会有的,低年级小学生有的会说“那个捺像把刀”,有的会说“捺像个踢足球的脚”,等等,就是用自己的体验感受笔画特征;到了高年级,对各种字体、书体以及不同风格书写,学生逐渐会有自己的审美情趣――而审美情趣是不能整齐划一的,个性感悟体验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教师要防止用自己的书写爱好及审美标准统制学生的审美情趣,防止用苛刻的笔画要求,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即使是临摹经典碑帖,小学只要求“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初中要求“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临摹首先是追求“形似”,只能是“力求”。严格地讲,经典碑帖的临摹不可能“完全一样”,历代的优秀摹本,都有临摹者自己的风格。
书法欣赏是《指导纲要》规定的学习内容:“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书法之美千姿百态,个体感受当然是林林总总。书法教育同样要把学生的“体验、感悟、个性化表现”当作创造性表现加以鼓励。
基本理念四: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 第3篇
郭沫若的书法世界 王建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 聂心勇,况江陵
书法助我成长 王晓钰
书艺答问 梁德水
熔汉铸唐彪炳千秋——杨守敬的书法艺术 谷国伟
跟明星学硬笔整篇的训练:方格 赵明星
好房子,自己造 丁国云
植根传统参透一家
深入临帖——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评级点评 陈辉
篆刻作品与点评 谷松章
雄强茂美古朴生动——《爨龙颜碑》赏析 守墨
沉着温厚苍凝豪放——胡小石先生的书法艺术 陈辉
未尽八缸水笔下亦精神 陈红英
浅谈少儿书法教育 郭仁鹏
书艺答问 梁德水
茂密雄伟狂放肆意——徐渭的书法艺术 陈一明
跟明星学硬笔结构的训练 赵明星
硬笔楷书结构谈(续) 陈伟平
提按在运笔中的作用(下) 侯玉新
唐·裴度《溪居》诗意图
名贴竞临
少年书法评级命题(1~8级)
崇尚意韵的宋代书法 陈墨,李丰原
恐怖谷除_妖_ 丁国云
一身正气的郑板桥(二) 李响,王立东
因为书法所以快乐 郝婧
书法,我的最爱 谭淳仁
雍容大度方劲瑰丽——汉《西狭颂》赏析 逸之
豪宕典雅朴茂峻切——当代著名书法家李百忍及其书法艺术 彭肖天
浅谈书法教学的德育渗透 李佑生
书艺答问 梁德水
劲健舒展洒落自然——宋徽宗赵佶的书法艺术 陈辉
跟明星学硬笔结构的训练 赵明星
斜田格:_稳_与_活_的统一 袁红战
硬笔楷书结构谈 陈伟平
临摹的系统定位在颜真卿《自书告身》中的应用 刘宝光
唐·李世民《赐房玄龄》诗意图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
在书法学习中快乐成长 史墨龑
高度繁荣的盛唐书法 陈墨,李响
A计划 丁国云
草圣张芝 李响,王立东
方严正大浑厚质朴--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赏析 逸之
书法教学de 现状与思考(下) 肖培金
翰墨育人彰显特色--小学书法教育课程管理探微 聂心勇
格调高古直追秦汉--朱复戡先生的书法艺术 陈辉
婉转通畅劲利豪爽--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书法艺术 守墨
书艺答问 梁德水
跟明星学硬笔结构的训练 赵明星
硬笔楷书结构谈(续) 陈伟平
粉笔楷书捺画的写法 杨海平
唐·杜牧《山行》诗意图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唐·王维《鸟鸣涧》诗
南北融合的隋代书法 陈墨,李响
小撇画找自己 丁国云
李阳冰中兴篆书 李响,王立东
少年书法评级命题(一-八级)
书法,我因你而快乐 赵应可
方正锦绣凝练通达--汉《张迁碑》赏析 若俨
当代草圣--林散之 樊利杰
学习书法受益匪浅 林晨晖
情理并重凸现个性--少儿书法教学经验谈 周关洪
黄道周:人品与书品完美结合的书家 若俨
书艺答问 梁德水
习作点评 樊利杰
跟明星学硬笔结构的训练 赵明星
浅谈初学书法的6个步骤 颜默
硬笔楷书结构谈(续) 陈伟平
唐·王维《幽居》诗意图 单凌雁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集联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唐·王维《鹿柴》诗
魏碑集联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唐·王维诗《竹里馆》
魏晋书风的形成 萧寒,李响
多胞胎联谊会 丁国云
颠人舍命为古帖 李响,王立东
汉隶逸品——《史晨碑》 守墨
写字课中基本笔画教学浅谈 启凤
_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_——卫俊秀先生的书法艺术 杨猛
浓墨宰相——刘墉的书法艺术 吕冰
跟明星学硬笔整篇的训练(终) 赵明星
硬笔楷书结构谈(续) 陈伟平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解读(下) 孙猛
书法让我充满信心 郝金凤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联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唐·颜真卿《勤礼碑》集联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集古诗
少年书法评级命题(1~8级)
争奇斗艳的明代书法(下) 陈辉,李丰原
点画惹的祸 丁国云
千里寻_当_ 李丰原,王立东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 侯登峰
开心果
笔情墨趣话题款 廖云新
颠倒歌/趣味语文
听书法名家谈临摹 房中元
读书五味 张森凤
武术得书法之意书法取武术之形——浅析书法与武术之间的相互参悟 张齐
临《张迁碑》的一点体会 陈广胜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刘功锋
书法编织了我的梦想 陈颖洁
书法初级教学断想 黄少民
帛书重现马王堆 张九玉
千年名刹少林寺 娄延辉
扇面 谷松章
汉字演变的历史与文化(连载) 张九玉
什么叫籀文 看云来
篆刻的临摹(七) 谷松章
意尽搁笔 曹雨
评级展览(一)
评级展览(二)
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 第4篇
书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我爱书法,尤其是硬笔。
至于软笔,早些时候也练过,但当并不“潇洒”的字体顺着毛笔的足迹显现时,就让我大倒胃口。相比之下,硬笔书法更清秀,钢笔缓缓流动,每个笔画拼贴地天衣无缝。相对软笔,我更爱硬笔书法。
我与硬笔的相逢却是被迫的(从这个角度看,我的字很烂),由于老师的火气不可遏制的爆发及其他一些因素……但当我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和崭新的钢笔步入硬笔书法课堂后,竟惊奇的发现老师表扬的话语频频灌入耳中,写的也越来越熟练。
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的字似乎有了退步,很大原因就是字体仅限于书法课堂。我便用那双用劲太多中指变形的右手找机会练习,苦练……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我的书法水平大为提高,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他给了我知识,它行云流水的样子,刻在我心上,印在我脑中。
硬笔书法是一盏晶莹透亮的灯,点亮我的生活;是一支五颜六色的笔,充实我的知识;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导师,给我刷新字体的能力;是一位朋友,鼓励我努力奋进……
我爱你硬笔书法,你的发扬光大一定有我的辛劳!
关于硬笔书法范文大全 第5篇
黄兰淇(四川绵阳安县学生)
我认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我们肯定必须写好钢笔字。我十分赞同陈振濂老师的看法,注重毛笔字是一个好的想法但是要结合我国国情。毛笔字从古以来都必须要老师教授,通过不短的时间来体会中国沉淀的古韵,这是一个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漫长的过程,现如今钢笔字的使用已经明显超过毛笔,我们学习钢笔其实是在毛笔的基础上,就不存在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压力很大,学业负担很重,如若再加上这些毛笔,恐怕不但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感觉书法是累赘。
练习钢笔对我们是有很大的好处,爱上魅力十足的汉字,在书海中遨游,在一次一次的学习中进步。钢笔也是学习毛笔的契机,我想喜欢上汉字的孩子们会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毛笔。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是大家愿意看见的局面吧!我相信汉字对于每一个少年都有不可抵挡的魅力。
李晴阳(河南渑池一中学生)
我们学校正在考虑开设书法课,但是初中的学习比较紧了,课程开设不会太多,所以我想还是要以眼前实用为主,好好练练硬笔字吧。我对理科课程比较感兴趣,将来大概不会从事大量文字书写的工作,但是由于从小上过书法班,就也想把字写得漂漂亮亮的,就是个实用的目的吧。至于毛笔字,可能我是没有时间去专门练习了,所以我建议学校的书法课多开硬笔课吧。
杨雪(河南郑州七中分校学生)
书法课程将在各地中小学课堂出现,“书法进课堂”将成现实。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让我们从小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学校让我们选择练习硬笔书法还是练习毛笔书法。我更偏向于毛笔书法,从最早文字的出现到现在,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如今留下来的都是十分经典的作品,我们应该去学习这些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让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李奇炜(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
书法课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必修课。记得去年的时候,学校安排了一学期的硬笔课程,今年这一学期我们开始接触毛笔课程了。看着古人的碑帖让我叹为观止。学校对低年级的学生开设硬笔课程,三年级以上才开始接触毛笔,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年龄太小的,很难掌握毛笔,年龄稍大一些的就能够合理地控制好毛笔和墨汁,不至于弄得一团糟。我本身就对书法有很大的兴趣,所以除了课堂的学习外,父母还给我报了兴趣班,让我跟着专业的书法老师学习,我大部分临习的都是毛笔字帖。所以,我个人觉得书法的学习还是应该以毛笔为重点,这样才能更加专业和深入地掌握中国的传统艺术。
大人观点
刘延军(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燎原小学教师)
在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设了写字课,有的学校侧重于毛笔,有的学校偏向于硬笔。我认为在课堂上应该以普及方便实用的、易于学生掌握的硬笔书法教学为主,在课外兴趣班应该以传统的、艺术性强的毛笔书法教学为主。学习“硬笔与毛笔”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侧重不同,它们殊途同归,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字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孙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笔者认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不能有所偏向,而应以毛笔为主,硬笔为辅,使两者有机统一。从当代硬笔书法名家的实例来看,如庞中华、卢中南,其硬笔书法之所以为人称道,与其多年的临池不辍有很大关系,其硬笔书法的很多笔法,都取自毛笔书法。可见,有坚实的毛笔字基础,硬笔书写会更加灵活自如,且更容易出新。从此意义上,毛笔书法是硬笔书法的字体渊源。练习毛笔字有助于更好地练习硬笔。另从长远意义来看,尤其是从理解传统文化的角度,毛笔不可或缺。毛笔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必要途径,不能因为硬笔日常使用率高就可以偏废对毛笔的学习。从一定意义上,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更是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基于此,笔者建议应突出主次,应以毛笔为主,硬笔为辅,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赵顺(陕西师范大学)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通过笔墨线条来表现人的性情以达到美学的境界的载体。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历代名家层出不穷,他们都是通过毛笔这种特定的工具来书写的。通过提按顿挫来表现线条的丰富性,几千年来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只是在近代民国时期各式硬笔才传入中国,对中国毛笔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到现在硬笔成为主要的书写形式。我觉得现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加强毛笔书法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更好的发展。
王志杰(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毛笔的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属于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粹,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与发扬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今教育部已经让书法走进课堂,这是我们应该感到庆幸的,这样能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书法,了解到书法。毛笔的使用并非让所有人都成为书法家,只要大家了解认识,能写个规范文字,我觉得书法的普及就做到位了。
硬笔毕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日常的使用也比毛笔方便得多,随身携带,随时书写,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我觉得还是应偏向于日常的硬笔书写,在硬笔字能够书写规范的前提下,再增加毛笔的教育普及,我觉得这样会更好些。
本文由叁佰于2023-11-12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4644.html
上一篇
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下一篇
药品采购购销合同(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