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物流配送服务方案(通用3篇)

物流配送服务方案(通用3篇)

  • 计划
  • 2023-10-31 14:19:34
  • 225

物流配送服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创新;动因分析;物流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company service couldn't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econom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Hence, the innovation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has become the motive power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logistics company. Basing on the motivation analysis of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methods accordingly.

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motivation analysis;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methods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原料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边界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各种新的生产运营模式和消费体验模式相继涌现,并相较于传统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虚拟企业生产、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型生产运营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服务产业作为一种引致性需求也相应的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也已经初具雏形。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物流服务在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构筑可持续竞争优势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把创新物流服务,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当成企业的战略课题来研究。

物流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演化出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社会化等发展趋势。具体到物流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就是要围绕客户需求,遵循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来创新物流服务,创造更大的客户价值。本文主要立足于物流产业的特定背景,以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特定研究对象来研究探讨物流服务创新的动因及其系统服务创新模式。

1 传统物流企业服务的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传统物流服务无论从量还是质两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的服务与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也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亟待创新。

(1)功能要素缺乏整合,不能提供集成化的一站式服务[1]。由于相当多的传统物流企业是脱胎于运输公司和仓储企业,因此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规模小,功能要素之间缺乏协同增值效应等弊端,仅能提供最基本的功能,缺乏具有创新性的服务内容,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发达国家在物流服务方面已经贯穿原料采购、生产组织到配送服务整条供应链,往往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物流服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在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两个指标上都存在巨大的挖潜空间。一方面由于物流企业从业者,尤其是物流企业的领导层对信息化的优势还缺乏深刻认知;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价格便宜等外部经济因素导致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种状况导致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差、可靠性低和操作速度慢,物流资源的消耗过度,物流成本增加,因而,无形中大大削弱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快速应变能力。

(3)物流企业的跨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自己包打天下,所有物流活动都由企业内部完成[2]。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一方面往高度集成整合的角度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向国际先进物流企业学习,在对所有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把部分适合外包的物流活动委托给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甚至学习目前国外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企业,仅仅作为一个一体化物流方案的提供者,而具体的物流活动实施外包。

(4)物流企业的跨产业创新能力较差[3]。目前,发达国家在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等领域已经有相当多的创新服务模式广泛应用于具体的物流实践中。我国目前在这些领域还处于理论引进消化阶段。在实务领域缺乏具有推广性的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不足既表现在理论的创新匮乏方面,也表现在具体的实践创新方面。同时,对创新的具体途径及系统化推进策略方面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现代物流迫切需要对物流服务创新模式进行系统化梳理,更好地满足物流需求。

2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因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的需要出现,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持续成长的发展需要。具体创新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竞争环境,尤其是物流产业环境的变化及顾客需求的变化。21世纪以来,物流服务的顾客需求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一体化和定制化等趋势发展;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物流服务的方式和媒介也相应的有了新的可能性。物流企业作为特定的外部经营环境之下的竞争主体,势必要以顾客为导向,以新型技术为载体来设计自己的物流服务方案。然而,无论是顾客为导向的理念,还是新型技术的应用意识都不足以自动导致物流服务绩效的提升。也就是说,其中物流服务创新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

(2)外部经济环境的发展为物流服务创新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相应的物流需求规模也得到了空前膨胀。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有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逐步兴起,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支撑性环节。过去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低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势头。并且具有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的物流部门也具有了服务创新的雄厚经济后盾。

(3)在传统物流服务利润空间变窄的背景下,物流服务企业为了谋取超额利润,迫切需要通过物流服务创新来营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无论对被服务企业而言,还是对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而言,物流服务本身都是营造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源头。譬如,沃尔玛和戴尔电脑这两个企业分别是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在传统领域难以突破的前提下,透过高效的物流运营的支撑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典型案例。

(4)企业内部战略规划、商业模式与运营理念的变化及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导致物流服务创新的跟进。比如传统企业追求规模化经营,采取低成本战略,因此相应地在物流业务上普遍采用按库存生产(MTS)的策略和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的策略。而现代企业更多地追求个性化定制服务,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相应地在物流业务上普遍采用按订单生产(MTO)的策略,非核心业务外包模式。同时,市场竞争态势由过去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态势向竞合态势发展,相应地在物流业务中涌现出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物流策略。总而言之,物流作为整个企业的一个子职能,必然会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相应地推进物流服务创新以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

3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策略途径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策略途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平台创新

物流配送服务方案 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货代业务 物流化 物流服务项目

国际货代业务物流化项目实施背景

L公司是一家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船务及货运业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的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S公司是一家电器集团的国际行销公司,其产品线包括冰箱、空调和酒柜等系列。运作方式是S公司在海外接单,以OEM形式下单给集团内生产企业生产。L公司与S公司有多年的国际货运合作业务关系,其服务链涵盖出口订舱和出口报关。

S公司自有出口货物总仓库(CDC),2010年9月之前委托一家外商合资物流企业管理,但存在操作瑕疵,常影响正常出货。S公司希望改善物流操作,提高国际物流运作效率,强化物流管理的准确率、实时率和可视率。于2010年7月向L公司发出邀约,寻求CDC物流服务解决方案或服务。

CDC(Central distribution center)即中央配送中心,是指规模较大的接受供应者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按需求者订货要求,配齐货物送交RDC区域配送中心、卖场、或直接装运出口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CDC服务是指L公司将接货中转、入仓归位、库存管理、拣货出仓、装柜(车)发运、信息处理及包装、贴标签等增值服务的运作管理简称CDC服务。

国际货代业务物流化项目运作

(一)项目启动阶段

L公司接到S公司的项目邀约后启动了项目,该阶段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评估、项目方案设计与项目确认四项工作。

一是项目需求分析。L公司对S公司CDC服务进行分析,包括:分析各种产品的产量比;分析从工厂成品线接收货物起到成品出仓的整个运作流程;分析两公司之间的货物交接信息;分析生产、接货和出柜的运作时间;分析叉车、托盘、库管员等资源配置;分析S公司现有信息系统状况;分析主要服务要求。

二是项目评估。L公司成立评估小组,深入S公司运作现场,确认运作细节,正确理解物流需求,鉴别项目的可行性。研讨和优化各种预案,完成了包括操作流程设定、托盘机械配置、人员配置方案、软件配置方案和相应采购方案等内容的项目预算评估报告。于2010年8月下旬正式接受S公司项目邀约。

三是项目方案设计。L公司项目调研小组深入现场逐厂逐线逐流程认真观察、记录、反复追踪剖析操作重点环节,讨论分析观察结果,拟定服务实施的最优方式方法,形成方案细节,确定了物流服务框架(见图1)。方案以服务主干流程、服务管理重点、服务质量关键和进度控制为重点,以IT系统规划和CDC服务流程为主要内容。

四是项目确认。L公司向S公司提交初步方案,双方分析了成本、安全和环保等内容,最终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执行方案。L公司与S公司成立物流改善实施项目小组,拟定实施计划。

(二)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人员培训、项目正式运作前的准备和项目持续改进三项工作:人员培训,包括对项目实施团队展开为期2周的流程培训、IT培训和安全培训。项目正式运作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资源配置和货物信息导入WMS系统。L公司调度充足的人员、叉车等资源到项目交接现场,开展货物盘点工作,把库存货物信息导入L公司的WMS信息系统。自此,项目进入正常运作阶段。项目的持续改进,包括项目运作初期质量稳定保持预期水平后,L公司依计划推动项目实际操作与IT系统的无缝链接、优化操作标准程序(SOP)和CDC库位管理自动化等一系列持续改进工作,极大改善了运作效率,获得了S公司的信任和赞赏。

国际货代业务物流化探索

通过对物流项目运作的介绍,本文从物流供应商的技术应用、业务转型、产品转型和服务增值四个角度对国际货代业务物流化进行探讨。

(一)从技术应用角度分析

管理技术的应用。L公司接到S公司项目邀约后,首先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和评估,明确项目目标。并按照项目规划的要求,确定项目范围、分解项目、定义项目各阶段工作、明确责任分配,规划项目总体进度。利用关键路径法安排、优化和控制工作进度,确保实现预定目标。L公司把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项目运作中,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了项目目标,实现了项目的阶段化、量化和优化管理。为项目管理技术在物流服务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积累了经验。

例如,对项目进度的控制管理。从S公司提出项目邀约到项目启动运作仅用了3个半月的时间。而项目持续改进工作也是依照进度计划逐月逐步完成阶段目标:11月实现结算模块功能,12月实现全部流程可视化,次年1月实现项目实际操作与IT系统实现无缝链接,次年3月实现CDC库位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反映了物流供应商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项目运作极强的把控能力,也体现了供应商在之前的项目运作中善于应用管理技术与方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物流项目运作管理经验。这也是其把国际货代业务成功运作为具有综合功能的物流服务的关键所在。

物流配送服务方案 第3篇

为加快推进我市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投递和收寄效率,优化快递服务,根据《xx市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漳政综〔20xx〕137号)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公开公正、成果开放、科学长效”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推动农村物流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为实现村民“购物不出村、售物不出村、创业不出村”,提供与城镇无差异化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

二、建设目标

三、主要任务

本项目要求在20xx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主体自项目竣工后须负责运营三年以上。

本项目采取项目补助形式,经评审认定后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60万元。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体系

1.县级物流仓配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负责提供县级电商仓储、配送、分拨、转运、包裹安检等服务,同时可承接县级社会快递进出口处理,打造县域内统一开放平台,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快递包裹中转分拨工作。

要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配备快件安检机,实现智能化作业,改变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提升仓储、配送效率,满足电商发货、配送时效性要求。

仓储设施及仓储服务标准不低于《_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标准》(SB/T11132—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