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合集4篇)
- 计划
- 2023-10-18 13:31:32
- 222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新护士 ; 感染知识 ; 系统培训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关键在于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主动参与意识。目前新护士在学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所以新护士成为我院护理部的重点培训对象,将感染知识培训纳入规范化培训计划并制订了系统化培训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10―2012年毕业新分配至我院的77名护士,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58名,本科13名。
方法:运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知、信、行”三步培训法对新护士进行感染知识系统化培训,知:感染知识培训,发放感染知识书面资料,组织与指导新护士系统学习感染知识;信:促进认知、态度的改变,由感染科专职人员将医院感染知识及医院感染经典案例制作PPT,对护士进行生动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感性认识,促进新护士对感染知识认知和态度的改变;行:临床实践培训,进行一对一培训,培训时间为一个月,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评价方法:比较培训前后新护士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率及执行率。感染知识掌握率:应用设计的试卷在培训前、后进行测试;感染知识执行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四名科护士长在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各项预防、控制感染措施落实情况,并填写记录表。
统计方法: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感染培训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医务科、护理部和感染科结合各类人员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培训[1],多形式的系统培训是切实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更新感染知识、规范操作行为的有效方法。
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的必要性
在我国医学院校中,由于没有设立医院感染的专业课,系统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没有在学校阶段得到应用的重视,毕业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对感染知识了解较少[2、3]。所有新护士成为护理部进行感染知识培训的重要对象,加上他们刚进入临床,没有形成不良习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此时通过强化学习,对提高她们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重要作用。
“知、信、行”三步培训法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培训方法。
医院感染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紧密连接的综合性的领域[4],以前我院对新聘用护士采用的培训方法:岗前医院感染知识授课培训3学时,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培训的目标。为了护士全面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和技术,必须进行有计划、多途径的学习与训练。本研究显示,“知、信、行”三步培训法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 苗亮,乔虹,闫素珍.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50―1852.
[2] 叶时英.基础医院新上岗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67―2569.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 第2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规范化培训
1加强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的目的既包括医治患病个体,又包括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因此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进行整合,培养具有整体医学观念、能提供防治一体化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此次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更是体现了“防治结合”“医防融合”的重要性[4-6]。针对肺炎疫情,王辰院士曾指出“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然而,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培养体系的平行状态,导致知识结构及观念差异,公共卫生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足和对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知识掌握的短板,使其在重大疫情出现时不能与临床医学真正交叉、融合协作。对此,一方面要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面对现实,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内容,并切实强化相应的教学培训,提升公共卫生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了解,增强公共卫生医师对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对于促进公共卫生医师在今后工作中与临床医学的合作交流,协同制定更符合医院实际的防控方案,完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迫在眉睫。
2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建立
我院作为“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省内3个临床培训基地(试点单位)之一,是肺炎疫情期间唯一一个招生并开展相应培训的单位。我们以解决问题、服务需求为导向,围绕公共卫生医师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岗位胜任力,研究构建了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培训内容与要求
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实际和公共卫生医师岗位需求,确定以下培训内容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技术及方法
培训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1)医院感染的定义;(2)医院感染病例识别诊断、上报及监测;(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概念及预警;(4)手卫生时机及步骤;(5)标准预防的定义和内容;(6)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7)感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8)各种隔离措施的技术及方法;(9)常用消毒方法及监测;(10)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方法及要求;(11)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12)耐药菌监测及隔离;(13)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14)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15)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16)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7)侵入性诊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8)重点人群、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19)职业防护及处置。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基本操作
包括:(1)掌握正确戴脱防护口罩的基本操作;(2)掌握正确穿脱隔离衣/防护服的基本操作;(3)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4)熟悉物表微生物监测的基本操作;(5)熟悉空气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操作。
培训形式
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培训要求,开展多元化的培训。主要有:(1)现场查房培训。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的日常巡查督导工作,让公共卫生医师一起参与其中,尤其是针对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等的巡查,将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置、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导管相关感染措施落实等内容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让学员有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2)理论培训。根据培训方案确定的培训内容,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以PPT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后带教老师与学员互动,进行提问并答疑,确保知识的掌握;(3)技能带教。以带教老师亲自示范以及视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某些重要或有难度的操作,采用事先录制的视频进行培训,学员可以反复观看、提出问题,带教老师进行逐一讲解,确保掌握要点。对于防护用品方面,进行一对一防护用品穿脱示教讲解;(4)感控病例讨论。选择典型与不典型的院感案例,制作PPT,针对感染病例的诊断、病原学、感染危险因素、感控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讨论。
培训时长与考核
培训时长
系统完成上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一般需要2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根据两大类24项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实际工作,采取类间和项目间交叉结合,现场查房、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感控病例讨论相穿插的形式完成整个培训。按学时计算,现场查房培训约24学时、理论教学约17学时、技能带教约8学时、感控病例讨论约6学时,共计约55学时。
培训考核
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结业考核,主要分为平时表现(过程性评价)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具体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如下:(1)平时表现考核。自编平时表现评价表,评价表包括职业素养、出勤情况和院感工作量3大方面。对院感工作量的评价,通过“医院感染病例识别审核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数量是否达到要求;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落实率调查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积极主动辅助院感科完成临床科室日常巡查;是否按要求参加院级或科级感控相关培训;是否按要求参加感控病例讨论;是否按要求辅助院感科参加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等督查;是否按要求辅助院感科参加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科室的督查”进行细化评定。考核由带教老师和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需重新参加医院感染相关培训。(2)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的识别诊断;手卫生时机及操作;医用防护用品的穿脱;锐器伤的应急处理;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多重耐药菌的识别判断;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感染性疾病的隔离;保护性隔离患者的识别及处理;含氯消毒剂的配置及监测;血液或体液溢出的处置;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处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环境微生物监测方法。考核采取面上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重要操作项目现场操作考核的形式。其中,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等级评定,不合格者需重新补考,直至合格才能参加专业理论知识考试;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需重新参加医院感染相关培训。(3)结业标准。平时表现考核60分及以上、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等级为合格及以上、专业理论知识考试60分及以上,予以核准通过公卫医师院感规培。
3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实施效果
按照上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2020年3月至11月,我院分13批次开展了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来自省内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工作年限不超过2年的33名公共卫生医师,参加了培训并核准通过公卫医师院感规培。
考核结果
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呈负偏态,X=,S=,M(Q)=90(10),最高分95,最低分70;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良好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合格5人()、良好21人()、优秀7人(),其中有3名学员在穿脱二级防护用品的操作考核中未能一次通过,经重新培训补考后通过;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P=),X=,S=,M(Q)=95(8),最高分100,最低分85。以上结果表明,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实施,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各项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为:平时表现考核成绩与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r=(P<),平时表现考核成绩与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r=(P<),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r=(P<)。以上结果表明,3项考核成绩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考核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学员问卷调查结果
设计针对培训内容及形式方面的调查问卷,对每一位完成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学员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工作年限等;(2)有无需要增加的培训内容;(3)培训时间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4)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建议;(5)公共卫生医师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如何具体发挥作用等开放性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培训均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培训十分必要且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绝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的规培形式和规培内容能较好地满足规培要求;部分学员建议对培训要点做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需求特点;有学员建议增加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医院环境监测方面的内容。总之,学员对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及实施是满意的。
4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完善
作为肺炎疫情期间唯一一个招生并开展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试点单位,虽然圆满完成了试点,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在方案实施中较好地达成了试点目标。但对照《_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34号)的新要求,遵循问题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我们深感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主要是:(1)坚持高度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统一,调整规培时长。如,鉴于医院感染管理内容丰富且专业性强,2周的培训时间相对较短。本轮培训考核中,个别学员对部分复杂医院感染病例的识别诊断力和对手术室、内镜中心等医院重点科室感控细节的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计划在下一轮的培训中,根据学员基础,将培训时间设置成2~3周不等;(2)坚持为掌握而培训、为提升岗位胜任力而培训的原则,探索平台+模块的培训,从深度上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我们计划在下一轮的培训中,从参训的公共卫生医师大多数已定岗,且其岗位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实际出发,结合学员不同岗位特点,制定模块化的规培计划,使培训更具个性化;(3)从广度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如本轮培训考核中,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成为大多数学员的主要扣分点,这就提示我们,今后应强化这方面内容的培训。我们计划在下一轮培训前,深入一线、回访学员,调查研究、健全内容,进一步提升培训方案的适用面。总之,作为疫情防控“哨点”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其在岗公卫医师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传染源早发现和有效管控的关键,如何提升他们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是时代之问。我院的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与实践,仅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初浅答卷。虽然这一初浅答卷仍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但我院将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在基层公卫医师院感规培上,为重要窗口提供更优样本,交出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高分答卷。
参考文献
[1]段志光.肺炎疫情后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20,(04):37-40.
[2]张爱华,肖婷婷,洪峰.医防结合培养实用性公共卫生人才[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0):954-955.
[3]史宏灿,龚卫娟,郑英,等._5+3_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5):661-663.
[4]王晓阳,_.紧密型医共体参与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短板及对策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2):185-187.
[5]刘文生.医防融合的_人间正道_[J].中国医院院长,2020,(06):52-57.
[6]张馨月.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教育政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20,28(2):181-184,191.
[7]邢玉斌,季之欣,陈世平,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3):61-62.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 第3篇
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流程图目录
1、医院多重泛耐*菌感染控制*作流程图
2、医院感染病例聚集*发生或暴发病例监测流
3、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5、喉镜的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图
临床各科室、各部门:
定于10月16日召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培训”活动,并要求各科室全体医务人员(除值班人员外)全员参加。
特此通知
感染管理科
2010年10月13日
2010年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培训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年初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培训计划,全年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医院感染管理及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于4月份参加了河南省卫生厅举办的医院感染知识班,了解医院感染工作的新进展,消毒、灭菌的`新规范及要求和多重泛耐*菌的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二、对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
2010年上半年由于手足口病的全国大范围流行,我县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因此,对全院的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率为98%。
下半年针对_下发的医院感染预防的五个规范和一个标准进行全院全员*的培训,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标准》学习实施手册,进行了考核,考试合格率达90%,通过培训大部分医务工作人员提高了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能够自觉履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三、对医院重点部门
1、血液净化室:针对2010的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相关制度,落实新的规章,严格执行乙、*肝分析、分区的血液净化工作,同时医护人员做自身防护工作。
2、手术室:对新区洁净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和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知识进行了知识培训。
3、对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供
应室《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进行了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率达98%。
4、新上岗工作人员:凡是新上岗医护人员都进行了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消毒灭菌技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医疗垃圾分类进行了培训,合格率达100%。
5、对行管后勤等辅助人员:
(1)对后勤及保洁人员进行了消毒、清洗基本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基本的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分类等实际工作能力。
(2)行管工作人员掌握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血液净化室消毒灭菌技术标准等法规。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 第4篇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效果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ffec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WEI Aiqin DAI Xuelian
Infe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Cit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aramay 834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by changing management methods. Methods Aimed at problems existing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and PDCA management method were applied to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and a seri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were taken. Results The inf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ertiary hospital was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and the awarenes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dical personnel was enhanced continuously.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dropped from to . The specimen submission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ses increased from 10% to , and the antibacterial drug delivery rate before treatment increased from to .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management applied to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can provide a standard for all the works, follow-by for staff, behavioral supervision and running mechanism, and can help enhance the overall capabiliti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Management; Effect
针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医院感染监测基线调查,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管理方式,采取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病例逐年降低,医院感染整体防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影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因素。
方法
(1)对2010~2014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开展基线调查,查找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原因,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PDCA管理方法干预,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统筹安排,整体规划,有效运行。
(2)梳理国家和_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组织体系、管理制度、流程,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预案、流程,提高依法执业、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
本文由叁佰于2023-10-18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2194.html
上一篇
电信工作总结和计划(通用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