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实训总结(必备4篇)
- 总结
- 2024-04-21 08:39:59
- 160
离合器实训总结 第1篇
对比求解,激发计算思维意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首先在于激发其计算思维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引导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方式求解问题,使其体会计算思维的优势,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如,《赛车抢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在沿着赛道行驶的过程中,被限制大小的机器人小车尽可能地获取路边的得分物。一开始,学生没有系统思考如何获取路边的得分物,他们看到机器人小车在行驶过程中,靠自身结构获取路边的得分物,就一直在想如何加宽机器人小车车身,结果机器人小车重心不稳,行驶状态很不稳定,有时还会遗漏得分物,严重影响后来的成绩。因此,我展示了一个方案:给机器人安装两只手臂,这样它在沿着赛道行走的同时,能直接获取一路上的得分物。学生对此方案感到很惊奇,我便借机引导他们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首先,将这个任务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如何判别机器人到达得分物附近?机器人如何获取路边的得分物?机器人在获取路边得分物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到行驶状态?影响机器人行驶状态的因素有哪些?
其次,寻求这些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应力求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法。
最后,合并所有子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加以完善,得到整个问题的求解方案。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子问题的解决方法之间是否有冲突,能不能并行处理,如何协调它们才是最佳。
经过对比实验,不少学生探索出自己的最佳方案:有的利用两个伺服,在机器人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只活动手臂,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某一侧存在得分物,那一侧就挥动手臂;有的利用一个伺服在机器人前方安装一只活动手臂,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某一侧存在得分物,就向那一侧挥动手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探索得到的方案在空间、时间上的操作步骤更协调、效率更高,也深刻体会到如果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能迅速提高研究、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利用计算思维的主动意识。
设解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的表现还体现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机器人运行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计算思维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适宜的机器人项目问题,这些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①要有适当难度,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②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能充分挖掘与培养计算思维能力。③要能训练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④要有利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授《小车进加油站》一课时,当学生完成“机器人小车直接进入加油站”的基本问题后,我提出新问题:当高速行驶时,机器人小车容易越过加油站,让机器人小车倒车进入加油站(车头朝外)成为必然,那么如何控制机器人小车倒车进入加油站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足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如何控制机器人的转弯幅度。同时,它还涉及机器人转弯幅度的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2.实践求解问题
在机器人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我鼓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练习,利用计算思维去寻求最优方案。
例如,在《机器人小车走中线》项目训练时,小车转弯速度取固定值,易导致小车不能高速行驶,影响到达终点的成功率。最初,学生采用的是分段给机器人小车赋予不同的速度值,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路段进行实践研究,利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机器人运行的实际问题,最终将控制机器人小车转弯行驶部分修改成动态转弯,如左边电机速度=基准速度-(左测距-右测距)/转换比例,右边电机速度=基准速度+(左测距-右测距)/转换比例。
其中,小车在不同路段时的基准速度(左测距=右测距时,往前跑的速度)是不同的;转换比例,即将小车与两侧栏杆的距离之差转换为速度之差的比例,一般为100(根据机器人的结构,转换比例越小,转弯幅度越大)。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利用计算思维去求解问题,学生能主动使用相关方法,不断归纳总结,逐步系统地培养计算思维的实践能力。
归纳总结,提升计算思维广度和精度
1.个人总结反思
每次训练后,学生针对某些问题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解决思路,于是我及时组织学生撰写有针对性的总结反思,记载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思路及有待解决的疑难杂症。学生一方面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厘清思路,回忆训练过程,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总结训练中的教训,反思改进操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问题求解水平。例如,在《机器人小车走中线》项目训练中,通过反复实验,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左前方和右前方两个距离传感器的旋转角度设置与道路弯曲程度有一定关系,当道路弯曲程度较小时,两个距离传感器略微向正前方旋转,旋转角度设置为40,这样机器人能提前检测到道路的弯曲状态,就会自动将基准速度提到70以上。
离合器实训总结 第2篇
体育用品制造业重心分布与演变轨迹
采用2002~2009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资产总计数据与各省会城市的经纬度值,借助公式(1)、(2)、(3),并结合表1,测算出2002~2009年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结果参见表2和图1。根据表2和图1的计算结果,2002~2009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方向与移动距离表现出以下特点:①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波动,即在东南、西南、西北各方向上都有移动,尤其是从较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的总体趋势十分明显。2002~2009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分布重心一直位于东经117.24°~117.89°和北纬29.56°~30.46°之间,远偏离中国的几何中心(东经103.50°、北纬36°),说明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②在近7年的移动过程中,向南部移动的频率最高,向南或偏南方向移动累计达5次,移动频率占38.46%,表明南部地区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高密度区。③2002~2009年间,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直线移动距离为。在经度上实际移动距离为62.22km,纬度上实际移动距离为84.44km,说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上,但并不意味着东西方向上的区域差距很小或不重要,实际上在东西方向上的区域差距也非常明显。④不同年际间的移动速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近8年来平均移动距离为25.76km,但某些年份的移动距离远高于或低于平均移动距离,如2004~2005年间移动距离达,2003~2004年间仅移动了3.33km。移动速度较快反映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处于扩展时期,移动速度较慢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处于紧缩或相对供给过剩时期。总体上讲,2002~2009年间体育用品制造业重心共移动了180.33km,说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整体形势仍处于剧烈变动的态势。
各分支体育用品制造行业重心分布与演变轨迹
1球类制造业重心分布与演变轨迹
由表3与图2可知,2002~2009年我国球类制造业重心移动方向、距离及轨迹呈现以下特征:①自2002年以来,球类制造业分布重心一直位于东经°~118.18°和北纬28.51°~30.28°之间,远偏离中国的几何中心(东经103.50°、北纬36°),说明近几年球类制造业的区域分布始终处于非平衡状态,分布密度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在东西方向上的不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且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而南北方向的非均衡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②球类制造业分布重心移动方向呈不规则变化趋势,其在各方向上均有移动,偏南或偏西移动的频率较高。2002~2003年向东南方向移动,2003~2005年向西南方向移动,2005~2006年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2009年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③球类制造业分布重心在经度上的移动距离(56.67km)小于在纬度上的移动距离()。球类制造业重心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大于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④球类制造业重心年均移动距离为55.18km,但某些年份移动距离远高于或低于平均移动距离。说明球类制造业重心年际移动距离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2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分布与演变轨迹
从表4与图3发现,2002~2009年我国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移动方向、距离及轨迹呈如下特征:①近8年来,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一直在东经116.93°~117.67°和北纬28.59°~29.44°之间变动,相对于中国的几何中心(东经103.50°、北纬36°)来说,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一直偏向于东部与南部,即东南部是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高密度区,说明区域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②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主要走势为从较高经纬度向较低经纬度移动,2002~2009年间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直线移动距离为97.4km。在经度上的实际直线移动距离为82.22km,纬度上的实际直线移动距离为52.22km,表明我国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区域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上。③2002~2009年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累计移动距离为372.18km,且不同年际间重心的移动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性。④近8年间,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重心移动轨迹呈不规则分布状况,2002~2003年和2008~2009年间向西南移动,2003~2004年与2005~2007年间向东南移动,2004~2005年及2007~2008年间向西北迁移,且向东南方向移动的频率相对较高,表明东南部仍是我国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
3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分布与演变轨迹
根据表5和图4的计算结果,2002~2009年我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移动方向、距离及轨迹呈以下特征:①从重心移动方向来看,2002年以来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移动方向整体呈现向东偏南的趋势,以向东移动为主。其重心由2002年的东经°、北纬30.91°向东偏南迁移到2009年的东经°、北纬30.21°,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东移幅度大于南移幅度,2002~2009年间向东移动了°,而向南移动了0.7°,说明我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东西分布动态变化相对南北分布动态变化更为剧烈,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分布由西向东移动是主要特征。②就具体时间段分析,2002年以来在不同时间段内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移动方向存在较大差别。2002~2003年、2004~2005年与2007~2009年间其重心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向东为主,2003~2004年间向东北移动,2005~2006年间向西南移动,2006~2007年间向西北移动,表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迁移轨迹呈不规则分布状况。③重心移动距离看,2002~2009年间我国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重心移动幅度整体处于剧烈变动的过程中,近8年来重心累计移动距离为412.37km,年均移动58.91km,且各时间段重心迁移的距离又存在明显差异。
离合器实训总结 第3篇
一、实训项目: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
(1)熟练曲轴飞轮组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
(2)掌握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方法、步骤。
四、实训与考核器材
(1)5A发动机1台。
(2)常用工量具1套,专用工具1套,机油少许。
五、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
1、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1)将汽缸体倒置在工作台上,xxx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正时链轮,首先松开张紧轮,取下链轮时注意链轮上的正时标志和传动方向。
(3)拆卸曲轴前端及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4)拆下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栓,不能一次全部拧松,必须分次从两端到中间逐步拧松,取下主轴承盖。注意:各缸主轴承盖有装配标记,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5)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2、曲轴飞轮组的装配
①安装前应全面清洗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是相互配合的运动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涂抹润滑油。
②安装顺序一般与拆卸顺序相反,由内向外进行。
③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互相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各零部件相对装配关系应保持正确。
④各紧固螺钉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
(5)检验曲轴的轴向间隙。检验时,先用撬棍将曲轴撬挤向一端,再用厚薄规在止推轴承处测量曲柄与止推垫片之间的间隙。新装配时间隙值为,磨损极限为。如曲轴轴向间隙过大,应更换止推轴承。
六、注意事项
(1)拆卸曲轴主轴承盖时,注意拆卸顺序两端向中间,装时中间向两端。分两两到三次拧紧,力矩为65N/M。
(2)各缸主轴承盖有装配标记,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3)安装飞轮时,齿圈上的标记与l缸连杆轴颈在同一个方向上。
(4)注意曲轴与飞轮的相对位置。
离合器实训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汽车电器设备 实训 考核
《汽车电器设备》是高职高专汽车电子专业的重点专业课之一,实践性强是该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教学大纲中规定该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训课为32学时,占总课时的50%,同时大纲还明确要求实训成绩单列。因此,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规范实训教学管理,推行实训技能考核,制定实训考核标准,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1实训技能考核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实训技能考核是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规范实训教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改革实验和实训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和实训,增加工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和实训。实行实训技能考核,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目标。实践证明,《汽车电器设备》实训如不进行技能考核,就会导致实训课出现学生不动脑、个别教师敷衍了事的不良现象,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高职学院要办出特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技能考核是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现毕业后与工作“零距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通过率,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也反映出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面向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现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书并重的目标,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高职高专汽车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毕业时参加汽车维修职业技能鉴定,考取中级或以上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多年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的实践证明,《汽车电器设备》实训的内容又是学生参加汽车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内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考试试卷》2005722-02_有五道试题,其中“汽车电器维修”、“启动机检修”和“故障诊断(电路部分)”三道题目都是《汽车电器设备》实训的重要项目。可见学生对《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当然也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程度。为使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零距离”的教育目标,必须十分重视《汽车电器设备》等重点课程实训的技能考核。
2 实训技能考核的组成和具体说明
实训技能考核包括实训纪律、平时实训考查、实训报告、实训操作考核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实训纪律(10分)
纪律是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条件,如果实训课纪律相对松散,迟到、早退、乱说乱动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实训课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要提高实训质量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为此,实训纪律要与实训技能挂钩。
平时实训考查(10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明确每次实训的重要性,在每次实训结束时向学生提问本次实训有关的问题或进行技能的抽测很有必要,并告知这与最终考核成绩挂钩,这样学生听课会更加认真,注意力也集中。最终根据每位学生的抽查结果,评出他们的平时实训考查分并记入考核总成绩。实践证明,加强平时实训考查能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实训质量,保证实训纪律。
实训报告(20分)
实训报告是检查学生实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将实训报告作为实训考核的内容之一,学生才会更好地、认真地完成实训报告,从而使实训效果得到巩固。
实训考核操作(60分)
实训操作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平时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的要求。考核前,实训室按要求对学生开放,学生根据要求,自行去训练与复习。
3 实训操作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实训操作考核的内容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及评估规范――汽车电器设备”的要求确定考核项目,每位学生抽签决定具体的操作考核内容。考核教师严格按照《汽车电器设备》实践教学项目及评估规范进行评分。因为操作考核内容由抽签而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学生平时必须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这符合职业教育中对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要求。
实训操作考核的项目与具体考核内容,见表1所示。
实训考核项目的评估规范与具体要求,以“起动机总成的性能测试”项目为例,见表2所示。
4 实训操作考核的具体步骤
《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操作考核一般安排在该课程实训结束时分组抽签进行。当一名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考核时,监考教师视具体情况可以叫该组另一名学生协助该学生应考(抄表、测转速等),但不得提及与应考学生考核有关的问题。考核时每组要求有1-2名教师监考,详细记录考生实训步骤的合理性,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测试结果、分析处理及口试情况等的正确性,并初步确定该考生的分数,待考核全部结束后,监考教师根据考生的考核情况及实训的难易程度综合评定,确定考生的实训操作考核成绩,并以考核成绩的60%填入表3,最终确定该考生的《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总评成绩。
结束语
实行实训技能考核,可以使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实行实训技能考核也必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刘振闻, xxx.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任命交通出版社,2000.
[2]编写组.桑塔纳轿车维修[M].北京:任命邮电出版社, 1999.
[3]GB/T18344―2001,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S].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指导书(汽车维修工)[M].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本文由admin于2024-04-21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8342.html
上一篇
实训总结万能(必备4篇)
下一篇
政治高一知识点总结(通用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