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总结(7篇)
- 总结
- 2024-04-15 09:22:08
- 168
皮肤的总结 第1篇
特点:混合性皮肤是大多数人的皮肤类型,其中分为混合偏油和混合偏干。一般而言,夏天容易混合偏油,冬天容易混合偏干。很多人会把混合性皮肤和油性皮肤混淆,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油性皮肤是整张脸都会出油,混合性皮肤只有T型区如此,其他部位,如面颊,则呈现出中性或者干性皮肤的特征。清楚地辨别皮肤类型,才能更好地护肤哦~注意事项:混合性皮肤的护肤原则是因地制宜,对油脂分泌较多的T型区,要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收缩毛孔。对于其他部位,则选用性质温和的洁面用品,注意补水,保持肌肤水分平衡。在容易出现细纹的地方,譬如眼角,要选用滋润型的产品保养。
皮肤的总结 第2篇
1. 宝宝的肌肤天生完美,远远胜于成人,不需要额外的护肤。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 成人比宝宝更容易出汗,因为成人的皮肤发育得比较完善,汗腺密度更高。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回答:B 3. 宝宝看上去总是水水嫩嫩的,因为他的皮肤水分含量较多,而且不容易流失水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4. 乳汁是对宝宝而言最好的护肤品,非常有效和安全。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1宝宝的肌肤需要更多呵护
皮肤的结构,其实就像一面墙,一个个皮肤细胞就像一块块砖,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就好像墙灰。但是宝宝的皮肤细胞较成人更小,这样,宝宝皮肤的“砖墙结构”就比较松垮,屏障功能当然就比较差。在3岁前,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抵御外来侵犯的功能比成人更弱,留住水分的功能也比较差。
尽管宝宝的皮肤看上去总是光滑水润,光彩十足,但实际上超过60%的宝宝皮肤容易干燥,3~6个月的宝宝皮肤的失水速度是成人的4倍,这一时期,宝宝皮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的1/3,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差,水分在宝宝皮肤表面的流通性很高,所以表面看上去十分水润,其实流失水分的速度很快。因此,如果不及时为宝宝进行适当的额外呵护,宝宝皮肤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在夏天特别容易出痱子或者湿疹。而在冬季,宝宝躯干除头部和四肢外的皮肤会异常干燥,感觉异常骚痒,容易产生皮屑、鳞屑增多等皮肤问题。
2要特别关注宝宝夏天出汗的问题
新生儿天生的汗腺和成人一样多,但他们体表面积小,所以单位面积的汗腺密度是成人的7倍!婴幼儿皮肤在温热潮湿情况下,汗液更容易在皮肤褶皱中储留,从而造成刺激。如果不及时为他擦洗,或进行适当的护理,吸收掉皮肤表面的多余湿气,宝宝皮肤就会出现痱子、湿疹等夏季皮肤问题。保持宝宝皮肤干爽,是夏季护肤的重要功课。
皮肤的总结 第3篇
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平均厚度为~2毫米。表xxx无血管,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受。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的。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
①、角质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也就是表皮细胞的表面,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经常受摩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足底等处。眼睑部的角质层最薄,皮肤比较娇嫩。
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在做皮肤护理时,利用磨砂、去死皮等手段,将过厚的角质细胞去除,能使皮肤细嫩而富有光泽,同时也提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达到理想的护肤效果。但是,眼睑部角质层很薄,不能做人工脱屑,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力量也要轻,避免拉松皮肤。
②、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关,光线可以透过。此层可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透过,起到保护作用。
③、颗粒层
颗粒层位于透明层之下,由2~4层菱形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几乎接近死亡,正要蜕变成角化细胞。细胞内含有细小颗粒状物,有折射光线作用,可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
④、棘层
棘层位于颗粒层下,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细胞之间的棘突相连,细胞间隙中有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各种刺激。
⑤、基底层
基底层位于棘层之下,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
(1)基底细胞呈圆柱状,单层排列,它直接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吸收营养,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末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2)黑色素细胞呈树枝状,稀疏散布在基底细胞之间,有分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深层组织。外界紫外线越强,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越多。人的肤色的深浅是由皮肤中含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的。冬季日光较弱,皮肤中黑色素颗粒较少,皮肤比较白;夏季日光暴晒后,皮肤中含的黑色素颗粒较多,肤色会变深。
皮肤的总结 第4篇
特点:敏感性皮肤的皮层较薄,受到外界刺激,譬如季节变换或遇冷遇热的时候,就会皮肤发红,有时会产生红血丝,容易过敏。敏感性皮肤需要小心护理,护肤品与化妆品都要选用自然配方、不含易引起过敏物质的,同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
护肤关键词:配方柔和
1、常用冷水洗面,或选用敏感系列护肤用品,如冷冻面膜,敏感性面膜;
2、尽量避免在炎热的空气中逗留,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3、先用一种特效的敏感精华素使用,使皮肤增加纤维组织,好使薄弱的敏感皮肤得以改善;
4、切勿选用磨砂膏,去死皮膏,避免敏感更严重
对于自己肤质的护理,看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因为人尝试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有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你坚持一段时间慢慢就会培养成习惯,好的肌肤美美哒的外表贵在坚持呵护,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今天护肤了吗?
皮肤的总结 第5篇
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等作用,脂肪细胞被分解后还可以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
皮下脂肪的厚薄还对人的体形有很大影响。如脂肪堆积过厚,会使人看上去臃肿,皮下脂肪过少会使人显得瘦弱,缺乏线条美。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皮下脂肪的厚薄,保持健美的体形。
4、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有皮脂腺、汗腺、毛发、爪甲。
1、汗腺
根据汗腺分泌物的不同,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
(1)小汗腺
分布情况:除唇红及指甲等处外,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尤其以手掌、脚底、前额、腋下等处最多。
功能:小汗腺可以分泌汗液,其主要成分为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具有润泽皮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作用。
(2)大汗腺
分布情况:大汗腺分布在液窝、乳晕、肛门及外阴、外耳道等处。
结构:与小汗腺相同,导管开口于毛囊。、
功能:大汗腺在青春期时开始发育,分泌物为浓稠的乳状液体,含有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2、皮脂腺
分布情况:除手脚掌外,皮脂腺遍布全身,以头面部最多,其次为前胸和背部。
结构:皮脂腺由腺体和导管两部分组成。腺体位于真皮浅层,为梨形小叶,导管开口于毛囊。
功能: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经导管进入毛囊,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皮脂为油状半流态混合物,含有多种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脂化胆固醇等。皮脂与皮肤表面的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可以滋润皮肤、毛发,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皮脂呈弱酸性,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
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受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分泌旺盛。皮脂分泌量过多,使皮肤呈油性状态,即油性皮肤。若毛孔堵塞,皮脂积在毛囊内,不能顺利排出,会形成粉刺、痤疮等皮肤问题。若皮脂分泌量少,不足以滋养皮肤,皮肤会呈现干性状态,也就是干性皮肤。
3、毛发
人体毛发可分为长毛、短毛,毫毛三种。它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长毛包括头发、腋毛、阴毛等;短毛有眉毛、睫毛、鼻毛等;毫毛柔软色淡,除手、脚掌和指趾末节外、遍布全身。
xxx在皮肤表面的部分称毛干,xxx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为毛球。毛球下端呈凹陷状,真皮组织伸入其中,构成_。_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为毛发生长提供营养。毛球下层与_相接处为毛基质,是毛发生长区,含有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并输送到毛发细胞中,使毛发呈现较深的颜色。黑色素颗粒少则毛发呈灰色,无黑色素颗粒毛发呈白色。毛发中含铁呈多时呈红色或褐色。包围在毛根的上皮组织称毛囊,由纤维结缔组织和毛囊上皮细胞构成。
毛发的生长分三个阶段:生长期、体止期和脱落期。生长期毛发颜色深,毛干粗而有光泽;休止期毛发细而干硬,色淡无光。头发的生长期为2~6年,休止期为2~3个月。每天正常脱发一般不超过100根。精神紧张、长期失眠或营养不良,会影响毛发生长,造成脱发。
4、甲
甲覆盖在指趾末端,为半透明状的角质板。由甲板和甲根两部分构成。甲板是暴露在皮肤外的部分,其下为甲床,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甲根为隐藏在xxx的部分,其下皮肤为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甲母质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产生新细胞,形成甲板。如甲母质遭到破坏,甲就不能生长。如甲根部皮肤发炎或起皮疹,甲会因营养不良而变薄变脆或凹凸不平,影响手部整体美。
1、油性皮肤
皮肤的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瞬康医用胶妇产科横切口护理
我院自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来,剖宫产横切口均采用皮肤皮下脂肪层全层3针缝合及xxx缝合。自2006年以来我院开展应用瞬康医用胶代替传统的皮肤缝合法处理皮肤横切口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共100例妇产科患者护理体会总结一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采用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住院的患者100例。年龄在20~45岁,均为下腹部横切口手术适应证者,且自愿接受应用瞬康医用胶粘合切口,腹壁脂肪最厚者为 cm,最薄者 cm,切口长度为6~13 cm,其中瘢痕切口3例。
护理方法 患者缺乏对粘合切口的了解,产生恐惧、怀疑及焦虑的心理。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因活动会裂开。我院妇产科护士针对患者的特点做一下心理护理。①主动介绍住院环境、就诊流程,主管医师及护士,减轻患者对本院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②向患者介绍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及麻醉方法。讲解手术方式;取耻骨联合上2~3横指处,作一长约6~13 cm的横切口,关腹时缝好腹膜,脂肪组织后皮肤不用缝合,用了3~4把组织钳依次对夹,使皮缘对合整齐,用干无菌纱布拭干切口周围皮肤,将瞬康医用胶涂洒在切口皮缘缝合处。长超过1 cm,宽2 cm左右,用一块灭菌不粘胶贴固定皮肤。③向患者介绍粘合切口的优点,让患者明白粘贴切口省去皮肤的缝合可消除缝线对组织血供的影响,减少组织反映,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切口的愈合。横切口张力不大,有自然对合倾向,并且瞬康医用胶粘合力强,密闭,切口不易裂开,不影响下床活动。而且不用拆线,减少拆线引起的疼痛及恐惧感,让患者有安全感,以取得理解和合作,增加患者信心,向其介绍已康复的患者,给与精神上的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术后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多与患者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后第2天根据诊出情况换药,只消毒医用胶周围皮肤。医用胶面上勿用碘伏消毒。将切口无菌包扎,有诊出者用干棉球拭去诊出液。术后第3天将切口上面的医用胶用碘伏棉球消毒后擦去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视患者情况。手术第5天可出院。
2 结果
100例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切口平整,局部皮肤颜色无改变,随诊3个月,皮肤切口无硬结,外观呈线状,未发现瘢痕形成,效果满意。
皮肤的总结 第7篇
健康理念
肌肤之美源于健康。健康是人体皮肤健美的根本所在,只有健康,人体皮肤才会容光焕发、红润柔嫩、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而充满生命活力。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始终坚持“维护人体皮肤的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修复衰退和受损的结构和功能”这个准则,将其贯彻于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之中,因为我们坚信,“整体、健康、自然”是人体美的属性,肌肤之美源于健康。
医学内涵
所谓医学美容就是把医学与美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美容实践中,护理问题性皮肤,完善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皮肤的健康与美观。医学美容比生活美容更具有科学性、专业型、针对性及有效性,科技含量更高。“蜜妍”之所以是医学美容品牌,是因为蜜妍品牌的设计理念符合医学科学美容观,同时采用了医学美容最新研究成果,将医药生产技术应用于护肤品生产,用医学美容理论指导产品的推广使用,将掌握医学美容理论与技能作为蜜妍美容技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蜜妍品牌产品可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皮肤病理问题并使皮肤恢复到健康的生理状态。
技术优势
医学美容品牌针对美容市场“美白”与“抗衰”这两个医学美容最重要的领域,医学美容品牌的权威专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运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成果和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透皮靶向吸收技术及天然无添加技术,采用最新的医学美容突破性成分左旋维生素C(L-VC)和细胞间质蛋白(ECM),成功研制了“蜜妍”医学美容品牌“L-VC美白修复系列”和“ECM平皱抗衰系列”以及“xxx护系列”等医学美容专业护肤产品,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操作特点
“蜜妍”医学美容品牌重视皮肤诊断这个环节,特别在皮肤分析中对皮肤测试仪器的使用,因为皮肤测试仪器可以帮助美容师更清晰地观察到细微的皮肤问题,有利于正确分析、诊断皮肤。皮肤测试仪器可客观地显示顾客的皮肤问题,使顾客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皮肤问题,有利于美容师与顾客的沟通以及护肤工作的开展。护肤前后分别使用皮肤测试仪器进行皮肤测试,可明确显示出护肤效果,增强顾客对美容师及产品的信心,有利于护理疗程的继续与产品的销售。
使用蜜妍产品进行皮肤护理时,首先需正确诊断顾客的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其次应合理选择、搭配合适的护肤产品,最后是规范使用护肤产品进行护肤操作。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正确诊断是前题,只有在正确诊断顾客皮肤类型与皮肤问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护肤效果。
产品特别推介:
本文由admin于2024-04-15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7745.html
上一篇
团结主题班会总结(共6篇)
下一篇
四个自我总结(共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