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实用3篇)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实用3篇)

  • 总结
  • 2024-04-12 14:08:35
  • 161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 第1篇

数据库(DB) 特点:集成 共享

数据库系统(DBS):包含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管理的特点:集成性 高共享性 低冗余性 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体系结构:

三级模式(有利于保持数据的独立性 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外模式 概念模式 内模式

两级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到内模式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约束

E-R模型:也成为实体联系模型,其三大基本概念有实体(矩形)、联系(菱形)、属性(椭圆形)

联系类型: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关系模型:最常用 用二维表来表示。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数据库完整性的最基本要求,他要求关系中主键的属性值不能为空;

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基本约束,它要求关系不能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由用户设置具体数据环境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数据的语义要求

关系代数中最常用的运算xxx集合运算符和专门的关系运算符

集合运算符:并∪ 交∩ 差 - 笛卡尔积 ×

关系运算符:选择运算 \sigma 投影 \pi 连接运算 除运算(笛卡尔积的逆运算) ÷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考前三个

(1)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每一列的属性都不可再分

(2)第二范式(2NF):首先满足第一范式,且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3)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二范式,且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依赖

考试方式

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上机考试,10道单项选择题,占10分。

参考课程: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 第2篇

程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程序=算法+数据结构。主要方法为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风格:

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规范化、语句结构简明化、输入和输出合理化

四个原则: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三大基本结构:顺序 选择 循环

主流。面向对象方法的实质是主张用客观世界固有的事物出发来构造系统,提倡用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来认识、理解和描述客观事物,强调最终建立的系统能够映射问题域。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程序设计方法。

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五大基本要素:对象、类和实例、消息、继承、多态性

对象:最基本概念,可以表示客观世界中任何实体。一个对象通常由对象名、属性、操作三部分组成。对象有五个特点,标识唯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好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总结 第3篇

软件的定义:计算机软件是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数据

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及有关数据

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

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运行三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中,确定软件系统要“做什么”的阶段是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着眼于数据流。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主要工具包括数据字典(DD),数据流图(DFD),判定树和判定表。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

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来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蔽、模块的独立性。一个好的软件应该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概要设计又称结构设计,讲需求转化为软件体系结构。

概要设计阶段,常用的软件结构设计工具是结构图(上级模块 从属模块 扇入数 扇出数 深度 宽度 原子模块)

详细设计:称为过程设计,细节。

详细设计的常用工具有:

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 N-S图 PAD图 HIPO图

表格工具:判定表

语言工具:PDL(伪码)

目的:发现错误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步骤:单元测试(对模块进行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调试:诊断和改正错误,debug,即排错。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而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

调试的基本步骤:错误定位---修改设计和代码---进行回归测试

调试的方法:强行排错法 回溯法 原因排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