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工艺总结(汇总10篇)
- 总结
- 2024-03-11 09:31:33
- 190
果胶工艺总结 第1篇
桔皮中果胶提取技术的试验分析 【摘要】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控制、提取率较高等特点,用盐酸浸提、乙醇沉淀法进行了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试验。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其适合的工艺条件是:液料质量比为20;浸提液pH值为2;浸提温度为90℃。 关键词:桔皮果胶提取工艺工艺参 引言:果胶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属于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果的细胞壁中。通常人们所说的果胶系指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的总称,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介于20 000-400 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D一吡喃半乳糖醛酸,以1,4甙链连接成的长链,其中部分半乳糖醛酸被甲醇酯化 [1]。 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随着功能性多糖的开发研究,果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必定会越来越广泛[2-4]。我国是柑桔的主要产地,柑桔皮中果胶含量可达10%~30%。从桔皮中提取果胶不仅有极大的工业价值,而且对综合开发、利用柑桔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4,6]。果胶的提取一般有酸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和微波加热处理法等方法[5-9],由于酸提取法具有快速、简便且提取率高的优点,国内外大多采用此法。果胶分离沉淀主要有乙醇沉淀法和盐析法。国内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而国外多用盐析法或不经沉淀直接喷雾干燥。针对我国情况而言,对乙醇沉淀法已有大量研究,而本实验也是在总结
别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以及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桔皮采用成熟新鲜、无病虫果害的晚熟蜜桔,人工取皮,在40℃下干燥,粉碎至1~3 mm,待用。 盐酸、乙醇、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冰醋酸和甲基红,均为化学纯。1.2 果胶提取方法 果胶提取工艺为:原料→洗涤→失活→干燥→粉碎→酸提取→过滤→浓缩→冷却→乙醇沉淀→离心分离→干燥→称量→粉碎→果胶。 剔除腐烂变质、发黑的桔皮,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烧杯中,加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捞出桔皮,将桔皮在40 ℃下干燥,切碎。将20 g原料加入用HC1预先配制的、具有一定pH值和温度的酸溶液中,维持所需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提取时间,并不断搅拌。趁热用xxx漏斗过滤得果胶提取液。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在60-70 ℃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3时为止。果胶浸提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1倍体积的95 乙醇,搅拌、静置2 h,使果胶沉淀析出。用xxx漏斗过滤得粗果胶。在60-70 ℃干燥,粉碎即得果胶粉。随后进行提取物中果胶含量的测定和提取率的计算。 1.3 试验方法 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液料质量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 提液pH值3、温度80℃、浸提时间45 min);不同浸提液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提液温度80℃、液料质量比10、浸提时间45 min);不
果胶工艺总结 第2篇
实验四果胶的提取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 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 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 HCl,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 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xxx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60mL HCL 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xxx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4、沉淀:待提取液冷却后,用稀氨水调pH至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溶液,加入乙醇的量约为原体积的倍,使酒精浓度达到50%~65%。 5、过滤、洗涤、烘干:用xxx过滤(滤液可用蒸馏法回收酒精),收集果胶,并用95%乙醇洗涤果胶2~3次,再于60~70℃干燥果胶,即为果胶产品。
果胶工艺总结 第3篇
Graciano xxxz一把去皮豆倒入晒台,马上用手开始翻搅铺豆,他影片一开始就强调,对待这些很黏湿的豆子,你需要”move really really chalo”(请听00:48处),这样豆子就能在24-36小时内干燥。
Chalo是一个西班牙语,意思是:等什么,赶快行动吧!对待去皮的果胶,需要不停的、反复的翻搅。
果胶工艺总结 第4篇
原果胶(SP)提取液 简介: 天然果胶类物质以原果胶、果胶(Pectin)、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实、根、茎、xxx,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它们伴随纤维素而存在,构成相邻细胞中间层粘结物,使植物组织细胞紧紧黏结在一起。原果胶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但可在酸、碱、盐等化学试剂及酶的作用下,加水分解转变成水溶性果胶。果胶(Pectin)又称多聚半乳糖醛酸,是由D-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状聚合物,本质上是一种线形的多糖聚合物,含有数百至约1000个脱水半乳糖醛酸残基,其相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150000。原果胶是一种非水溶性的物质,在未成熟的果实或植物组织中果胶物质大多与纤维素结合以原果胶的形式存在,原果胶能使果实或其他植物组织坚硬、变脆。 Leagene 原果胶(PP)提取液主要用于提取植物组织或果实中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该试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实验材料:桃子、李子、苹果、杏等果实或其他植物组织 3、研钵或匀浆器 4、试管或离心管 5、离心机 6、水浴锅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取果实或其他植物组织,洗净,擦干,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置于研钵或匀浆器。 2、加入可溶性果胶提取液,充分研磨或匀浆后转入试管中。用可溶性果胶提取液冲洗研钵或匀浆器并转移至试管中,补加可溶性果胶提取液。 3、沸水浴,在煮沸过程中及时补加可溶性果胶提取液,取出冷却至室温,离心,弃上清液。重复该步骤,以去除样品中的糖分以及其他物质。编号 名称CS1023 Storage 试剂(A):可溶性果胶提取液2×500ml RT 试剂(B):原果胶提取液 100ml RT 使用说明书1份
果胶工艺总结 第5篇
综合实训8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及检测 摘要:为提高果胶质量,本实验拟采用酸性乙醇沉淀法协同酶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酸性乙醇沉淀酶法 1 前言 果胶本身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稍有特异气味,在二十倍的水中几乎完全溶解,形成一种含负电荷的粘性液体。果胶的一个最重要性质是其胶凝化作用,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胶冻稳定剂和增稠剂;在医药中用来制造止血剂、血浆代用品等;在轻工业中还可以用来制造化妆品及代替琼脂做部分微生物的培养基,应用非常广泛。 柑橘为我国著名果品之一,柑橘皮中果胶含量约占20%~30%。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提取的果胶不仅安全优质而且是对柑橘皮的“废物利用”,不仅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橘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橘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2 实验目的 掌握酸性乙醇沉淀法[1]协同酶法[2] [3]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咔唑比色法[4]测定果胶含量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3 实验原理 果胶是一种植物胶体,分布于果蔬类植物中,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不同的果蔬中果胶的质量和含量不同,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经乙醇沉淀、洗涤,即得果胶粗提液。 纤维素酶是酶的一种,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在分解纤维素时发挥催化作用,在果胶提取的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可破坏细胞壁,从而增加果胶的提取率。(本次实验不用纤维素酶) 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和糖原,从而提高果胶的纯度。综合利用两种酶辅助酶解提取果胶,可显著提高果胶质量。 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容量法、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等。咔唑比色法快速简单易行,可对果胶粗品进行检测,从而对果胶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其测定果胶含量的原理是果胶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在硫酸溶液中与咔唑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样品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即可确定果胶的含量。 4 实验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样品粉碎机,比色皿,称量纸,药匙,烧杯,玻璃棒,pH计,纱布,容量瓶,量筒,离心杯,试管,试管架,比色管(25mL),移液枪,枪头,100目筛,电磁炉。
果胶工艺总结 第6篇
果胶的提取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柑橘约为~,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xxx漏斗、抽滤瓶、玻棒、xxx、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柑橘皮(新鲜)。 四、实验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 mol/L盐酸溶液 3.6 mol/L氨水 4.活性炭 五、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xxx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xxx(100目)的xxx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 后,用xxx(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
果胶工艺总结 第7篇
实验果胶的提取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柑橘约为~,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xxx漏斗、抽滤瓶、玻棒、xxx、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柑橘皮(新鲜)。 四、实验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 mol/L盐酸溶液 3.6 mol/L氨水 4.活性炭 五、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xxx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xxx(100目)的xxx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xxx(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xxx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果胶工艺总结 第8篇
尽管大多数植物组织都含有果胶,但用来生产商业果胶的原料却主要来源于柑橘皮(citrus peel)和苹果渣(apple pomace),其中,柑橘皮约占85%,苹果渣约占14%。另外,还有很小一部分来着于甜菜浆(sugar beet pulp),约1%。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柑橘汁和苹果汁(第一和第二大工业果汁)的副产品,柑橘皮和苹果渣的资源足够充分,能满足果胶生产的需求。此外,由这两种原料制得的果胶HGA含量高,品质好,应用范围也很广泛。
果胶工艺总结 第9篇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xxx 应101-4 :xxx 201055501401 xxx 201055501402 xxx201055501403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分都有那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等等。 果胶是一种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xxx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中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存在。果胶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到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基氧化,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基化的a(1,4)—D—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有30%的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果胶的提取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萃取法)。
果胶工艺总结 第10篇
橘皮中橙皮苷和果胶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果胶和橙皮苷的提取基本原理和提取方法,了解橙皮苷的鉴定方法。2.熟悉过滤、干燥、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性质和用途 橙皮苷、果胶是糖类物质,在柑橘里含量丰富,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果胶为淡黄色粉末,溶于水,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中易分解,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或胶凝剂。结构式如下: O O O COOCH3 HO OH H O H OH OH H H COOCH3 O H OH O 橙皮苷为灰白色粉末,难溶于水,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缩短出血时间,是合成新型甜味剂二氢查耳酮的主要原料。结构式如下: O O H OH H OH CH2 OH H O O OCH3 OH OH O OH H O H OH H OH 2.原理 用热水浸泡方法提取果胶,用乙醇析出。提取过果胶的橘皮残渣经水浸泡、碱溶液处理、酸化等提取橙皮苷。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烧杯(100mL)、量筒、圆底烧瓶(100mL,250mL)、磁力搅拌器、抽滤瓶(250mL)、xxx漏斗(60mm)、熔点仪、红外光谱仪。 试剂:干橘皮粉末、95%乙醇、浓盐酸(分析纯)、氯化钙、饱和石灰水、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稀盐酸、精密pH试纸。
四、实验内容 1.果胶的提取 ①原料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xxx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②酸法提取 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xxx(100目)的xxx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③脱色 在滤液中加入~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④乙醇沉淀果胶 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xxx(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⑤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xxx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2.橙皮苷的提取 称取提取过果胶的橘皮残渣5g,放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水浸泡1h,然后加入溶液,60mL饱和石灰水、亚硫酸氢钠、溶液,加热至40~50℃,搅拌2h滤去残渣,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为6~7,冰浴冷却,析出灰白色沉淀物。过滤并用水洗涤沉淀,用乙醇重结晶得橙皮苷。 3.产品检测
本文由admin于2024-03-11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6584.html
上一篇
国画自我总结(必备3篇)
下一篇
支书大会总结(实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