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总结构(共3篇)
- 总结
- 2024-03-07 12:24:31
- 191
文章总结构 第1篇
在“分”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说并列方式、递进方式、对比方式等等。
1、如果素材之间是并列关系,那么就采用并列的写作框架。
比如:常见的自媒体解读结构并列讲三个故事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如果素材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就要理清楚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哪个素材先哪个素材后写,不要颠倒了顺序。
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先介绍是什么?再介绍为什么?最后说怎么办?
3、如果素材之间是反差的关系,可以用对比结构来写。
比如:先写正面的素材,再写反面的素材。
确定好文章的结构,相当于搭好了骨架,接下来就是填充血肉,把文章的素材,放到合适的位置。
举个例子,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讲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结构来写的。
接下来是分论点,xxx的方式来讲述,以前培养习惯失败的例子,说明养成习惯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讲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习惯,以及习惯培养的三个阶段和具体的方法。
文章总结构 第2篇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看得更加直观了,比如说篇文章《生完孩子老公要求AA制:婚姻里最该分摊的不是钱财,而是这4件事》看到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文章会写四件事情,那这四件事情就是并列的关系。
共同做家务事,对AA制最好的诠释;
一起带娃,是对AA制起码的尊重;
互相疼惜,是对AA制最好的保障;
互相给惊喜,是对AA制最好的升华。
这就是很明显的并列的结构,而且这四件事情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基本也了解了,并列式结构的特点,这个结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我们在文章中也用得很多,如果你拿不准该用什么样的结构,那这种结构就是最保险的。
写作的时候列出你的主题,然后找几个并列的观点,分成几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都是用故事加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在结尾点题升华。这样就可以写出一篇并列式结构的文章。
要注意的是,你在论述每一个小部分的时候呢,最好进行一下对比,可以用正面的例子,也要用一下反面的例子,这样的让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
文章总结构 第3篇
我们再来看第四种结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
这也是自媒体文章中常见的写作结构,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用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SQA模型来代表这种结构。SQA模型分别是Situatian情景,Question问题,Answer解答。
开头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场景切入,然后提出引起这种情景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给读者明确的建议。我们通常所说的干货文,很多都是用这种结构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这一篇文章《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重要?你错了,睿智的父母更在意“逆商”的培养》
下面第一部分就来介绍什么是“逆商”,从四个维度:掌控感、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性来阐明逆商的含义。
第二部分就分析逆商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孩子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让孩子理性地面对失败,还给让孩子获得逆袭的能力。
最后一部分是提出措施,父母要怎么样培养孩子的逆商,不要人为的制造逆境;要鼓励孩子,而不是只有表扬;孩子没你想的那么脆弱等等。
许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提出的措施比较假大空,放在任何一篇文章里面都适用,没有具体的针对性。
而分析的原因呢,也比较空洞。这样就会显得文章,没有深度,也不实用。
所以,在用这种结构的时候,最好是有一些权威的理论,像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之类的,结合这些去分析原因,给出措施,相对来说就会好一些。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读一些书,尤其适合自己的写作领域相关的书
从书中找到原因和措施,扩大自己的认知和视野。
本文由admin于2024-03-07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6223.html
上一篇
水利督导总结(通用47篇)
下一篇
月总结男装(合集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