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推荐4篇)
- 总结
- 2024-03-05 09:21:46
- 182
202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
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_,锅庄舞藏族
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一、谐音记忆法。
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总结抽象编成顺口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
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编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
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如: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为xxx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xxx、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新、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这样节奏感强,便于背诵。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物的共性,强化记忆。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均为37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2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www..com*(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xxx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xxx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0、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202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3篇
辽阔的疆域
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最南是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约49度,距离相离约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xxx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在帕米尔高原上(73°E 附近)(东西经度相差约60度,距离相距约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④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北向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注意: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⑶分类
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⑸重要概念
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④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⑵分布:
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①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②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⑷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国际合作
⑴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
2023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4篇
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情况,新课尽量上学期结束,下学期开始复习。
复习安排
复习时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目标、时间、方法、措施等。
一般采取分段复习的方式,一轮复习要对照课标内容逐条落实,现行课本上没有的要找人教版或湘教版把缺的内容补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课标要求的知识点。重双基,关注重点、考点、关键点、易错点、热点等,时间安排50天左右;二轮复习为专题训练,提升为主,重视学科思想,强化训练,总结归律,寻找问题本质,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间40天左右;三轮复习综合练习,以考代练,考试限定时间,训练作题速度,通过考试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能力,同时强化心理素质;四轮复习5天左右,回归课本,反思回味,扫清盲点,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具体要求
首先要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针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要求,进行详细分析,有目的的精选试题;对于考试说明中的题目,要亲自去做去分析;
其次同科老师根据个人所长,合作分工,厘清章节知识内容,注重知识间联系,形成架构;
再次上好复习课,有计划有准备,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考点安排训练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要找近3一5年外省的中考试卷,老师要每套做1-3遍,认真总结出题规律,找出常考点,偶考点,哪些是复习中的盲点。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都能用哪些方式等,老师首先要心中有数。
整个过程中,老师对试题要亲力亲为,通过自己的做,去发现问题,挑选出有价值的题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对学习任务,实行四清:节清、日清、xxx、xxx。
其他方面
资料:要有,但其只是工具,不可过分依赖,要筛选出来其中精华,加以利用。
教材:参考人教版等其他版本的教材。
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一定要注重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平时教学中分层评练,实行“过关制”。落实到位很重要。
地理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一、资料准备
教材四本: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
复习资料:地图册、中考复习资料
二、复习进度与安排
先从七年级上、下册开始复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时间较久,大部分已经忘了,最先复习,时间安排少点,八年级地理学习时间距离较短,相对来说学生印象更深刻一点,所以复习时间也安排距离中考近些较好。复习以学生预定资料作为参考资料,进度安排如下:
2月25日—3月1日:地球和地球仪、地图(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是难点)3月4日—3月8日: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3月11日—3月15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3月25日—3月29日:中国的区域差异
4月1日—4月5日:北京、上海市、重庆市
4月8日—4月12日:香港、澳门、西藏、四川、4月15日—4月19日:世界地理4月22日—4月26日:复习
4月29日—5月3日:综合复习考前练习5月6日—5月10日:综合复习考前练习
三、重要地图过关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形状)【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图(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八年级上册】
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源头、xxx、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沿岸主要的城市)【八年级上册】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分布图(“五纵三横”等)【八年级下册】世界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如大洲、大洋、主要山脉、地形区、湖泊、海峡、运河以及一些主要国家)【七年级上册、下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判断)【七年级上册】(提醒学生备好以上必要的资料及专门的资料袋(2个),并定期检查。
中考资料上的考点能背,重要地图过关。
四.总体思路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3.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本文由admin于2024-03-05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5976.html
上一篇
夫妻度过七年之痒总结(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