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总结(汇总13篇)
- 总结
- 2024-02-16 08:04:48
- 236
沉降观测总结 第1篇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_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沉降观测总结 第2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
金泰华城一期d区2#楼工程位于临沂市工业大道与北园路交汇处路北,本工程层数为9+1层,总建筑面积,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于2014年月日设置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共设置12个沉降观测点,观测日期为,
经过基础、主体、装饰、竣工、竣工后一周的共15次观测,建筑物沉降已趋于稳定状态,沉降观测分析如下:
一、建筑物最大沉降数值为3mm;
二、建筑物最小沉降数值为0mm;
三、在100天 的沉降观测中,最大沉降差值为1mm,每日沉降量为,小于规范规定的。
经分析,本工程 建筑物沉降量正常,已趋于稳定状态。
观测单位:天元一公司
报告日期:
沉降观测总结 第3篇
*************************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分析报告
一、概述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情况。
二、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本工程为框架10层,。沉降观测工作自2014年10月25日开始,至2014年9月5日结束,共计观测次数为29次。
三、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基准点于2014年10月24日埋设,共埋设2个基准点。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布设于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其编号为m1、m2、m3、m4、m5、m6、m7、m8
四、沉降观测
1、仪器与观测
使用ds3型水准仪及2 钢尺进行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由基准点往返引测至沉降观测点,同时将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2、记录、计算与观测精度
在沉降观测作业过程中,记录各观测数据并计算各点的沉降量。 作业中采用的精度指标如下:
闭合差fh ≤±2㎜ ,其中n为观测站数
高差中误差mh≤±2㎜
满足规范和设计方案的要求。
3、观测时间
自2014年10月25日开始进行第一次起事数据观测,至2014年9月5日最后一次观测结束,共计29次,累计观测时间为711天。
4、作业规范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五、成果分析
1、沉降观测成果表分析
各次观测的平均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及沉降趋势见沉降观测曲线图。由表可见,该建筑物的总体沉降量为13-20 ㎜ ,至主体工程结顶后三个月,沉降量为0,已经稳定。
同时,从沉降观测成果表中累计沉降量可以看出, 最大沉降差仅为7mm,沉降均匀,沉降速率为:
m1点:沉降速率为: /天;
m2点:沉降速率为: /天;
m3点:沉降速率为: /天;
m4点:沉降速率为: /天;
m5点:沉降速率为: /天;
m6点:沉降速率为: /天;
m7点:沉降速率为: /天;
m8点:沉降速率为: /天;
六、结束语
通过对杭政储出(2014)58号地块商业经融用房b楼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得出:该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项目部
2014年10月8日
沉降观测总结 第4篇
沉降观测
1) 工程开工后,进行对地基土变形、人工降水等对临近建筑物的观测、监护,由业主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观测。
2)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时,应及时埋设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设计现场定。由专业测绘单位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以后主体工程每上一层,观测一次,直至上部结构全部完成。装修时,每月或每结构层结束后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观测4 次,第二年观测2 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工程竣工后,依据观测数据编制成表归入资料档案。
沉降观测总结 第5篇
今年是我国的第五次世界大战,为适应国家战略的要求,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于科学技术的需要,为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第五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849年12月3日正式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在这次世界大战的决心下,全国各族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年全国各地大力开展大战,我国的经济增长、科技成果丰富,国民生活更加充实,国际地位得以提升。
1921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4年3月15日成为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大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新中国”、“新时代”为主题的世界大战。中国党领导的第一个世界大战的决策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的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党的指引下,取得了胜利。
1937年中华共和国成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次大飞跃,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国联盟”的建立,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国各国团结和发扬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坚实的力量。
在这次世界经济大战的决策下,中国团结一心、同心协力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大战的建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了坚定的“”,中国为世界大战出谋划策,为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在世界上,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了坚定不移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形成了坚强不屈的“”,世界上的所有强者都为世界所敬仰,世界的共同努力都为世界大战作出了贡献。
在世界上,世界的强者,中华民族形成了坚强不屈的“”,世界的强者,中华民族为世界大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力量。
在世界上,中国和世界大战取得胜利,世界各国和全球团结和发扬了“”,世界各国和全球团结和发扬了“”,世界和全球的共同努力都为世界大战取得了胜利。
世界和全球都为世界大战作出了贡献。世界大战的胜利,就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努力。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和小组,每个人都是完美的整体,每个人的力量就是巨大的。
中国和世界团结一心,在世界大战中取得了世界性的胜利。
在世界各国和世界团结的伟大征程上,世界各国都为世界大战取得了世界性的胜利。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和小组,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巨大的。
世界上的强者,中国和世界团结一心,在世界各国和全球团结的伟大征程上取得了世界性的胜利。
沉降观测总结 第6篇
为了更好地为我院的医疗服务,提升我院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院开展了“沉降”为主题的护理人员素质教育。
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严格把握各项操作要领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执行消毒供应制度,使用灭菌物品及无菌物品均按要求用具及无菌原则进行处理。
3、定期进行科室消毒,医疗垃圾的收集、清点、登记,并认真填写医疗废物处理及医疗废物处理流程登记。
4、严格执行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技术等一次性废物品分类处理,使用后均进行填写相关处理。
5、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分类、收集和分类存放制度,使用有登记,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6、医疗废物按规定处理、处理,严防医疗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7、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中、西药盒、大型机器设备)发放制度,医疗器具、医疗用品均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分类、无菌技术分类、无菌技术分类收集、分类贮存管理的要求存放。
8、医疗器具、医疗用品及各种诊疗垃圾分类、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分类存放有规范,并严格执行“三无”处置和分类贮存管理制度等。
9、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骨伤、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复苏、心电监护、输液增补等)发放规定;
10、每次操作前,做好各项登记,并做好相关的病例记录;
11、做好病情记录及相关的资料收集;
12、完成了每月的急救工作;
13、完成了每季度病人的转诊,并做好了相关的记录;
14、做好了相关的病历及资料的管理。
沉降观测总结 第7篇
(1)整理原始记录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 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沉降观测总结 第8篇
2022年,我校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本学期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拼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关心别人,也学会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的能力。现将学习情况作一下汇报。
一、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图书馆,借书”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如学雷锋义诊,“我与书为友”活动,“青年文明号”的争霸比赛,“青春之歌”读书征文等,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了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
二、积极组织参与,积极开展活动
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让同学们有机会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我班于2022年3月在校运动会上获得了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的称号,同时在各项比赛中我班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1、“书香班级”活动
在学校举行的“书香班级”评选中,班上涌现出了许多的先进集体,在班级中有不少优秀的学生,也有不少文明标兵,我班评选出“书香班级”的同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其中有一些文明标兵和优秀团支部,他们分别是:xxx、xxx、刘海、xxx、xxx等同学,他们在这些集体活动中积极投入,认真负责,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同时也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为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我班积极组织班级的同学们到图书馆里借书,并且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类文化建设当中去。我班还有两名学生在图书馆借了一本《xxx漂流记》《三国演义》和两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在书中汲取了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同时也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本学期,我班积极开展各类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节期间,班级内掀起了热闹非凡的读书,在班级内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热潮。同学之间的读书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班还组织了“我是小小书迷”活动,每周一班级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各抒己见分明,这不但提高了班级的读书氛围,也使班级中的人人爱读课外书籍,而且还使班级中的人人爱上了读书。
四、学风建设
同学们的作业总是上交的,但是大部分同学的作业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如有些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还有的同学的作业不工整。为此,我们在班会课上对这一部分同学进行严格的批评和教育,并且在课堂上加以提醒,以此来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沉降观测总结 第9篇
为认真落实中央“”精神,我院在2009年5月23日至28日,开展了为期40天的“”。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保证“”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院长xxx同志和院长xxx同志亲自挂帅,负责“”期间的筹备工作。
为保证期间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xxx同志和院长xxx同志亲自挂帅,亲自担任“”的组织筹备工作,为“”期间工作的有序开展,院长和院长亲自挂帅,亲自负责“”期间各项筹备工作。
二、筹备工作有序
在筹备期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院委会和院务会,认真研究筹备“”期间的各项筹备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筹备工作计划。
三、筹备情况
1、期间,院领导高度重视,院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各科室都能按照计划认真开展活动,使期间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院领导高度重视,各科室积极响应,医务科积极参加,并为筹备开会做准备。
3、筹备期间,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务科及其科室能积极参加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能积极参加筹备,做到了筹备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保证了期间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院务会的会务工作能认真负责,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进行。
四、筹备过程及成效
5.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全院动员大会。
6、医院召开“”期间,医院领导班子及其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了会议。
五、存在的问题
“”期间,院领导多次到医疗机构检查指导工作,检查指导项目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发展与民生改善工程有待进一步的加大,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院长及其科主任的作用,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六、明年工作打算
7、继续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度,使医院的经营业绩不断提高。
8、进一步强调医院发展战略,加大医疗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对医药市场的投入。
9、继续加大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严格实施重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奖惩制度。
沉降观测总结 第10篇
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沉降观测总结 第11篇
7、边坡土体、支护结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设施等的变形(包括水平位移、沉降、倾斜及裂缝)观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行业标准《建筑表现测量规程》(jgj/t8)执行。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观测基准点要求稳固。应设在基坑开挖和降水影响半径以外,数量不得少于3个;
2) 观测的精度要求,应根据观测对象的容许变形范围、基坑重要性等级、变形速率、观测
周期等多种因数综合分析确定。可按《工程测量规范》变形观测等级进行测量;
3) 观测资料整理
a每次沉降观测要求计算出各观测点的高程、累计沉降量、本次沉降量、沉降速率等;每次水平位移观测要求记录各个观测点的累积和本次位移量、位移速率等;
b根据各个阶段成果绘制沉降一时间关系曲线图、水平位移一时间关系曲线图、水平位移一距离关系展开曲线图等边坡位移图;
8、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在关键部位、支护形式变换部位应加密观测点;
9、边坡土层深层的水平位移应利用钻机成孔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进行观测,以确定深层土体的潜在滑埋设测斜管时,应采用监测仪器和设备除了灵敏度和精度满足使用要求外,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计量器具必须在其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监测仪器和设备的观测精度、操作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10、基坑监测预警值:
报警值: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监控警报值为30mm或连续三天位移速率≥5mm/天煤气管道变形: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应超过10mm,连续三天不应超过2mm/d。供水管道变形: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应超过30mm,连续三天不应超过5mm/d。
11、各项目监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宜少于2次;
2)开挖初期观测时间间距不宜超过5天,开挖中期不宜超过2天,开挖后期应每天观测。当测试数据接近监控预警值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监测成果,
沉降观测总结 第12篇
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一、概述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情况。
二、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万方综合楼位于焦作市塔南路万方桥南东侧,该建筑物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为综合办公楼。
三、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于2014年4月10日埋设,依据规范要求共埋设3个基准点,其砼土墩规格为300*300*150mm,布设在待测建筑物西、北侧约50m处。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在主体结构一层拆模后,设于一层框架柱上。共设12个观测点,其编号为m1、m2、m3、m4、m5、m6、m7、m8、m9、m10、m12、m13。
四、沉降观测
1、仪器与观测
使用水准仪及2m钢尺进行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将3个基准点组成闭合环进行基准点检测,再由基准点往返引测至沉降观测点,同时将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2、记录、计算与观测精度
在沉降观测作业过程中,记录各观测数据并计算各点和沉降量。 作业中采用的精度指标如下:
闭合差fh≤±√nmm,其中n为观测站数,高差中误差mb≤±,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3、观测时间
自2014年5月12日开始进行第一次观测,至 2014年11月20日最后一次观测结束,共计观测9次,累计观测时间为188天。
4、作业规范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五、成果分析
1、沉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
由表可见,该建筑物的总体沉降量为11 mm,至第9次观测时,沉降量为0,已趋于稳定。
2、沉降量曲线分析
由曲线图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层的增加和沉降量的增加为对应发展关系,沉降曲线光滑平滑,说明沉降量比较均匀,同时,在观测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常现象,观测结果和精度均为可靠。
六、结束语
通过对万方综合楼施工各阶段的观测统计结果得出:该建筑物的基础采用桩基,沉降量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沉降观测总结 第13篇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管理,提高执法水平,我镇组织队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城市管理法规知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组织了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了执法队伍的执法监察力度。
3、加强了城区内部执法人员素质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执法质量,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
4、我镇制定了城市管理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城市管理队伍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5、根据城市化进程和管理的要求,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出了“城市管理法”、“城市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和“城市管理条例”等各项城市管理工作标准。
6、按照“城市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市民进行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净化了市容,改善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城市形象。
7、对辖区内城区主要道路进行了集中整治,共计出动执法人员76人次,清除垃圾22车,拆除建筑工地门面、楼道墙面30余处,拆除建筑工地门面50余处。
8、对市容市貌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检查。
我镇在今年城市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和市民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为此,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以城市管理为中心,以城市建筑管理为重点,以规范、制度、管理为保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本文由admin于2024-02-16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14141.html
上一篇
武术教学总结(推荐3篇)
下一篇
消防竣工总结(必备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