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合集23篇)
- 演讲稿
- 2023-10-23 12:02:17
- 244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篇
尊敬的徐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x,12岁,今天我要竞选的职位是英语课代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竞争演讲,所以未免有些紧张,上台前我犹豫了许久,也曾想打退堂鼓,但对于英语的热爱最终促使我走上了这讲台,希望同学们多多鼓励我,支持我!
我热爱英语,6岁开始学习阶梯英语,小学六年,我的英语成绩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我们班主办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时,我都是当仁不让的英语主播,特别是我的英语口语经常得到英语老师的表扬。
我认为英语课代表首先要热爱英语、成绩好,才能为大家作表率。其次,英语课代表应该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树立为老师分忧、为同学解难、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最后,还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只有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才能不断进步,做好工作。总之,我认为英语课代表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们都能爱上英语,和同学们一起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不能当选,我也不会气馁,我会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学习中积极配合英语课代表的工作,为提高全班的英语成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我真诚希望大家相信我,支持我,给我这次展示能力的机会。我将在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中挥洒汗水,为班级的明天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最后,在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之前,请允许我邀请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和我一起用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为所有参加竞争的同学们祝福,为即将上任的班干部们祝福,为我们班级的美好未来祝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2篇
2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著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著名的盖茨堡演说,到_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
3进行演讲
具备演讲的知识和技巧,演讲稿的完成只是演讲的序幕,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则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训练时,分析演讲要领,训练演讲技巧和姿势语,观看CCTV杯和爱立信杯等英语演讲的录像,了解并按照比赛评分标准进行严格的模拟训练,观察演讲过程是否具备以下特点:主题鲜明,表达完整(演讲内容);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文章组织结构);感情充沛,富有表现力(演讲气势);发音正确,语音语调标准(英语语音);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心理素质);着装整洁,仪态大方等等。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3篇
大家好哦!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除了英语拿了个满分外,其他六门科都不咋地。看来我就只有英语这一门特长了,我就在这里给同学们小秀一下我的英语学习方法。
①多读
英语要学好,其实没有什么宝典秘笈,重要的是多读,光会做考试的巨人可不行,语言可是要学以致用的。在每天早晨,当你第一眼看到透过窗帘射进来的阳光时,不要在赖床了,起床读英语可是一件好事。早上地记忆力是最好的,读读英语课文,单词,还有助于深化印象。光会写单词可不行,要会读,看好音标,发音一定要准确。这样你学的英语才有用,语言时说出来的,可不是写在卷子上的。
②多听
说完了多读,多听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别真到了用上英语的时候,你自己侃侃而谈之后,别人说什么你想听天书一样,那也是没用,语言使用来交流的。
应该多听一些外国人说英语,开始的时候,能听清几个单词算几个,如果你们的学校有外教,那就更好了,在口语课上一定要尽量仔细听,这是提升你英语口语水平的好机会,也要多和外教交流。想在看电视时,加入看的是一部英国或美国电影,最好强迫自己不看字幕。尽量去听其中的英语对话。另外,也可以试着听一些英文歌。
③多看
多看一些英文读物同样是一个提升英语水平的好办法。我在家里,母亲常给我买《书虫》以及其他的英文读物。这可是考验你平常的词汇与短语积累的机会,先阅读一遍,又不会的地方先更具上下文猜测一下意思,实在不行就看注释,那些生活常用的短语啊,单词啊,句型啊,一定要多做积累。当意思通顺,单词发音掌握后,就大声的读,训练自己流利的读下来。有些电影都是中英双字幕,可以在看电影时,不让自己看中文字幕,先看底下的英文字幕,能看出大概意思后就要和上面的中文字幕对照一下。英语也要灵活,这样中英对照多了后,你会发现,其实往往你为一个单词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其实可能另一个单词换上后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在英语中,一个单词其实可以代表其他相近的意思。
好了,其实学英语要我说,也就多读多听多看。自己平常的积累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4篇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心理学家也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导课的艺术性显得有为重要。根据初中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机进行对话、复述和表演的特点,我常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
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精讲多练,逐步培养和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较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讲正课前,让3-5位同学在讲台上进行演讲,最好是脱稿演讲,效果更为理想。它不仅训练了同学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记忆,锻炼了大家的胆识,而且对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起自立、自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刚开始搞这项活动时,同学们大多是针对课本上的有关篇章段落进行演讲。同学们都表演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本来这些文章虽然写得很好很实际,但对刚刚接触不久的同学们来说,还是比较难记难背的。于是在课下,我交代一部分同学演讲时用这些课文做材料,而另一部分未作部署。
结果,事先交代的这部分同学仅仅用了10多分钟便背诵得相当熟了;而另一部分未作部署的同学则用了30多分钟才会背诵。这表明:课前5分钟演讲不仅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和学习成绩。演讲过的内容,记忆深刻,过去了很长时间,仍然能够记忆犹新,能够背诵。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讲训练之后,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语音语调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同学们说话时的体态表情、手势也自然大方,不再是脸红、心跳、语无伦次等忸忸怩怩的样子。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演讲课;口语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做到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并重。高职类外语专业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就英语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高薪聘请外教担任口语教师,但学生反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常常听到学生自暴自弃的怨言,不少教师也抱怨学生“张不了口”。为了进一步摸清高职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笔者在我院外语系作了抽样问卷调查。
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笔者于2005年4月在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的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年级抽样30%的学生,样本总数达90人,调查内容涉及口语课效果、口语水平自我评估、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口语表达的障碍、口语练习时间及口语练习模式等。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口语水平低,缺乏自信,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口语状况,学生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虽然配备了外教,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和好奇而已,有57%的学生从不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经常发言的集中在10%的学生中。32%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课下练习口语的动力小,即使每周两个小时(每天17分钟)的练习量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投入此项活动的学生比例只有8%。
其次,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思辨能力差。8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阅读、词汇和语法,而口语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整日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使得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长期得不到训练。因此,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语塞。有趣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词汇语法,而学生在练习口语的时候,1/3的学生仍感到词汇量少,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调查显示,20%、33%、40%的学生对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可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情境练习,注重浅层次的机械模仿、操练,而轻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练习形式上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长此以往,学生思辨能力差,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症结部分源于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教师只提供语境,如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但在学生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指导,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出,不少学生还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在语境中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论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调查中暴露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口语水平亟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
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演讲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为最终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鉴别赏析水平等等。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流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这八种素质正是市场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即思维周密、善于英语表达、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英语演讲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本功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中,语音、语调是演讲中最直观的因素,直接影响信息的表达。讲稿再好,发音不准、重音失误、语调偏差、怪调不断,就会使演讲效果流失,达不到演讲目的,最后导致演讲失败。通过演讲教学,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语音和优美语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创新能力潜在于每个学生的身上,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会被激活、释放出来。英语演讲可以作为一种释放的手段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准备演讲,首先要了解目的和语境,然后获取大量素材,收集论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旁征博引,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增强演讲的深度、广度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学语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扩大知识结构,发散创新思维,了解新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英语演讲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敦促学生提高文化素质一名优秀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流利的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作为交流的基础,做到专业与行业结合。演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体现在演讲内容上。如果演讲者能旁征博引,或者从生活经历来思考挖掘,就一定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和兴趣。知识面广博,文化功底深厚,演讲者才能思想活跃,才会言之有物。要做一名成功的演讲者,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多看报纸杂志,决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通过演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
培养学生勇气和信心及快速反应能力进行实际演讲时,学生面对观众就要克服胆怯心理,还要及时注意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作出快速反应。同时,要注意使用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体态等与观众进行沟通。所谓演讲,有演有讲,“讲”为主,“演”为辅。一位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努力掌握态势语技巧,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调动、感染听众,使演讲达到一种趋于完善的境界。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英语导游和英文讲解员正需要具备这种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组织形式
综合考虑英语演讲课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具体组织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观摩模仿首先,运用视听演示材料,让学生观看一些成功的演讲范例以获得感性认识。演示材料包括名人演讲、大学生竞赛演讲等,如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基辛格,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_等的演说录像以及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录像资料等。通过观摩学习、模仿比较、分析探究,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其次,教师示范,供学生模仿。一方面,教师要传授演讲技巧,其讲授本身就是一次示范性的演讲。另一方面,教师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给学生示范演讲,由于深知中英文演讲的差异,又了解学生情况,其观摩价值较大。
学生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演讲而学会演讲,通过大量的实际参与体会演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学生演讲主要包括两方面: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5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下次课上全班分析讨论。课堂上,全班分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主持人必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个具有挖掘潜力的主题,并把主题告知小组成员以便收集有关材料。小组活动时,主持人根据主题给每位组员定出不同的子题目,然后邀请组员做正式的即兴演讲(每人3~5分钟)。主持人在反馈表上做观察记录。演讲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给出反馈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写出总结报告交给教师。
反馈分析演讲课上,学生要充当评委,对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做口头评论和书面打分。一名学生在演讲时,其他学生要注意观察演讲者的每一个演讲环节及达标情况,不仅要口头评论,还要在评分表上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此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教学,英语演讲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生的连贯叙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显著进步,语音、语调得到了一定改善,怯场现象得以消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高涨。由此可见,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意义较大,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苏训武.开设英语演讲课纵横谈[J].外语学刊,1997,(3).
[2]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J].外语界,2001,(3).
[3]王银屏,孙昂.英语演讲教学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5]GriceGL,[M].Massachusetts:Allyn&Bacon,1998.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6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海宝,我想竞选英语科代表一职。
俗话说:锋利的剑缺少不了打磨,成功的人缺少不了竞争。尽管班上有非常多的英语高手想竞争英语科代表一职,但我相信我一定能当上英语科代表。
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也非常喜欢英语,除了学好课内知识以外,我还参加了一些英语兴趣班,获得过英语“一拼到底”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英语方面,我“见多识广”,懂得的单词、语法可能会比大家多一些。
如果我能当上英语科代表,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们学习上的问题,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一定会管理好班里的.纪律,带大家朗读英语,如果同学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什么难题,我很乐意与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解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可能还有一些缺点,请同学们批评指正,我一定好好改正。
请大家为我投上宝贵的一票,这样,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们班的英语兴趣提高上来。
谢谢大家!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7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翻译专业;互动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一、翻译专业课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
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而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正是将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输出人才应具备的语言素质(language competence),文化素质(cultural quality),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traits),思辨能力(speculative thinking ability),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apabili-tV),道德修养(moral integrity),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商务、旅游、科技等领域中一般的口、笔译工作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目前许多高校的翻译专业并没有将该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仅仅部分高校将其写入专业选修课范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仅将其列为课外的实践活动,这使得学生对英语演讲课程的认识度大大降低,对应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训练,造成演讲能力的缺失。有学者提出英语演讲作为翻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课型,逐渐得到业界人士的重视,因为演讲技巧对口译技能提高的作用。
二、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注重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英语演讲课程,作为一门英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在系统学习过《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学》、《英语视听》和《英美文化》等课程后,具备中级以上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后,方能进行演讲技巧的训练,因此建议开设在三年级较为合适。并且相关翻译课程,如翻译鉴赏、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课程中,如果能渗透相关经典演讲译本,对于英语演讲课程的讲授效果大有裨益。学生以翻译的形式接触过演讲文本,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如果有条件可以开设一些后续课程作为有力支撑,如《英语辩论》、《英语演讲艺术》等。
(二)突破口语教学单纯语言训练的模式,实现语言操练与思想表达的结合;
英语演讲不同于口语课程或者口译等其他课程,单纯的语言操练是无法完成其课程目的。一个成功地演讲训练模式是语言操练与思想表达训练的结合。演讲的灵魂在于言之有物,或是对人生的感悟、或是对景致的抒怀,或是对社会的褒贬,包罗万象的内容必须有精神的统领才能成为成功地演讲。教授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切合自己的主题,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引起共鸣,使演讲更具社会价值尤为重要。英语演讲的主题有多种,常见的分为四种:问题解决性的(Problem-soMng),鼓动性的(Inspirational),颂扬性的(Eulogistic)和说明性的(Expository)(蔡基刚,1998)。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点选择配合独特的演讲风格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将演讲大的主题巧妙与个人的经历相结合起来已能够起到共鸣的效果。
(三)避免传统翻译教学中英语技能训练的单一性,实现“读、听、说、写、译”的一体化;
英语演讲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共通的,因此翻译专业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过程与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致的。英语教学新大纲中的“读、听、说、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翻译排在最后一位,这就是说,翻译是大学英语中最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而英语演讲有时是一个正向的过程,通过读名人、政要的著名演讲词,学会如何自己“说”自己写或翻译演讲词。但有时也是一个逆向的过程,需要翻译或者写出成功地演讲稿,然后表达出来。美国奈达(Eugene A Nida)主张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他主张,“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所译的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且还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而演讲也同样重点关乎听众的反馈效果如何。提高五项基本语言技能才能提高翻译与演讲的水平。如何通过英语演讲课使学生这五大能力一体化发展?需要训练的对于经典的标准的演讲音像资料演讲材料首先要熟读,精听,模仿;体会重音、连读、断句等英语演讲特点,完善自我语音、语调、语速等。同时,通过读的过程,分析演讲主题的构思、布局、立意表达、层次逻辑发展等,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准确用词,撰写拥有自我思想的演讲稿。翻译专业的同学应该进行中西方经典演讲词的互译等实践,
(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双主体”,交互式教学;
对于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对于理论的传授是第一步,是基础,但并不是重中之重。教师完成相关理论介绍(如西方演讲的历史传统和现展、不同类型演讲稿特点、写作技巧与规范等)后,重点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单纯教师进行展示或者运用PPT进行经典演讲范例的讲解,是不能够满足学生自我能力提高的目的。以共32学时的选修课为例,建议可以用2学时先进行演讲知识的讲授,然后运用三节课6学时进行经典范例的分组鉴赏与欣赏。然后进入20学时进行4种不同类型演讲的分别训练,(介绍性演讲speech of introduction,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礼仪演讲ceremonial speech以及有稿的劝说行演讲manuscript persuasive speech).每个类型演讲共计5学时,其中1学时进行此类演讲稿特点、写作规范、思维模式等讲解以及范例欣赏以及课堂分析,2学时进行分组实践,1学时进行全班展示以及教师与同学的共同评价。最后4学时进行求职面试的专项训练,为学生今后求职打下良好基础。这样的模式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演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互动中激发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提高,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组织者。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监督者与检测者。
(五)变英语课堂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场所,
翻译专业作为一个实用型专业,其目的在于培养一名合格的译者,而其应具备的应用能力包括良好的思辨能力,娴熟的翻译技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恰恰与其不谋而合。
首先,当今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与意识表现在英语演讲中就是受母语牵制过重,不能准确输出自己的思想。虽然想象力极其丰富,比较善于人文思辨模式而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善于叙事而不善于说理论事。即便有一些思想也仅停留在浅层次。这对其成为一名成功地演讲者或者译者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演讲课程中更多提供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进行剖析,更要摒弃母语思维进行分析。在取舍材料、形成观点、形成论点论据、有条理进行组织、到用合理有力的语言进行演讲或者辩论的整个逻辑思辨过程,便是学生结合人文思辨与数理思辨的过程。
其次,英语演讲课程极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里包括交际能力(Canale&Swain,1980),语法能力:语音、语法、词法、词汇等知识;社交能力: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话语能力:话语规则和在话语中组织句子和话段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课程所进行五个方面的培训就是为了提高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设:(1)语言的语用功能;(2)常用的英美国家的非语言行为;(3)交际手段;(4)价值观念对比分析;(5)思维模式分析。
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符合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要,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只有认识到开设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把握其与其他基础课程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倡导引导式教学、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语言功底,胜任多种工位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l]纪玉华,_向.英语演讲与辩论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 Art of PubliC Speaking (8th ed.)[M].Beijing r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M CG raw-Hill,2004.
[3]井卫华.李文萍.英语公共演讲课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9).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8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我今天站到这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因为我竞选英语课代表,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英语课代表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一、要有责任心,团结同学。
二、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要工整。
三、上课专心听讲,不惹老师生气。
我相信自己能做到上面几条。我喜欢英语课,我也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同学们一起学好英语课,自觉的预习英语,好好的复习,我特别团结同学,可以帮同学解决一些英语上的难题如:单词不会读,句子不会读,我都会不厌其烦的帮助同学。我热爱英语,相信自己。
如果我竞选上了英语课代表,我会把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毫不保留的告诉大家,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要多读多记,多做练习题。我还会让同学们互相监督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听写单词。让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都爱上英语。让同学们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里体会到一样的快乐。
同学们请投我一票吧!我自信,我团结,我勇敢,我坚强,请大家支持我!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演讲技能 存在问题 自主学习 培养方案
一、引言
演讲能力被看成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能力之一,是交际的必要手段。基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的需要,应用能力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培养方向。然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谈道:“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学习英语演讲,积极开展演讲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大学生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演讲技能培养方案进行探索。
二、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作连续性发言的行为,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学习英语演讲,积极开展英语演讲活动,是当代大学生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又是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代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因此,把演讲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手段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信心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目前学生英语演讲中存在的问题
演讲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从英语演讲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在进行英语演讲训练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又明显的问题,即语言表达的困难。他们不能清楚流利地把自己针对某一演讲话题的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有同样现象。
2.演讲相关理论知识薄弱。
通过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英语演讲的体验,对于英语演讲相关理论知识知道很少,更谈不上系统学习,如演讲的类型、形式,演讲内容的选择编排,演讲稿的撰写,演讲技巧的合理应用,等等。要运用英语进行演讲,除了英语的语言基本能力要求,更需要对演讲本身有深入的了解。
3.当众表达缺乏自信心。
当众上台演讲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一上台就很紧张,语无伦次,满脸通红,额头出汗,思维混乱,原本准备好的演讲稿内容由于紧张全忘了。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口语锻炼,尤其是当众演讲的能力培养,不少学生不敢、不愿开口讲英语,形成了缺乏自信心不开口说英语缺乏自信心的恶性循环。
4.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匮乏。
很多学生对各种新闻时事或身边发生的事件缺乏关注、缺乏思考,未能充分扩展知识面,对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也不甚了解,导致演讲内容匮乏,临场逻辑不清,思维混乱,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条理不清。这些问题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思辨能力亟待提高。
四、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途径的探索
英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只是给予指导,提供适合的材料,组织课堂,以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观看、模仿、讨论、实践、总结和进一步提高。也只有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循序渐进性的实践才能加强学生的演讲技能。为此,我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1.实践研究目的。
(1)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为英语演讲做精心准备,并清楚地知道何为成功演讲。
(2)能熟练使用基本的演讲技巧,如演讲稿的结构,视觉教具的使用,时间的控制分配,以及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等等。
(3)能克服怯场、紧张情绪,和观众进行自如交流。
(4)能进行演讲稿的撰写。
(5)掌握现代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6)能成功地用15分钟时间进行指定话题的现场演讲。
2.前期准备。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我在任教的8个班级中随机选出了32位有兴趣参与的学生参加此次实践,他们的英语水平基本上能代表学生的英语现状。将他们按英语水平平均分为8组,每组4人。我们的任务都在课后进行。为期2个月。
3.开展过程。
(1)第一周:观看。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综合英语课;自主性口语学习;自我获取式;功能
一、背景
1.综合英语课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综合英语课是指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英语技能课,过去人们(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文献资料、教科书、教学大纲等都把这门课叫做精读课或者基础英语课。由杨立民总主编、陆培敏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2002年版)的封面上仍然写着赫赫醒目的两个大字《精读》。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它称作基础英语课。综合英语课的培养目标正如《大纲》对该门课程的描述中所说:“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可见口语能力的训练在综合英语课中的份量和重要性。口语能力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它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更为关键。那么,如何在综合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呢?
2.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明显增强。毫无疑问,进入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把明显提高了的口语能力带进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学期间学生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也随之一同进到了大学课堂。面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口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与中学学习特点迥异的学习行为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口语训练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绝对由老师带领,口语学习行为几乎完全由老师控制。一旦进入到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学生就好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中学的口语水平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语学习的重要和提高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非常必要。
3.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的特点
口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发声”(Gardner&Miller,2002:14)。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学习机会很难。加上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只占该课程应该训练的五种技能中的一种,因此,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学习的时间更加有限。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给学生更多口语训练机会、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是综合英语课老师应该探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综述
1.定义
对于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Dam等(1990:102)把自主学习者定义为“一个在课堂学习的社会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一个在他/她已经掌握了的独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解释者…一个知道怎样学习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f妲/她所处的情况下都知道怎样使用所学的知识的人”。而且他们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能为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准备”。(1990:102)Gardner和Miler(1996:vii)把自主性的语言学习者定义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项目发起计划和完成实施的人”。而Nunan(1997:193)却认为“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个现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区别的,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目标、所处组织遵循的哲学和文化环境。Gardner和Milk 2002:7)则认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区别之外,还有因为时间和科目的不同,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性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现象。他们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在听力学习方面非常自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许会非常依赖老师。
2.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和Mi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习”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c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本文将采用“自我获取式学习”这一术语来指称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3.“自我获取式”学习的因素
本文选择Gardner和Miler(2002:9)列表中的部分项目来探讨综合英语课“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
上表中的“资源”是指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的信息来源。“人”是指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时,学习者、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教师的职能是信息咨询者,课堂活动管理者以及评价者;学习者本身的职能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计划者,如何进行该活动的思想者,该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者;其他学习者的职能则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准备过程中的伙伴,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判者。
三、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自我获取式”自主性口语学习活动
正如上文所述,口语学习只是综合英语课的功能之一。时间分配有限。加上口语学习具有“需要发声”的特点,课堂口语学习的计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计划与安排,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课前遵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材料收集、提取、组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输出;其他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帮助。
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决定了课前准备。也就是说,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怎样的口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应该事先计划好的。教师把任务和目标下达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课前准备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获取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进行归纳,组织成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口语输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师要求的口语学习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课堂口语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给学生时间和空问上的支持。在准备过程中,其他学习者是该学生的同伴和评判者,在学生完成口语活动的过程中,其他学习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时,他们是最好的听众、交流者和评判者。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性口语学习的活动。
下面以课堂“英语演讲”为例来探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运作。
1.“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概述
课堂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需要、同时又比较容易操作、帮助学生实施的“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活动。本文所探讨的课堂英语演讲是指事先有准备的、单个学生独自站在黑板前、面对所有学习同伴所作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演讲题目、演讲正文、演讲观点。演讲要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具有身段语言,同时还要有与观众(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目光交流等)。因为时间有限和口语本身的特点的缘故,课堂演讲一次不宜安排过多的学生。但如果安排人数太少,又会影响活动的轮次。因此,一般来讲,一次课安排四个学生到黑板前作英语演讲是比较合适的数字。演讲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和感到舒服的话题。但是,演讲的时间(讲稿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分钟以内。每次四位学生,依次轮下去,直到学期结束。
2.“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取材
课堂英语演讲取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他可以从电视、报纸新闻中取材,可以在书籍中取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也可以从热点问题中取材,还可以从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中取材。问题是f电/她的取材要有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启迪思维,或者可以陶冶情操。总之,取材要能吸引他人。以下是三个关于选材的例子。
例1:有一位同学的演讲取材于她的家庭问题。她告诉大家,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很深的创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进而沉沦。相反,她给予了她父母极大的支持与爱。她的观点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她还把那首《感恩的心》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例2:另一位同学把自己一直在内心里挣扎着的问题作为她演讲的题材。她说,她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讲话是否会冒犯大家,因为她的讲题将与大家有关。同学们肯定的目光给她自信。因此,她说她的内心一直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她没有朋友,是因为她不相信其他同学真的能懂她。于是,她选择了独处。她要大家告诉她,她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并表态说他们不会让她失望。
例3: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关心的教材问题作为演讲的题材。她认为,大学的教材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用过之后,应该传给下一届的学生,理由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做。她的演讲一结束,就有一位本没有轮到他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求到前台作一个演讲,因为他也想就教材问题谈谈他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正好与前面的那位同学的相反。他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以保持知识的更新。他还用了一个笑话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位中学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笔记。当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玩要。老师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却发现那位学生已经有了与他的讲稿完全相同的笔记。老师询问原因时,那位学生说那是他父亲多年前所作的笔记,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
3.“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活动中“人”的功能
(1)学习者本身的功能演讲者自己是演讲活动的计划者,也是演讲内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讲效果的评判者。在演讲活动进行之前,口语学习者充分自主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选取对自己的演讲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选择好的材料进行组织、安排,使之在语言上、语法上、句法上、逻辑上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对自己的演讲作一个整体上预期评价。在自己认为符合标准之后,将演讲活动进行下去。在整个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口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获取式”的途径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决定出场的顺序,自主性决定自己的语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措施。辅助措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演讲能更好地被其他学生听懂。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学习者功能的自主性。
(2)教师的功能。教师在材料的准备阶段只是一个咨询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就材料的来源问题,材料组织的正确性问题等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限度是不能破坏和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在演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组织演讲的顺序,组织好听众的秩序,倾听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的功能是评判者。评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想内容;内容的组织安排;语言的表达;还有演讲时的仪态。评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励为主,切忌伤及学生的积极性或自主性。对于例2,老师的评判是这样的:教材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到底是应该经常换,还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相对稳定,以避免浪费(向上面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才能保持教材承载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看法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教材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变化。教师的评判应该完全把演讲者和其他学习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同伴的功能。同伴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是商讨者和评判者;演讲活动中的忠实听众;演讲后的评判者,甚至是讨论参与者和挑战者。同伴的评判、讨论和挑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演讲者的自主性。例1中学生的演讲一结束,几位同学纷纷站起来,主动要求评述她的演讲。他们感谢她的真诚,能让他们分享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他们赞叹她的勇敢,能这么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感动于她美好的心灵,在受伤害之后还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同学是她的评判者。他们的评判给了她认同感和力量。对于例3而言,同伴是那位演讲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观点的挑战者。对于例2,同伴的评判给了演讲者肯定、鼓励和安慰。这样的评判极大程度地鼓励了演讲者口语学习的自主性。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演讲课;口语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做到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并重。高职类外语专业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就英语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高薪聘请外教担任口语教师,但学生反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常常听到学生自暴自弃的怨言,不少教师也抱怨学生“张不了口”。为了进一步摸清高职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笔者在我院外语系作了抽样问卷调查。
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笔者于2005年4月在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的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年级抽样30%的学生,样本总数达90人,调查内容涉及口语课效果、口语水平自我评估、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口语表达的障碍、口语练习时间及口语练习模式等。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口语水平低,缺乏自信,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口语状况,学生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虽然配备了外教,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和好奇而已,有57%的学生从不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经常发言的集中在10%的学生中。32%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课下练习口语的动力小,即使每周两个小时(每天17分钟)的练习量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投入此项活动的学生比例只有8%。
其次,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思辨能力差。8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阅读、词汇和语法,而口语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整日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使得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长期得不到训练。因此,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语塞。有趣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词汇语法,而学生在练习口语的时候,1/3的学生仍感到词汇量少,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调查显示,20%、33%、40%的学生对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可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情境练习,注重浅层次的机械模仿、操练,而轻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练习形式上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长此以往,学生思辨能力差,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症结部分源于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教师只提供语境,如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但在学生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指导,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出,不少学生还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在语境中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论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调查中暴露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口语水平亟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
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演讲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为最终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鉴别赏析水平等等。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流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这八种素质正是市场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即思维周密、善于英语表达、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英语演讲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本功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中,语音、语调是演讲中最直观的因素,直接影响信息的表达。讲稿再好,发音不准、重音失误、语调偏差、怪调不断,就会使演讲效果流失,达不到演讲目的,最后导致演讲失败。通过演讲教学,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语音和优美语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创新能力潜在于每个学生的身上,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会被激活、释放出来。英语演讲可以作为一种释放的手段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准备演讲,首先要了解目的和语境,然后获取大量素材,收集论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旁征博引,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增强演讲的深度、广度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学语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扩大知识结构,发散创新思维,了解新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英语演讲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敦促学生提高文化素质一名优秀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流利的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作为交流的基础,做到专业与行业结合。演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体现在演讲内容上。如果演讲者能旁征博引,或者从生活经历来思考挖掘,就一定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和兴趣。知识面广博,文化功底深厚,演讲者才能思想活跃,才会言之有物。要做一名成功的演讲者,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多看报纸杂志,决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通过演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
培养学生勇气和信心及快速反应能力进行实际演讲时,学生面对观众就要克服胆怯心理,还要及时注意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作出快速反应。同时,要注意使用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体态等与观众进行沟通。所谓演讲,有演有讲,“讲”为主,“演”为辅。一位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努力掌握态势语技巧,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调动、感染听众,使演讲达到一种趋于完善的境界。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英语导游和英文讲解员正需要具备这种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组织形式
综合考虑英语演讲课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具体组织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观摩模仿首先,运用视听演示材料,让学生观看一些成功的演讲范例以获得感性认识。演示材料包括名人演讲、大学生竞赛演讲等,如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基辛格,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_等的演说录像以及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录像资料等。通过观摩学习、模仿比较、分析探究,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其次,教师示范,供学生模仿。一方面,教师要传授演讲技巧,其讲授本身就是一次示范性的演讲。另一方面,教师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给学生示范演讲,由于深知中英文演讲的差异,又了解学生情况,其观摩价值较大。
学生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演讲而学会演讲,通过大量的实际参与体会演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学生演讲主要包括两方面: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5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下次课上全班分析讨论。课堂上,全班分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主持人必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个具有挖掘潜力的主题,并把主题告知小组成员以便收集有关材料。小组活动时,主持人根据主题给每位组员定出不同的子题目,然后邀请组员做正式的即兴演讲(每人3~5分钟)。主持人在反馈表上做观察记录。演讲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给出反馈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写出总结报告交给教师。
反馈分析演讲课上,学生要充当评委,对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做口头评论和书面打分。一名学生在演讲时,其他学生要注意观察演讲者的每一个演讲环节及达标情况,不仅要口头评论,还要在评分表上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此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教学,英语演讲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生的连贯叙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显著进步,语音、语调得到了一定改善,怯场现象得以消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高涨。由此可见,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意义较大,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苏训武.开设英语演讲课纵横谈[J].外语学刊,1997,(3).
[2]王彤.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J].外语界,2001,(3).
[3]王银屏,孙昂.英语演讲教学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彭青龙. 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2篇
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关于英语学习的心得体会,当我站在这个讲台,此时此刻,看到大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候的我,看着那么多的英语单词,看着陌生的英文,可痛苦了,可是我走过了这一段路程。首先我要告诉你,今天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接下来你将度过快乐开心的70分钟。
你是不是曾经为了很低的分数而伤心?是不是曾经暗下决心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好,祝贺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大家都知道,我们从上初中起就开始接触英语,被英语考试围着;今天能够坐在这里的大家肯定都是爸妈的好孩子,因为你来了,爸妈从小养育我们不容易啊,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何时能把英语学好,为了给父母争点光荣?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来上学?为了生活,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据一组数据显示,精通外语者的平均薪水要高于英语一般者25%--60%,同学们,看到了这些难道你不想好好学习它吗?答案是肯定的!
可是,你会问,老师怎么学好英语呢?我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呢?答案我来告诉你。
的确啊,提到这个问题,我也能理解大家的心情,看着那么多的单词,一篇篇陌生的文章,的确是很难,难道我们真的被它难住吗?依然记得我当时上初一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期中考试及格了,那是第一次期末考试居然排名班级前三名,当时可高兴了。后来我哥,在上初二之前给我买了本课本辅导书,我也知道这是哥哥对我的期待,我好想痴迷了似的,我连续看了好几遍,每一个角落都不落下,现在想来真的要感谢我哥哥。
说到这儿,我要强调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看到英文就有一种亲切感,真的。其实呢,我们会抱怨,说没有学习环境,没有好老师,其实不然,英语学习关键在于自己。大家不知道注意到了没有,现在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英文,去商场购物,许多物品上都标有英文;路边的电杆上也会有英文;难道这不是英语环境吗?大家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做好学习英语的准备。而这个习惯我也一直能保持到现在,对我很有作用。
我也很奇怪,这么多年的学习,我始终能够保持对英语的热情。现在想来,的确,英语学习好了,能够能给我带来信心与很多好处。每次你英语考试考得高,英语演讲赛,全国英语竞赛,同学们会羡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大家都才初中,还有几年参加高考,或者中考,英语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我分别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来给大家阐述如何学好英语。听的方面,听就是要学习人家的如何表达,理解他人的意思,如何发音。我们知道现在中考,高考都逐渐加上了英语听力,而听力也占了一定的分数。大家现在都有电视,甚至电脑,是吧?
很好,这是重要的资源,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去花上一段时间去听听,即使听不懂。你要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积累够了,你一定会取得进步。我记得我上英语课的时候,每一次老师教我们单词,我总会认认真真的看着老师的嘴巴,看她如何发音,可好奇了,有的时候并不会,就在课本上注释,有谁也这样干?嘿嘿,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把音标学会,自己就会发音了。
说完了听的方面,再来谈谈说的方面。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外教,看着别人与外教交流,可羡慕了,自己什么都不会。现在我就可以与外教交流了,这也是时间的过程。当然你会说,老师我们现在考试不考英语口语,那怎么办?对,这就是我在说这一部分要给大家强调的经常读课文,把课本上的文章反复阅读,能够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提到这儿,我不得不再提一下我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有早自习,每天早上我都会和同学一起把课本上的对话反复交换角色来朗读,这也是说的一方面。后来只要是课本上的东西我都很能清晰地记住在脑海中。又一次老师讲到了一句话,问大家在哪儿见过这句话,我就给说出在哪一个单元,那一课,呵呵,当时大家可惊奇了。
现在来谈谈读的方面,一提起读,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多长时间阅读一篇文章?
阅读呢,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北京不是两个月建成。
刚才同学说自己没有阅读,那么同学们,从今天起,你要记住要大量阅读。同学们会问了,老师我没用时间,嗯,同学们,记住,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去挤,总会是有的”。同学们,并非要求你每一天去花上几个小时阅读,而是你要在每一天抽上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可以是一片文字,也可以是几句话,总之,你必须坚持!明白吗?我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所以现在对于一般文章都能轻松理解。同学们,只要你能坚持坚持,我相信,到你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英语阅读水平一定会有大的长进。而这里面的“坚持”二字也是我要强调的学习习惯。
提到写作,我先问一下同学,那位同学平时写英语作文呢?我想跟刚才的情况是一样吧?中考,高考中英语写作都是占有重要分数的题目,难道我们就让他难倒吗?答案当然不是!那怎么办呢?一个字:练!怎么练呢?大家注意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回到课本上的话题,刚才我在读的方面已经提到,要把课本中的内容烂熟于心,恭喜你了,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水平已经不差了。为什么要提到课本呢?这时因为课本是重要的写作素材。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个有心人,随时留意一些有用的句子,把它记下来,背住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英语学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了许多方面,单词,课文,语法,句子,很多很多。就如盖房子一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但是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在这些方面取得进步,才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说了这么些,我的内心深处,已经燃起浓厚的英语热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的给大家穿插进去这些理念,让大家有一定收获。大家要记住,任何事情不是轻易能够的到的,他需要长期的努力,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
最后,要给大家说英语学习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善于查字典,等等。
在最后,同学们,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培养兴趣,不让爸妈失望,难道你不想好好学习它吗?
兴趣+方法+努力=成功!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取得收获,度过快乐的暑假!谢谢大家!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3篇
关键词:英语演讲;精力分配;术语;话轮
一、引言
随着学术界对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不断关注,英语演讲教学逐渐得到教师、学生和研究者的关注。
在第一个阶段,英语演讲教学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阶段,从1981年至1996年连续15年内,每年发表的相关成果的数量只有1篇。到1996年之后开始缓慢增长,到2004年开始有稳步发展的趋势。到了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外学有关修辞学和英语演讲艺术的成果引入我国,另外还有外研社杯、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的大力推动,英语演讲教学研究显著提高。到了第三个阶段,随着英语演讲课程、论辩艺术、交流艺术等课程在中国高校里逐步设立,伴随着外研社杯、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的持续大力推动,英语演讲能力探讨和教学研究快速发展起来。
从研究主题来看,主要集中于语言研究、技能研究和评价研究等方面。在英语演讲过程中,对研究者的口才、风度和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演讲者运用声音、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技巧也非常重要。美国学者Stephen Lucas对英语演讲的环节和步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对克服怯场、选题立意、了解听众、论证观点、巧用语言、撰写讲稿以及排练演示等都有详尽的讲解。这些对于英语演讲实践与理论研究都非常重要。
此外,由于英语演讲比赛的决赛多是现场根据事先未有准备的视频资料进行即时演讲和回答问题,英语演讲过程中的精力分配也非常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做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评委的感受,以及近年来相关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认识,就英语演讲过程中的精力分配做一探讨。
二、精力分配理论背景
精力分配理论目前在英语口译研究中有很多应用。由于在短时间内必须完成听话、理解、转译、表达四个环节,同时不得随意更改、歪曲和故意遗漏讲话人的话语含义,口译过程中的同传对口译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英语演讲中的即席演讲虽然与同传有不同的地方,形式上接近交传,但是它在听话(或看视频资料)、理解、转译、表达的几个环节中更加强调信息的提炼与逻辑整理,对于演讲者的精力分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合理分配英语即席演讲中的精力,也是英语演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
从理论来源来看,法国著名口译研究者Daniel Gile教授在2011年出版的专著《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精力分配模式”理论。
吉尔教授的“精力分配模式”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口译都包括听L听力辨析、P语言生成和M短时记忆三个过程。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口译员要根据口译内容的不同,将这三个过程以不同的精力进行分配,进而对各项任务进行处理,因此译员必须很好地协调分配在各项任务上的处理能力。从同时传译的角度来说,同传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这个等式:
SI=L+P+M+C
即同声传译=听力分析+语言表达+短期记忆+协调。
然而,在现实同传任务中,译员的注意力受限,处理任务的能力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同传时误译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吉尔教授提出了另一个公式:
TR=LR+MR+PR+CR
即总体处理能力=听力与分析的处理能力+短期记忆的处理能力+语言表达的处理能力+协调的处理能力。
如果口译员没有协调好各项精力分配导致各项精力失衡,最终会导致同声传译任务失败。
在英语即席演讲过程中,每一个演讲者自身的演讲技巧不同,其在演讲过程中的精力分配也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以下笔者就针对2015年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辽宁赛区)的选手表现,具体分析在英语即席演讲以及回答问题环节所需要的精力分配策略。
三、英语演讲中的精力分配策略探析
2015年10月24~25日在沈阳举行了2015年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辽宁赛区复赛。参赛选手分成英语专业本科生和大学英语本科生两个组别。决赛的主要流程是,每个选手现场抽取未加准备的视频序号,工作人员播放视频,参赛选手根据视频主题做三分钟的即席演讲,然后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决赛的关键点在于,选手必须在观看视频资料的同时迅速组织材料,抓住视频演示内容的核心,并加以逻辑演绎,阐明主要观点,并且能说服听众。
除去因为紧张导致个别选手出现了极少量发音不准确的现象之外,决赛有个别选手的失误点在于:一是看懂了视频,记不住主要内容,或者抓不住要点,所演讲的内容与视频主题有部分相关,可能只记住了一两个细节,或者视频里的关键词,反复围绕这个细节进行演说,无法表达视频内容要旨。二是看懂了视频内容,但是没有记住细节也没有记住关键词,从视频的某一个视角出发,引申到自己的经历,演说内容偏离原来视频的主旨。三是视频内容没完全看懂,细节也没记住,等到表达的时候只能依靠以前曾经做过的演讲训练内容,所讲述的内容与视频不符,完全跑题。
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与演讲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和临场经验有关,另一方面,演讲者在演讲进程中的精力分配是否合理也非常重要。具体来说,英语演讲中的精力分配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术语精力分配。每个演讲视频都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主题中提供一个切入点作为演讲者将要进行演讲的首要主题。相关知识储备的缺失首先会占用演讲者大量精力分析专业术语,造成语言反射时间增加。相关知识储备的缺失还会增加演讲者的记忆负担,很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最为重要的是,如果不加以术语的提炼,不间断的信息量加大会导致演讲者对主要信息接受和记忆能力减弱。因为精力大量占用,所以影响整体演讲任务质量。
例如,在此次决赛中,有一则视频内容是,父母亲告诉还没上学的孩子,他们的万圣节糖果已经被父母无意间都吃光。视频里天真活泼的孩子都玩得正高兴,突然听到父亲或者母亲告诉这一消息,条件反射性的大哭。这一段视频的主题应该是关于儿童心理的,但是演讲选手错误地抓住了万圣节这一细节,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描述万圣节的来历上,最后引申到文化象征方面,精力被文化象征大量占用,直到演讲结束都没出现对儿童心理的描述。这是演讲过程中术语精力分配不合理的表现。
对于专业术语比较集中的语段,演讲过程的精力分配过程可以调节为:SI=L*+M***+P**+C。意思是,术语辨析与任务协调可通过注重平时积累和演讲任务预测,进而缩短演讲任务所占的精力分配比例。
2.话轮精力分配。为了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除了描述、整合并且就视频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核心观点进行演讲之外,还要引申个人的体验加以佐证和强调。这种演讲的多样性促成了演讲过程中话轮的转换。如果演讲者话论转换的精力分配不足,不仅会造成演讲时的句式结构分散凌乱甚至出现语病错误,而且会使演讲者的精力不断分散,难以扣住主题。
例如,在此次决赛中,有一则视频内容是对于流浪狗的救助。演讲者在第一时间段里围绕love spirit做了阐述,接着进行了话轮转换,转到自己的一个个人体验,但是由于演讲者话轮转换精力分配不足,虽然后面的讲演内容也与关爱相关,但是一直没有能够与前面的救助流浪狗主题相衔接。
理想的话轮转化精力分配可以是:SI=L*+M**+P***+C。因为语段内在逻辑明确,演讲者不需要做太多的处理,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短时记忆主要针对语段中出现的关键词和专业术语,因为数量不多,所以占用相对较少的精力。但是由于话轮转换频繁,演讲者要占用大量时间从不同的信息之间转换,并且要注意个人经历要和视频的风格保持一致,因此所需精力分配较多。
四、结语
合理进行精力分配是英语演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演讲过程中,如何迅速抓住要点,迅速判断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将主要精力分配到最重要的环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划分其他子环节的精力,既是一个技巧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磨炼。
参考文献:
[1]Lucas,Stephen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2]Kennedy,George A. Comparative Rhetoric:An Historical and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New Yo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Sarnoff, Can Change Your Life. New York:Doubleday,1970.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4篇
本学期,我任教一年级三个特色班以及六年级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遵从以下几个理念,进行教学。
一、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强调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施。
如何充分发挥小学英语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功能,从而体现小学英语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小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的成功与否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会生活经历、开拓视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实践和探索,在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层层推进。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在教学总体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渴望学习英语;在课程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光碟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情境,克服课时少的困难,并且按排早读课及时复习,保证学生高频率的接触英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教学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学校和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设备,通过提供大量的感知、体验、模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语音语调的学习包括发音、重音、语调、节奏和语流等多方面,教学中要求教师防止以单音准确为目的的教学,通过多听、多模仿,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进行训练,奠定语音语调的基础。强调要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就要创设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交流发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教学的语言材料要真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做到有机结合;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习得”与“学得”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设计任务型活动,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教学方法要多样,且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实践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同时要求布置的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做到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相结合,基本操练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英语教学的时空。
⒈灵活安排教学组织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⒉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我们农村学校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
⒊把英语学习从有限的课内时空扩展到无限的课外时空,成立小小英语角、学校布置英语走廊、让学生制作英语画刊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无时不学。
三、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应变机制。以下图表是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从中我们可能会有所提示。
学生特点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典型案例
学习内容教学对策
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①学习过程要有趣味性、有意义,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②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让学生交流,使他们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及时、正确地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学习的新动力。greetings常常采用师生问答形式,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教师让学生与长毛绒动物握手交流,学生兴趣倍增。
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带进课堂,互相讨论照片中的人物,兴趣盎然。
以形象思维和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为主,理解力差,模仿力强。
①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有限的语言,用英语做事。
②注意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将所学内容相对固定模式,训练学生根据某一特定情景,说出相应内容的条
件反射能力,为日后灵活运用语言奠定基础。
③坚持使用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5篇
ladies and gentlemen,
i have had a lot of teachers in my school who have given me much help in my study. for their help i will never forget them. but today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a special teacher of mine. this teacher is not a human being and its name is“computer”. it has been teaching me a lot of knowledge and i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s are widely used in every teritories including education. how can a computer be my teacher? how does a computer teach me? multimedia(多媒体)helps a lot in this aspect in recent years, and computer-based training (cbt) has become a popular educational medium (手段). even before the multimedia come up, many different learning systems appeared, using the components and techniques we now associate with the term “multimedia”. multimedia components, such as graphics (动画) , animations , sound and video,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easier through visualization. animations can present many complex subjects dynamically, but human teachers can not do this on blackboards. multimedia makes our study more lively and interesting. for example, a cd-rom disk named “encarta encyclopedia” contains 650 mb information including images, graphics, music clips, video clips, animations , texts, hotwords, and database search functions. fields involved includes physical
sciences, performance arts, social sciences, politics, military, education and so on. when pressing a button, i can hear american president clinton's speech clip. i may enjoy playing all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world. i can also see the animation of many physical phenomena. this makes physical concept to be understood deeply. the audio features of multimedia can greatly help m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with its speech output capabilities, i'm no longer dependent on an instructor for proper pronunciation.
how can i interact with a computer? there are many ways, including keyboard, mouse pointer, and touch screen. i often use a keyboard. when i press right keys, i can see and hear whatever i want. information world is at my fingertip. i wish that true speech input-output system would be invented one day.
as teachers, computers have a lot of virtues: they are positive, they have good memories and never lose any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m. they have much knowledge in every field. they can let out all kinds of sounds,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ur study. for example, if i want to, i can skip some chapters so that i can study at my own pace.
although computers will never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teachers, they are welcomed by more and more learners. computers will continue to evolve(发展)with the aid of modern technologies. computers are so powerful, helpful and important that everybody needs it, especially in the future! i love my computer teacher!
thank you.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6篇
尊敬的徐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x,12岁,今天我要竞选的职位是英语课代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竞争演讲,所以未免有些紧张,上台前我犹豫了许久,也曾想打退堂鼓,但对于英语的热爱最终促使我走上了这讲台,希望同学们多多鼓励我,支持我!
我热爱英语,6岁开始学习阶梯英语,小学六年,我的英语成绩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我们班主办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时,我都是当仁不让的英语主播,特别是我的英语口语经常得到英语老师的表扬。
我认为英语课代表首先要热爱英语、成绩好,才能为大家作表率。其次,英语课代表应该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树立为老师分忧、为同学解难、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最后,还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只有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才能不断进步,做好工作。总之,我认为英语课代表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们都能爱上英语,和同学们一起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不能当选,我也不会气馁,我会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学习中积极配合英语课代表的工作,为提高全班的英语成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我真诚希望大家相信我,支持我,给我这次展示能力的机会。我将在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中挥洒汗水,为班级的明天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最后,在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之前,请允许我邀请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和我一起用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为所有参加竞争的同学们祝福,为即将上任的班干部们祝福,为我们班级的美好未来祝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7篇
[关键词]演讲;英文电影赏析课;听说思辨能力
2004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的教学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其中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能就一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并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能清楚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教学改革实践的6年中,广大师生越来越关注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种相关研究也成为热点。但是,在注重英语发音和交际能力的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学生口语表达往往内容空泛,缺乏深度,欠缺逻辑性和思辨性。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言之有物。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英语演讲和教学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把英语演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和有益的尝试,但开展英语演讲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同学都培养成演讲家,而是以演讲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外语学习和运用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用英语清楚地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将演讲引入英文电影赏析课来提高学生的听说思辨能力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的积极探索。
一、将演讲引入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意义
演讲是指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演讲这种开放探索式的学习还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推理等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灵活有效地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去。众所周知,语境是学好语言,特别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因素。最理想的语境自然是所学语言的国家或地区真实的生活环境。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尽可能地去创造这样的条件。英文电影赏析课是教授和学习英语可以利用的理想辅助工具。将英语演讲引入英文电影赏析课堂,有意识地把语言形式与社会语境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能够创造英语思维和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把演讲作为一种教学和训练的手段引入英文电影赏析课堂,在欣赏完英文电影之后,就电影所探讨或展现的某一主题或文化现象,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新型的课堂讨论方式。这种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首先,这种模式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训练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系统、有结构地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建议等。学生在欣赏电影时,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美语言,纠正语音语调;通过设计自己的演讲稿,学生可以培养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通过课堂演讲,学生可以向同学和老师传递信息,锻炼其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次,要想打动听众,演讲中必须具有足够的信息量。所以,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能摆脱被动盲目的欣赏电影状态,而学会主动搜索和电影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文化习俗知识以及阅读原版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时事新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欣赏的电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为了完成演讲任务,学生要经过收集材料、筛选和语言组织过程,所以他们一直处在一种非常投入和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此外,课堂演讲练习会帮助学生增强对欣赏英文电影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英语表达方面的自信心,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交际恐惧。
二、将演讲引入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模式
将英语演讲引入EFL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利用英文电影赏析进行外在真实演讲环境和内心体验的感悟,学会归纳经验和语言文化新知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素质必然会有明显的提高。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演讲教学训练模式有以下几种:模仿学习、常规训练、技巧训练、测试与考评等。英文电影赏析中的演讲活动有着很大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可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模仿学习是英语演讲初学者的基础,是学习语言表达、掌握一般演讲风格的第一步。作为英语演讲的初学者,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英语母语者成功的范例,如英文电影中的名人演讲、经典对白等,充分地运用视听演示材料进行观摩学习、模仿比较、分析探究,从而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契点、特点和方向。模仿性演讲有助于学生迈出演讲的第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演讲的积极性,克服羞怯心理。而且模仿性演讲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掌握。既可以是一分钟的电影独白,也可以是三分钟的影片对白或更长的电影片段模仿。
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常规训练以学生自由讨论、定题演讲和即兴演讲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的有效交际能力为目标。如英文电影观赏完后,教师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学生经过自由讨论能活跃思路,迸发出思想火花。有效交际能力是指学生能利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能力,其突出表现是能就某一问题独立思考和分析,并言之有理有据。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练习及相互反馈,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断练习所学过的演讲技巧。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差,缺乏思辨能力和学习英语自信的情况,可以在英文电影赏析课上组织定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就特定主题发表观点。演讲主题可以是电影中所探讨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电影中涉及的文化现象或历史事件。比如,看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后,以“人文主义”为主题进行定题演讲;再如,看完电影《珍珠港》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珍珠港事件”为主题进行定题演讲。学生写好演讲稿后首先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演讲。进行定题演讲的目的是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熟悉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技巧,建立自信。在学生基本克服羞怯心理,初步掌握演讲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观看英文电影后在课上组织即兴演讲,让学生就和电影相关的话题或问题进行即兴演讲和评论。教师可以根据电影内容设计演讲题目,学生在10分钟内准备2分钟的演讲。比如,看完电影《死亡诗社》后,可以让学生就“珍惜时光”这个主题进行即兴演讲;再如,看完电影《城市之光》之后,让学生以“我心中的光”为主题进行即兴演讲。进行即兴演讲练习的目的是要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英文电影赏析课中的演讲技巧训练旨在巩固和加强常规训练内容。导致演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技巧。通过英文电影观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熟记台词,有效表达,呼应观众。但仅有模仿是不够的,一定要掌握一些演讲技巧,如材料收集与讲稿撰写的技巧、演讲的心理准备与回答问题的技巧等。在众人面前讲话紧张是人皆有之的“ 怯场”现象,但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使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并能把紧张情绪转化为积极因素以确保演讲成功。此外,英语演讲还要特别注意英语语言文化和习惯,包括句子结构、句子语调和语速;还有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包括眼神、手势、表情等。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将真情实感投入到演讲过程中,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演讲是一门艺术,学生在准确、流畅表达的个人观点的同时,也要让听众感受到语言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思辨魅力。
英文电影赏析课中测试与训练相结合,是指要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学、互练、互考”等强化训练方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课堂练习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测试与考评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辅设备协助进行测试。比如,教师可以使用摄像设备将学生的声音和形象记录下来,让学生的演讲出现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一同评论,客观地分析演讲的优点和不足。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目前的英语演讲水平。演讲是一种较高级的交际活动,对语言的流利性、准确性、观点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论据的充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利用英文电影赏析进行测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演讲技巧及临场发挥各方面通过一定阶段的训练逐渐规范化,学生个人的演讲潜力也能得到充分发掘。
三、结 语
演讲是现代生活中语言交际的重要活动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演讲是运用语境教学,使其口语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将系统性的演讲训练与英文电影赏析课堂教学相结合,从模仿练习到定题演讲,再到即兴演讲,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将英语口语学习与电影中的各种热点话题、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有机地结合,有助于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真实、接近英语国家文化和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思辨能力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将演讲嵌入英文电影赏析课堂,正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作为的最终训练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硬语言能力、逻辑与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Connie Gibson.英语演讲实训指南[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 Lucas S Art of Public Speaking[M].Boston:McGraw Hill,2004.
[3] Stephen Lucas.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英语演讲教学与评估[N].21世纪报,2006-04.
[4] 马琴.美国经典电影赏析[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5] 马琴.大学英语演讲方略[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6] 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2(02).
[7]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颜静兰.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01).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演讲;口语;演讲能力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其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其中不能忽视的还有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利用其进行演讲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然而,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学生英语演讲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比赛规则不够严密、演讲者心理紧张等等。因此,必须探求高校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因素
1.学生的思辨能力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肯定会伴随着一定的思维活动,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必须围绕演讲的方式、主题、结论、例证、观点、内容、话题等等展开深入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演讲活动中。尤其在演讲结束的回答环节中,演讲者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组织答案。同时,在我国英语演讲中,演讲者还必须将所组织好的语言用英语进行表达,而且需要简洁、生动、精辟,而要实现这种状态,更需要演讲者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可见,在英语演讲中,思辨能力对于演讲者来说非常重要,是影响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英语演讲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同时,英语演讲的成功与否,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演讲前的稿件拟写,需要学生进行广泛的搜集资料和阅读资料,需要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通过演讲稿的拟写,以规范演讲中所使用的口头表达形式、语法语调形式、语音形式等等。因此,演讲稿拟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讲的效果,而演讲稿拟写受到学生英语写作应用能力的影响,可见,学生英语写作应用能力对英语演讲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次,在英语演讲过程中,涉及最为直接的就是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演讲水平主要就是演讲者的口头表达水平,看其口头表达能否引起在场观众的共鸣,能否得到大家的掌声,这主要在于演讲者自身的表达能力。因此,英语口语能力对学生的演讲水平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总之,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对英语演讲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3.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演讲者的心理素质对演讲水平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学生因为没有充足的演讲经验,并且对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缺乏信息,一上台便产生紧张、忧郁等心理问题,产生声音颤抖、害怕面对观众、容易忘词、语无伦次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和演讲经验缺乏等引起的。这严重影响到了演讲水平的发挥,影响到演讲的效果。因此,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4.学生的文化素质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除了心理状态、英语水平、思辨能力,学生其他文化方面的知识水平也对演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学生演讲的内容必须涉及某一文化知识点,其演讲稿的内容并不是一味地讲道理,其还必须言之有物,比如,要有论据,要有例子、引证等来支撑着演讲者的观点和主题,只有这样方可使台下的观众得以信服。所以,演讲者必须具备比较广阔的文化知识,不但要具备英语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非英语专业的知识,如,时事、政治、科学、历史、文化等知识,只有在论据充分、材料充足、知识面广的背景下,其演讲水平才能发挥到极致,才能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可见,学生的文化素质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发挥。
二、高校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途径
1.增加专门的英语演讲课程,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演讲的机遇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为学生设置英语演讲课程,学生参与演讲大多是在英语基础课堂上由教师安排的,或者参与学校英语社团所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等。高校学生参与英语演讲的机会太少了,并且也不能覆盖学校所有的学生。因此,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专业设置英语演讲课程,让在校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中去,都能有机会参与英语演讲,并提高他们参加英语演讲的几率。或者在高校英语基础课程计划中,加上英语演讲课程,设计一定课程时间比例作为英语演讲的课程。比如,从68学时的英语基础课程中设置四分之一的课时安排给英语演讲训练,从而使其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英语演讲的能力。
2.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克服学生英语演讲的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辅导活动,主要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为目的。其次,在英语演讲课程中,增加学生的演讲次数,尽量做到每个人都必须上台用英语演讲,以提升他们的演讲经验,从而克服其紧张、忧郁的心理问题。再次,提升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几率,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英语、提升英语,从而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对英语演讲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只有他们基础牢了,底子厚了,他们才会有信心参与英语演讲。最后,教师要对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一对一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3.加强非英语专业文化知识的渗透,扩大学生英语演讲的信息量
非英语专业文化知识包括时事、政治、科学、历史、文化、社会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渗透,主要的措施如下:(1)加大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英语资料阅读量。在英语基础或者英语演讲课程中,教师应该时不时地为学生布置课外书目阅读任务,让学生充分接触非英语专业文化知识。(2)多举行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沙龙、联合国理事会模拟会议、商务英语谈判等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和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3)鼓励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资料进行翻译。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些非英语专业的知识进行翻译,一方面可以满足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也可以积累翻译内容的相关知识,扩大他们英语演讲的信息量。
综上所述,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思辨能力、英语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心理素质、非英语专业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等。要想克服这些问题,提升高校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其必须增加专门的英语演讲课程,增加学生参与英语演讲的机会;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克服学生英语演讲的心理障碍,加强非英语专业文化知识的渗透,扩大学生英语演讲的信息量。
参考文献:
[1]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11(03).
[2]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2013(03).
[3]颜静兰,贾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唐艳玲,毕会英.大学英语课堂嵌入英语演讲的有效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文秋芳.中外评委对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的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5).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19篇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展开。说课标,包括说学段目标,课程总目标。说教材,包括说教材的编排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间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求与特点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六年级结束时所应达到的级别要求为第二级。
二级目标的基本要求为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内容标准
语言技能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具体到六年级上册教材,在语言知识方面,认读85个单词,学会47个核心句子和10篇话题作文,能够用简单的英语交流讨论爱好、节日、景点等话题。
语言知识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
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情感态度
学生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做游戏等,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学习策略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20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我想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所以,我想竞选英语课代表。我十分热爱英语这门科目,考试的成绩也都还不错。我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丝毫不敢马虎。老师也经常叫我去参加跟英语有关的各种比赛。
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课代表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天不仅自己要按时交作业,也要保证同学们也要按时交作业。
二、认真等级好没交作业的名单,之后叫他补齐。
如果我能如愿当上英语课代表,我一定会努力做好以上两点,并且每天坚持。
请同学们相信我,我有信心去任胜者份工作,我也有信心把他完成好哦,请同学们相信我,给我一次机会。
感谢大家!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21篇
1.演讲前的准备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
2.演讲稿的写作演讲稿
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譬如苏州英语培训机构就尤其强调这样一点,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着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着名的盖茨堡演说,到_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
3.进行演讲具备演讲的知识和技巧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22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想必您时常为孩子的学业问题操心,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作为英语老师,我也盼望着与您携手,与您交流,共同探讨孩子成才的问题。英语学不好,在今后的社会中就难以立足。我想努力,这就需要您的支持和合作。高中的英语教材(5a)与大学英语教材是配套的,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英语成绩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期末考试与升学,还影响着孩子将来的英语学习!
半年的共同学习,使我半喜半忧,喜的是,我们高一三班的学生都很聪明,接受能力强,学习起来显得很轻松,让我觉得忧虑的是:部分孩子对英语不太重视。(包括与个别家长的交流中,发现有家长也未重视)可能这里也包含许多家长觉得英语不太好辅导,你说语文数学吧,还懂点,这英语吧,还真是不好不懂装懂,所以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孩子英语基础打得很不牢,个别的孩子甚至拼读、书写、背诵等学习英语的好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需要从头开始。但是,孩子们上课时的专注同时也让我感到欣喜。认真的孩子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我确信:英语要学好和智商无关,学不好英语的人都是懒惰的人。
新教材与初中的教材跨度很大,要求也上了几个台阶,对孩子们具有比较大的难度。细心的家长可能就会发现,高中的课本和初中的课本相比,无论是从词汇量,语法还是课文篇幅的长短都有了明显的区别,初中的内容相当简单,它简直就是三年级知识的巩固,稍微有所延伸,而高一一下子就接触并需要掌握两种时态。所以,有些同学很不能适应,初中学得轻松,还考好成绩,怎么到了高一不行了,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说到底,还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不够勤奋。在这里,我要点名表扬几位学生,她们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书写工整,正因为如此,无论什么考试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另外我还要提几个同学,他们的潜力很大,但因为还不够认真刻苦,所以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老师,把孩子的成绩抓上去。我坚信:如果您的孩子在您的支持和我的指导下能够及时完成我布置的任务,那么一定能学好。要教导您的孩子一开始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严谨的学习作风,成绩马上就会见效。
目前的形势决定了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请各位家长务必重视英语这一学科,你们思想上重视了,无形中也给孩子以熏陶,重视与不重视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在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很活跃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跟着老师拼读单词,朗读课文。其实这也制造了一种假象,学生认为自己常常被老师提问,认为自己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认为自己的英语学得很不错,自我感觉特别好。于是下课后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就少了。其实要学好英语,课上占40%,其余的60%还需要学生在课后不断的巩固,加深记忆。在课上老师更多的是教授新知识,当然课上也会有少量的时间巩固新学的知识。但是这些时间是公共的时间,而不是每个学生私有的时间,所以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相同的程度。况且每个学生对新知识得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当堂就已经有很深的印象,很难忘记,但这肯定是很少的。大部分学生都只能是初步接触了新知识,要真正接受新知识还要学生在课后多下功夫,不然肯定会和别的同学拉下差距。
那么在课后学生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把其余的60%补回来呢?英语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大多数学生除了英语课其余时间根本就不会想到要说英语,所以,在课后一定要主动抽时间为自己补习英语。学好英语,不外乎就是在听,说,读,写这些方面下功夫。
首先说一下听,每个学生都有和书相配套的磁带,可是请各位家长检查一下自己的子女的英语磁带,有多少学生的磁带还是和刚发的时候一样的,根本就没有听过。不要说另外买什么英语听力磁带或者英语学习的碟片了,连自己手头的磁带都不去听,光靠上课听一点点的磁带,学生的听力根本就不能有什么发展。不会听就不能说,而说白了,学了英语就是要说,那不是白学了么?听录音机跟读,目的应该是两种,一种同学是上课没有完全消化,听录音是补充学习的过程,另外一种是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要学生尽力地去模仿录音机里的发音,从而使自己的听力和口语都提高一个层次。
接下来是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了就是要说,要和别人交流。我们学的英语不应该是哑巴英语,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勇敢地说出来。在课上我会用各种方法来刺激学生,激发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也确实做得很好。可是班级里人多,对每个人来说,说的机会就少。所以下课也要说;放学回家也要说。在学校,我鼓励学生把所学的英语对话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有更真实的情景,更能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在家里,希望家长也能鼓励学生说英语,也许你会说你自己也听不懂,请不要这样想,其实学生需要是你的鼓励,你听了他们说的只要简单表扬一句,他们就会很满足了。有时候你们也可以不懂装懂,或者还可以让学生反过来教你,他们会觉得很自豪,因为自己所学得派上了用场。
接下来是读。有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英语也是这样,很多家长也明白,学英语要培养语感,也就是语言的感觉,如果有很好的语感,那么不管是说话,做题目,还是写文章,都很轻松,很简单了。那么语感怎么来呢?就是靠读出来的。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每天读英语的习惯,这是学英语的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了。每天早上一定要读20分钟左右的英语,哪怕有时候时间来不及了,即使是迟到也要读,并且每天都坚持,绝不因任何原因间断。无论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嘛。如果你的子女还没有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请你一定要督促他,刚开始也许会比较难,时间久了,就会习惯成自然。就像早上起来要刷牙洗脸一样,要让他们把读英语当作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最后是写。主要就是单词短语的默写,这是学英语的必经之路。单词往往背过就容易会忘记,所以要不断的背默写,不断的翻新,这是没有办法的。背单词的时候要边拼边写,嘴巴和手都要动起来,嘴上十遍不如手上一遍。家长在这里要作好检查督促的工作,不要用不懂英语来帮助你的孩子学会偷懒,你可以报中文,让你的孩子默写,然后对照书本批改订正,每天坚持的话,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句型,学生应该在课上领会句型的意思和运用方法。课后还需要通过多读课文,多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句型。所以请各位家长不光要注重孩子背单词短语的情况,还要让他重视句子的重要性。
英语演讲稿: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23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来竞选英语课代表,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了,我以前还从未在班上任过职务,这次竞选当课代表,主要是想能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同时也能锻炼自己,以课代表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树立榜样。
我热爱英语学习,上学期我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每篇课文都做到了能背和默写,但我还有一些缺点:上课有时开小差、作业有偷懒现象、处理不好玩与学的关系,请大家多监督和帮助我,让我在这一学期更进一步。我也有很多优点:活泼开朗、诚恳善良、集体荣誉感强、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如果我能当上英语课代表,我一定当好老师的助手,为同学们服务好,自觉做学习的模范,带头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纪律,严格、平等要求自已和班上每一位同学,发挥好课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系,努力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我们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愉快,让我们的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
如果大家相信我,支持我,请大家投上我一票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由叁佰于2023-10-23发表在叁佰资料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anbaiyy.com/p/2559.html